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格达山岩面生地衣群落结构特征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对新疆博格达山岩面生地衣群落20个样点(20m×20m)调查的数据,以各地衣种的盖度为指标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博格达山岩面生地衣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和相似性。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各群落的物种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WINSPAN分析和DCA排序将分布在博格达山的37种岩面生地衣分为以下5个群丛。群丛1:斑纹网衣(Lecidea tessellate Florke)+粉芽盾衣(Peltula euploca(Ach.)Poelt)+杜瑞氏黄梅(Xanthoparmelia durietzii Hale)群丛,有25个种,总覆盖度为30.145%,多样性为4.025;群丛2:袋衣(Hypogymnia physodes(L.)Nyl.)+白边平茶渍(Aspicilia sublaqueata(H.Magn.)J.C.Wei)+砖孢胶衣(Collema subconveniens Nyl.)群丛,有17个种,地衣总盖度为15.885%,多样性为3.196;群丛3:聚茶渍(Lecanora accumulate H.Magn.)+丽石黄衣(Xanthoria elegans(Link)Th.Fr.)+亚洲平茶渍(Aspicilia asiatica(H.Magn.)Yoshim.)群丛,有30个种,地衣总盖度为37.87%,多样性为4.357;群丛4:中华石果衣(Endocarpon sinense H.Magn.)+伴藓大孢蜈蚣衣(Physconia muscigena(Ach.)Poelt.)+垫脐鳞衣(Rhizoplaca melanophthalma(DC.)Leuckert&Poelt)群丛,有24个种,地衣总盖度为30.458%,多样性为3.912;群丛5:石胶衣(Collema flaccidum(Ach.)Ach.)+短绒皮果衣(Dermatocarpon vellereum Zschacke)+绿黑地图衣(Rhizocarpon viridiatrum(Wulfen)Korber.)群丛,有18个种,地衣总盖度为19.331%,多样性为3.515。CCA排序结果反映,该地区岩面生地衣的分布与海拔高度、光照强度、岩石pH和人为干扰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海拔高度,其次为光照强度和干扰。坡向和岩石大小对地衣种类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用生活质量来评价糖尿病临床疗效的必要性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优越性。方法:检索和参考相关文献,结合祖国医学理论、现代医学的诊疗特点及中西医
【目的】研究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为该药在兽医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磺胺噻唑对照品配制标准溶液,建立磺胺噻唑的紫外测定方法。给6只山羊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单纯性眶上神经痛均是我院门诊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眼眶眉正中压痛,已排除眼部病变及头部病变.单侧眶上神经痛35例,双侧眶上神经痛7例,其中
根据1985年以来的研究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报道,综述了新疆地衣在分类学、地理区系、生态学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了新疆地衣的地理成分、分布型和不同环
为寻找更适合兰洋台观测条件的脱气装置,2014~2018年兰洋台开展了溅散式(平板溅散式)水气分离装置、卧式自然水气分离装置和自吸鼓泡式水气分离装置的对比观测试验,通过测值大小比对、日变形态、年变趋势、与气温的相关性以及气路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在兰洋台观测条件下,卧式装置的测值相对较高,产出的数据有明显的冬高夏低的年变形态,气路设计简单,不需要增设缓冲、冷凝和干燥等中间装置。较其他两类装置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