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班级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感受,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和质量。因此班级管理的好坏,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从班干部的选拔、党团建设、日常管理、实践技能等方面着手来提高辅导员对班级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学;班级;辅导员;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同时也要求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工作的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那么辅导员对班级的管理就表现的很突出。
一、班干部的选用与培养
1.班干部的选拔
“欲治兵,先选将”,班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应把班干部选好、用好,班级才能蒸蒸日上;选班干部尽量不要班级公选,公选出来的班干部未必是最适合的班干部,也不一定是最强的班干部,班干部要通过辅导员的了解、考查、试用等步骤进行考核,根据最终的考评结果对班干部进行定岗、定位。
同时对班干部还要加强培训,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建立评价体系,对个别的班干部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不利于班团干部队伍的整体发展,要及时进行调换和补充,最终建立一支适合班级发展,能和辅导员默契配合,对班级工作兢兢业业的班干部队伍,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带领班级在各个方面综合进步。
2.培养一支和谐的班干部队伍
选用班干部,对于辅导员来说都想要能力强、素质高的班干部队伍,可是,有些时候,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句话说的好“矫枉过正,物极必反”,能力都很强,这样就可能产生班干部之间的争权夺势;这样班干部的主要精力都用到内讧上了,内讧也让他们认识到要寻求同学的支持,拉帮结伙,这样则造成班级在无形中的分割,使其不能团结,对班级的发展极为不利。首先,辅导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对不适合担任班干部的学生进行调整。
要拉拢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则要辅导员先了解这个队伍,再根据他们的能力、性格等因素,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其达到团结,才能给班级带来无穷的进步。
二、班级日常管理
1.班级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班级,一个集体,也要形成一套能反应班级同学意愿的班级制度。制度的形成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制定。西京学院非常注重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其中建立了《班级纪律考勤制度》、《党团员推选制度》、《班级奖助学金综合素质考评制度》、《教室宿舍检查制度》、《班级日常卫生保持制度》、《班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形成,可以使班级秩序井然,一切都有据可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还要有相配套的奖罚措施,保证制度的落实。
2.班风建设
(1)班风建设绝非小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共同努力。西京学院多举措加强班风的建设。一是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的指导;二是辅导员要加强责任心,提高对班风建设的认识,并结合本班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千方百计加强班风建设;三是辅导员与任课老师的密切配合;四是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五是学生认识的提高。
(2)辅导员是班级的领导者和指挥者,作为辅导员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为人正直诚实,作风正派,做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辅导员要讲原则、树正气,培养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学生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地学习。
(3)充分调动班团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班级学生的状况,对班級的管理要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宜。同时要调动班团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参与班级的管理,促进良好风尚的形成。
(4)辅导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召开主题鲜明的班会、座谈会等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5)开展丰富多彩,体现学生特点,利于班风建设的有益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如:西京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E路通杯”、“创新、创意、创业”电子商务大赛,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红色影评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
3.学风建设
(1)学风建设思路
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要结合“对口协议”教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素质发展实践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奋发进取的创新意识,远大的理想追求,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
(2)学风建设目标
学风建设长远目标:营造优良学风环境,创造优良学风的新格局,使学生达到“乐学、勤学、会学”,形成专业“求真务实,博学创新”的良好学风,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乐学”,就是要能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强劲,兴趣浓厚;“勤学”,就是要能做到: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会学”,就是要能做到:方法正确,习惯良好,效果显著。
学风建设近期目标:第一阶段目标是学风建设形成新气象。是指在“对口协议”教育的指引下,学生具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备较好专业意识,唤起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态度发生根本转变。第二阶段目标是学风建设产生大变化。是指学生在主观能动性支配下,使学生由“要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要学习”,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前提下,掌握专业应用技能。第三阶段目标是学风建设见成效。是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性技能与社会需求相接轨,学生就业率有更大的提高。
(3)学风建设内容
学风建设的内容包括学生个体学风建设和学生集体学风建设两方面,在学风建设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良好风气。
