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孮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年生,山东省潍坊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首任院长、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会会长,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代表作:《天地合同 春光锦绣》、《春光图》、《高原湖畔》、《南岛晨光》、《花香深处》等。
  作品集:编著《画家·学者郭味蕖纪年》、著作《花卉与写生》、《郭怡孮画集》、《丹青典藏—郭怡孮卷》、《大好春光—郭怡孮绘画作品集》等。
  
  著名国画家郭怡孮,是当代大花鸟意识的倡导者和创作实践者。
  宫苑名卉,山原野花,画家以“民胞物与”的情怀拥抱大自然中的一切野到极处、艳到极处的花花草草,创作的新院体花鸟画,跃出了中国花鸟画的框框,打破野逸和富贵的千年门户,以雅俗共赏的面貌成为时代美术的一个尺度。 郭怡孮的画实践着“你的野草是我的花园”的美学追求。工写结合,双勾的花叶,墨线勾勒的花的轮廓,叶的筋脉,树的枝干和背景的山石,与他混沌一片的泼彩,狂野泼辣的用笔,一同营构出一种境界开阔,笔墨厚实的“大花鸟”画。
  他的画幅,取景集中,构图清晰而饱满;适度平面化的处理,让画面充满张力,所绘景象迎面扑来。《赤道骄阳》中的金色和石绿色,《与海共舞》中的灰蓝,《日照香江》中的银粉,这些背景的色平面更活跃更前凸的处理,画面装饰性、抒情性、构成性功能的突出,将自然的美丽、野趣、生机,一下子擺在我们面前,一片星光灿烂。 (杨建玲)
其他文献
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正是青春发育时期,是爱情的朦胧期,对“爱情”这样的话题特别敏感,但他们不敢公开说,更不敢公开去了解去谈论,而内心的却强烈地对异性或爱情的话题产生兴趣和好奇。这个时期的高中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对爱情缺乏科学理智的认识,道德观念尚未形成,是非不清,好坏不分,所以,社会中的一些病态的东西(淫秽的书刊杂志、影视节目的镜头及网络中的不健康的东西)很容易成为学生心中“挡不住的诱惑”,欲望
期刊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在历年的高考中常考不衰,多以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为情境,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科,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弃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