脓毒症早期骨髓血管内皮系统改变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o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拟通过动物实验阐明脓毒症早期骨髓血管内皮系统在组织、细胞层面以及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

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利用HE染色、组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分析骨髓血管结构、通透性、血管内皮细胞相对比例和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基因mRNA表达情况。

结果

骨髓血管系统在脓毒症早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组织学分析表明,骨髓血管结构发生明显重塑,CLP组小鼠骨髓血窦平均密度为(410.43±72.63)个/mm2,较假手术组(294.43±68.94)个/mm2明显增加(P<0.01);管腔面积占比为(43.46±3.2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30.28±4.44)%,P<0.001];CLP组小鼠骨髓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为(0.42±0.12)ng/mg组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24±0.09)ng/mg组织,P<0.05],提示血管通透性升高。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CLP组小鼠骨髓内皮细胞呈现增殖状态,Ki67内皮细胞比例升高[(1.91±0.65)%比(5.06±1.10)%,P<0.01];转录水平分析表明,与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的部分基因mRNA水平上调。

结论

早期脓毒症改变了骨髓血管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骨髓微环境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FilmArray脑炎/脑膜炎多重病原体核酸联检试剂盒(FilmArray ME Panel)在中国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45例疑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经腰椎穿刺获得的脑脊液标本,对所有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行培养的同时,行FilmArray ME Panel检测,比较脑脊液培养与Film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