第一,对学生个体的要求。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对学生集体的要求。学生个体必须融入学生学习的集体。学风建设对于这些集体基本要求是:集体成员勤奋好学,学习上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学习,勤思考、勤实践、肯钻研;学科成绩优良;外语、计算机通过率高;社团活动活跃;在各项学习检查评比中成绩好、进步快、获奖面广;集体中的学生干部素质好、有感召力、在学习上起模范带头作用;违纪现象少;涌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体典型。
4.舍风建设
由于宿舍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这就将工作的阵地由教室逐渐转移到了宿舍.鼓励舍长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实施舍长点名制度,对夜不归宿者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此外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凝聚宿舍的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宿舍是我家"的意识,都有与宿舍共荣辱的观念。
三、班级党团建设
1.总体建设目标
一般而言,班级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也是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需要协助院系完成相关教学、科研等任务。做好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寝室文明建设和稳定工作,开展文体活动并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致力于为同学提供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服务好学生的生活学习。
党支部要成为学生群体的核心,要具有坚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要认真做好党员的吸收、发展、培养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指引,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把握班级工作的大方向。建设充满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党组织,是支部建设的重要目标。
团支部通过开展团员教育,对骨干进行培养,为党组织输送思想觉悟高的新鲜血液。西京学院每学期都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组织培训,团支部就依照《班级优秀党团员推选制度》对班级团员进行公平、公正的评议,对优秀的团员输送到党校进行培训学习。同时团干部通过指导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为班团干部提供才艺展示平台。
2.以党支部为核心,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群体中党的最基层组织,是院系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班级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班级整体工作发挥全局性的引领作用。目前有些学生党支部存在着支部功能缺位的现象,支部功能仅仅局限于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还有些党支部功能越位,与班团组织界限模糊,造成班级管理上的混乱。党支部应当承担起班级工作的整体规划工作和学生成长的思想指导功能。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以及对全局工作的控制力,为班级和团支部的活动把握方向、提升高度。
3.以团支部工作为抓手,突出服务和育人功能
团组织一般由校团委、院系分团委和学生团支部三级构成,团组织的特点是充满活力,以各类活动为主,服务性强。班级团支部在协助上级团组织顺利完成任务的同时,应当在班级党支部的指导下,服务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寒暑假社会实践、主题团日、文体活动等为同学提供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的机会。同时团组织还肩负着为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的任务。
4.以班级工作为基础,提升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学生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基层单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级工作开展得越扎实,党团组织的工作才能全方位有序展开。班级工作要接受党支部的总体指导,可以同团支部活动相结合。班级工作的重点在于处理好集体的日常事务,保障同学生活学习的顺利进行,确保集体的稳定发展。同时班级要着力营造温馨团结的整体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职业技能培训与取证
1.提升技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培训,强调的是通过集中时间进行强度实操培训,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操练和讲解中学到技能。
2.就业通行证,职称评定重要依据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证书更多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
3.与个人今后就业方向相关的技能证书
就业才是硬道理,技能才是真本事。鼓励和引导学生未雨绸缪,科学规划人生的职业生涯,考取与个人今后就业相关的技能证书。例如有意愿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学,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有意愿从事外贸工作的可以考取国家商务部鉴定“报关员证书”或“跟单员证书”,通过考取与就业方向相关的技能证书,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4.将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a
在2009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关于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常务会议中更是明确指出,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将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既是响应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开展“双证教育”的确实体现,更是顺应人才市场对技能人才提出要求。本科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是面向市场,为市场培养实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高校,现在高等院校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要求,研究确定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具体办法。高等院校毕业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可见。將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是按照国家相关部委政策文件,并结合用人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而做的教学改革。
辅导员应鼓励学生按照自身所学专业的发展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培训科目,真正在培训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做到培训上学以致用、取证上利于就业。
