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融于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cld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践,通过实际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过程,本文从职业技能考核的作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评价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在课程改革中将职业技能鉴定融于课程教学中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课程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68-02
  当今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对专业技能人才实行技能鉴定证书制度,从业者必须持证上岗,这样,一方面,可以对特殊行业加强管理,另一方面,也为进入行业设立了门槛。高职教育要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劳动者,就必须将获得国家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作为专业培养目标,并且应将技能考核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到课程教学中。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为了适应企业要求,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我院应用电子专业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中,将维修电工高级工技能考核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职业技能考核可实现
  理论教学向技能应用的转换
  采取“多证制”培养学生已在各高职院校普及,各专业已将取得本专业的技能证书列入培养目标中。取得一张技能证书,表面上是为了得到企业的认可,实质上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专业从业能力的水平,职业技能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真正实现从理论教学向技能应用的转换。
  学生有了要获得证书这样一个目标,又要面临国家技能鉴定的正规考核,在如此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下,教师就必须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
  维修电工技能考核在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的体现
  课程的性质 从电子领域的发展来看,电子产品的安装、维护、调试已渗透到各个领域,而且产品种类繁多,随着自动化要求的提升及市场的压力,要求应用电子技术从业人员拥有更多、更专业的电工维修方面的知识。综合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电工工具、量具及电子仪表仪器操作技能,具备工程图纸的阅读及电路原理分析能力,故障分析、检测、排除的能力以及故障描述和汇总报表的能力。这些都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从业人员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以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实训课程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另外,根据国家高级维修电工考试标准,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应知、应会考核,取得由国家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发放的高级维修电工证书,从而锻炼学生的职业劳动技能,使其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提高学生就业的社会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为重点。(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3)将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技能鉴定考试,获得国家技能证书。
  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立足于实践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电子产品种类繁多且渗透到各个领域,主要分为电子类产品、自动化控制、电气控制领域、智能控制等几大类。经过与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讨论分析,结合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本课程最终确定了4个项目模块:机床电路电气故障检测与排除,交、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的PLC控制,智能测量系统。在这些项目模块中,第一模块:以典型电气故障分析及排除衔接前几个学期中电路检测、故障分析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且以实际生产过程的标准培养学生的故障分析及汇总报表能力;第二模块:以生产过程中典型的交、直流调速系统为主线串联电气控制领域中的基本知识;第三、第四模块:以典型电机调速的PLC控制过程及智能电子产品为载体深化以前所学的知识,达到综合及灵活应用的目的。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内容的衔接不能有跳跃的感觉,并且不能是前几个学期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在综合考虑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从业岗位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之后,确定了现在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既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实际项目设计的典型性既要考虑到在企业中普遍应用的涵义,又要能最为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将知识建构融入各个典型产品、控制或生产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重构。通过对典型产品、控制及生产过程的提炼,学生可获得比较完整的电子产品的检测、维护及调试能力,可以从事应用电子技术各个岗位的工作。以下通过项目模块1“机床电路电气故障检测与排除”,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如表1所示。
  教学实施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诱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实用电子技术的应用技能。
  其次,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职业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再次,应注重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轮岗实训的机会与平台,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下通过项目1中的一个模块,根据教学目标,分析Z3040B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过程及控制原理,讲解电气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让学生对设置的故障点进行分析排除,说明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如表2和表3所示。
  以往的教学过程只停留在“会不会”的层面上,而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是要解决“熟不熟”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而且要随着环境的变化灵活改变,这是对能力点教学的一个扩展。职业技能考核的过程是对学生意志、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职业技能考核及相关实习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都很大,长时间、大强度的作业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职业岗位工作的艰苦,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的重要性,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无论从事何种岗位工作,这些经历都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白洪金.对接职业岗位,高职《机械零部件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201.
  [2]邱晓红.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商务英语”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王英.国家职业技能考核与提高职教学生培养质量[J].煤炭高等教育,2001(4):113.
  作者简介:
  李冬(1968—),女,江苏宜兴人,硕士,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控制工程。
其他文献
对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理解:(1)高职教育如何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2)高职教育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3)高职教育如何实
期刊
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用有限元方法对邻近建筑物的隧洞施工支护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各支护方法影响下的地表沉降及建筑物基础沉降差的变化规律。
摘要:在对高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学生观”和建设内涵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坚持“数学与人的结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基础之一,是精品课程建设是否成功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高职;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学生观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42-02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精品
摘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在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成果展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成果展示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成果展示法;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31-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