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重在落到实处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许多实招,以反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极为基层减负。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也树立了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
  中央明确要求,“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为此,基层干部深受鼓舞,干劲倍增,但也担心能否落到实处。过去,有的地方喊着为基层减负的口号,层层开会部署,层层检查督导,最后把责任推给了基层,结果基层原有的负担没减下去,反而又背负上一堆减负的考核指标任务。因此,为基层减负,要对准“靶心”,不能“散光”,不能层层甩锅,更不能“上边生病,基层吃药”。
  常言说得好,找准病根方能开准处方用对药。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群众苦不堪言,这些形式主义虽然表现在基层,病根却在上层。像留痕多、报表多、汇报多、会议多、问责多等形式主义问题,并不是基层愿意这么干,大多是应上级部门的督导方式、考核要求而生。形式主义具有“趋利性”特点,遇到有利的土壤、环境,就会滋生蔓延。如果上级善于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虚的,下边的形式主义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环境。说到底,是上级的官僚主义催生了基层的形式主义。所以,上级机关要全面剖析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来排查病根,围绕政绩观错位、督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问责泛化简单化等方面的问题,找准病根,开准处方,扎扎实实地进行整改。
  治沉疴需用猛药。上级机关要下决心对自己身上的“病灶”动刀子,下决心精准用药,绝不能用形式主义那一套来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比如,到基层检查考核,要善于去现场、到群众中了解落实成效,而不是坐在会议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到基层调研,要轻车简从一竿子插到底,而不是前呼后拥走“经典调研路线”,看包装出来的“盆景”;调度工作,要更多地在“人来人往”中搞面对面的现场协调,而不是“文来文往”向基层发指令、催材料;推进工作,要沉到一线前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层层开会、坐而论道;召开会议,要直奔主题讲“干货”,而不是穿靴戴帽说套话,等等。
  如此,形式主义的东西自会无处遁形。这样既可以使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谋发展,还能够影响和带动广大基层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真正把精力用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实际工作上来。
其他文献
以宁海县东门拆建商住小区为例,介绍多种基坑支护方案相结合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近日读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在正定》,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它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与力量。1982年至1985年,年届而立的习近平同志主动选择离开中央军
期刊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于该地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成为制约经济发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见证新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下午三时,职工代表把北京市完成公私合营的喜报呈送到毛主席的手里,北京市市长彭真郑重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今天的人们或许会问,新中国成立都快七年了,北京怎么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呢?这一问,就问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历史演变的大逻辑,即当时是按照什么“主义”来治国理政的?   理清这个历史的
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必须加强项目成本控制,以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论述了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则和控制措施.
本文首先说明了钢结构钢结构常用的结构形式、特点及使用范围,通过介绍葵花型拉杆穹顶钢结构在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的应用以及该结构具体的结构形式、特点、施工过程中体现出
<正> 1.前言进排气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进排气噪声是发动机在进排气过程中气流流量急剧变动时产生的。这种气流流量变动是在进排气管内经反射、衰减向管口传播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