总之,大学是学生张扬个性、发挥自我的平台,班级建设和管理是大学生以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大学辅导员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德育,做好指路的明灯,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最终实现成人成才的目的,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大学;班级;辅导员;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同时也要求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工作的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那么辅导员对班级的管理就表现的很突出。
一、班干部的选用与培养
1.班干部的选拔
“欲治兵,先选将”,班干部是班级的中坚力量,应把班干部选好、用好,班级才能蒸蒸日上;选班干部尽量不要班级公选,公选出来的班干部未必是最适合的班干部,也不一定是最强的班干部,班干部要通过辅导员的了解、考查、试用等步骤进行考核,根据最终的考评结果对班干部进行定岗、定位。
同时对班干部还要加强培训,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建立评价体系,对个别的班干部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不利于班团干部队伍的整体发展,要及时进行调换和补充,最终建立一支适合班级发展,能和辅导员默契配合,对班级工作兢兢业业的班干部队伍,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带领班级在各个方面综合进步。
2.培养一支和谐的班干部队伍
选用班干部,对于辅导员来说都想要能力强、素质高的班干部队伍,可是,有些时候,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句话说的好“矫枉过正,物极必反”,能力都很强,这样就可能产生班干部之间的争权夺势;这样班干部的主要精力都用到内讧上了,内讧也让他们认识到要寻求同学的支持,拉帮结伙,这样则造成班级在无形中的分割,使其不能团结,对班级的发展极为不利。首先,辅导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对不适合担任班干部的学生进行调整。
要拉拢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则要辅导员先了解这个队伍,再根据他们的能力、性格等因素,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其达到团结,才能给班级带来无穷的进步。
二、班级日常管理
1.班级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班级,一个集体,也要形成一套能反应班级同学意愿的班级制度。制度的形成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制定。西京学院非常注重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其中建立了《班级纪律考勤制度》、《党团员推选制度》、《班级奖助学金综合素质考评制度》、《教室宿舍检查制度》、《班级日常卫生保持制度》、《班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形成,可以使班级秩序井然,一切都有据可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还要有相配套的奖罚措施,保证制度的落实。
2.班风建设
(1)班风建设绝非小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共同努力。西京学院多举措加强班风的建设。一是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的指导;二是辅导员要加强责任心,提高对班风建设的认识,并结合本班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千方百计加强班风建设;三是辅导员与任课老师的密切配合;四是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五是学生认识的提高。
(2)辅导员是班级的领导者和指挥者,作为辅导员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为人正直诚实,作风正派,做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辅导员要讲原则、树正气,培养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学生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地学习。
(3)充分调动班团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班级学生的状况,对班級的管理要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宜。同时要调动班团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参与班级的管理,促进良好风尚的形成。
(4)辅导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召开主题鲜明的班会、座谈会等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5)开展丰富多彩,体现学生特点,利于班风建设的有益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如:西京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E路通杯”、“创新、创意、创业”电子商务大赛,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红色影评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
3.学风建设
(1)学风建设思路
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要结合“对口协议”教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素质发展实践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奋发进取的创新意识,远大的理想追求,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
(2)学风建设目标
学风建设长远目标:营造优良学风环境,创造优良学风的新格局,使学生达到“乐学、勤学、会学”,形成专业“求真务实,博学创新”的良好学风,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乐学”,就是要能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强劲,兴趣浓厚;“勤学”,就是要能做到: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会学”,就是要能做到:方法正确,习惯良好,效果显著。
学风建设近期目标:第一阶段目标是学风建设形成新气象。是指在“对口协议”教育的指引下,学生具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具备较好专业意识,唤起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态度发生根本转变。第二阶段目标是学风建设产生大变化。是指学生在主观能动性支配下,使学生由“要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要学习”,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前提下,掌握专业应用技能。第三阶段目标是学风建设见成效。是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性技能与社会需求相接轨,学生就业率有更大的提高。
(3)学风建设内容
学风建设的内容包括学生个体学风建设和学生集体学风建设两方面,在学风建设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形成良好风气。
第一,对学生个体的要求。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对学生集体的要求。学生个体必须融入学生学习的集体。学风建设对于这些集体基本要求是:集体成员勤奋好学,学习上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学习,勤思考、勤实践、肯钻研;学科成绩优良;外语、计算机通过率高;社团活动活跃;在各项学习检查评比中成绩好、进步快、获奖面广;集体中的学生干部素质好、有感召力、在学习上起模范带头作用;违纪现象少;涌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体典型。
4.舍风建设
由于宿舍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这就将工作的阵地由教室逐渐转移到了宿舍.鼓励舍长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实施舍长点名制度,对夜不归宿者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此外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凝聚宿舍的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宿舍是我家"的意识,都有与宿舍共荣辱的观念。
三、班级党团建设
1.总体建设目标
一般而言,班级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也是学生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需要协助院系完成相关教学、科研等任务。做好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寝室文明建设和稳定工作,开展文体活动并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致力于为同学提供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服务好学生的生活学习。
党支部要成为学生群体的核心,要具有坚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要认真做好党员的吸收、发展、培养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指引,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把握班级工作的大方向。建设充满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党组织,是支部建设的重要目标。
团支部通过开展团员教育,对骨干进行培养,为党组织输送思想觉悟高的新鲜血液。西京学院每学期都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组织培训,团支部就依照《班级优秀党团员推选制度》对班级团员进行公平、公正的评议,对优秀的团员输送到党校进行培训学习。同时团干部通过指导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为班团干部提供才艺展示平台。
2.以党支部为核心,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群体中党的最基层组织,是院系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班级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班级整体工作发挥全局性的引领作用。目前有些学生党支部存在着支部功能缺位的现象,支部功能仅仅局限于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还有些党支部功能越位,与班团组织界限模糊,造成班级管理上的混乱。党支部应当承担起班级工作的整体规划工作和学生成长的思想指导功能。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以及对全局工作的控制力,为班级和团支部的活动把握方向、提升高度。
3.以团支部工作为抓手,突出服务和育人功能
团组织一般由校团委、院系分团委和学生团支部三级构成,团组织的特点是充满活力,以各类活动为主,服务性强。班级团支部在协助上级团组织顺利完成任务的同时,应当在班级党支部的指导下,服务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寒暑假社会实践、主题团日、文体活动等为同学提供了解社会、锻炼能力的机会。同时团组织还肩负着为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的任务。
4.以班级工作为基础,提升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学生班级是学校工作的最基层单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级工作开展得越扎实,党团组织的工作才能全方位有序展开。班级工作要接受党支部的总体指导,可以同团支部活动相结合。班级工作的重点在于处理好集体的日常事务,保障同学生活学习的顺利进行,确保集体的稳定发展。同时班级要着力营造温馨团结的整体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职业技能培训与取证
1.提升技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技能培训,强调的是通过集中时间进行强度实操培训,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操练和讲解中学到技能。
2.就业通行证,职称评定重要依据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证书更多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
3.与个人今后就业方向相关的技能证书
就业才是硬道理,技能才是真本事。鼓励和引导学生未雨绸缪,科学规划人生的职业生涯,考取与个人今后就业相关的技能证书。例如有意愿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学,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有意愿从事外贸工作的可以考取国家商务部鉴定“报关员证书”或“跟单员证书”,通过考取与就业方向相关的技能证书,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4.将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a
在2009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关于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常务会议中更是明确指出,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将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既是响应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开展“双证教育”的确实体现,更是顺应人才市场对技能人才提出要求。本科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是面向市场,为市场培养实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高校,现在高等院校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要求,研究确定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具体办法。高等院校毕业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可见。將职业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是按照国家相关部委政策文件,并结合用人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而做的教学改革。
辅导员应鼓励学生按照自身所学专业的发展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培训科目,真正在培训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做到培训上学以致用、取证上利于就业。
总之,大学是学生张扬个性、发挥自我的平台,班级建设和管理是大学生以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大学辅导员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德育,做好指路的明灯,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最终实现成人成才的目的,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