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解题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题教学一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是一部经典的“启发法小词典”,对怎样解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不仅指引了解题的思路,从中更体现出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本文将从解题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例出发浅谈数学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解题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現出来的个性差异,它是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数学思维品质主要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个性化表现形式。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解题教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得以培养的重要途经,接下来将结合具体例题浅谈教学中数学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的培养。
   一、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思路宽广,对一个问题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对一个题目能想出各种不同的解法,把握整体,同时抓住细节,即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
   【例1】已知x,y∈R+且满足x+y+3=xy,求xy的取值范围。
   【分析】解法1:根据题目中出现的“x+y”与“xy”自然联想到均值不等式■≥■。
   因为x,y∈R+,所以根据均值不等式有x+y≥2■,那么xy≥2■+3,
   即(■)2-2■+3≥0,得到■≥3,从而xy的取值范围是xy≥9。
   解法2:根据题目中的“x+y+3”联想到三元均值不等式■≥■。
   因为x,y,3∈R+,所以根据三元均值不等式有x+y+3≥3■,那么xy≥3■,
   即(xy)3≥81xy,得到xy的取值范围是xy≥9。
   解法3:分析题目的条件与问题,要求xy的取值范围,可将xy二者中转化成为其中一个的函数,运用函数的思想求解。
   由x+y+3=xy可得到y=■,从而xy=x·■=■=(x-1)+■+5≥2■+5=9(其中因为y>0,所以x>1)
   解法4:令条件x+y+3=xy=k,则联想到方程,利用方程有解的条件从而得到xy的取值范围。
   令x+y+3=xy=k,那么x+y=k-3。根据韦达定理构造出关于未知数m的一元二次方程m2-(k-3)m+k=0,并且该方程有两个正实数根x与y。
   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二次函数的关系,令f(m)=m2-(k-3)m+k,
   则有△≥0■>0f(0)>0,得到k≥9,即xy的取值范围是xy≥9。
   解法5:根据解法4的思路点拨,函数往往与图像相联系,故易联想到图像法,可以考虑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答本题。
   令x+y+3=xy=k,分别整理后得到两个函数y=-x+k-3(k>0)与y=■(k>0)。
   前者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后者的图像是双曲线的一支,当二者有交点时,k存在;当二者图像相切时,k最小,切点为(■,■),代入x+y+3=xy得2■+3=k,此时k=9,■=-1(舍去),所以xy的取值范围是xy≥9。
   二、深入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考问题时能够发现事物的实质、分清事物间相互关系与发现隐藏情况的能力,包括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例2】已知m为有理数,且方程x2-4mx+4x+3m2-2m+
  4k=0的根为有理数,求k的值。
   【分析】首先考虑整理原方程为x2-4(m-1)x+3m2-2m+4k=0,
   则整理后关于x方程的判别式为,
   △1=[-4(m-1)]2-4(3m2-2m+4k)=4(m2-6m+4-4k),由于要求方程的根为有理数,所以只需△1=4(m2-6m+4-4k)为m的完全平方式。进一步分析若要使△1=4(m2-6m+4-4k)为m的完全平方式,则需要它的判别式△2=(-24)2-4×4×(-16k+16)=0,所以得k=-■。
   本题通过深入分析,横向考虑方程、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把握知识的精髓,进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三、善于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提出非习惯性的处理方法,并在应对新的解题条件时可以快速灵活地转换思路。
   【例3】设(x,y)∈R+,求证:■+■>■。
   【分析】观察待证不等式的结构,抓住其形式特点即■+■>■,容易联想到多个基础知识模型。
   联想1:根据不等式左边的变形形式可以将其看作三点间的两边距离之和,即动点P(x,y)与两定点A(8,3)和B(2,-5)的距离之和,由三角不等式可以得出结论。
   联想2:与联想1一样,以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为线索,容易联想到椭圆的定义。视椭圆半长轴a可变,即a为参数,令■+■>2a(a∈R+)。此时2c=■=10,但在椭圆中2a>2c,故结论成立。进一步意味着结论还可以加强,即将■换成10,不等式仍然成立。
   联想3:观察不等式左边的等价变形形式与复数模的形式有相似之处,故联想到利用复数不等式证明。令z1=(x-8)+(y-3)i,z2=(x-2)+(y+5)i,|z1|+|z2|≥|z1-z2|=|-6-8i|=10>■,进而不等式得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对数学本质的强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把握数学本质和教学本质,了解关于数学思维的理论知识,掌握数学思维的品质与特点,明确数学思维品质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永鑫.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培养[D].延边大学,2017
   [2]席建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4(23):72
   [3]刘艳平.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1):136
  (四川文理学院数学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仅仅强调自身对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很少或者根本不会注意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这种状况就会导致原本具有极大趣味性的地理教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但是,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笔者从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状况、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化的必要性以及推动高中地理知识点实现生活化的方式入手,对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进行了较为详细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材料解析题是必考题型,可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必备的答题技巧,以及题目考查的面广量大,导致学生失分较多。本文就将从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个角度来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材料解析;答题技巧;培养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材料解析题可谓是必考题型,学会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够直
诗歌欣赏除了美学价值以外,还可以用来开阔受教育者的思维空间.作者通过几年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将诗歌欣赏与理科大气科学专业内容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通过文理结合
【摘 要】二重积分是在一重积分的基础上,由二元函数在空间上的积分,其根本是求某些柱体的体积。本文从二重积分的定义、性质入手,通过举积分变换的例子分析,研究二重积分的多种求解方法。   【关键词】重积分;积分变换;简化运算   一元函数积分学的理论知识告诉我们,由某种确定形式得到的和的极限就是定积分。推而广之,将这种概念应用到区域、曲线和曲面上多元函数的情况,重积分的概念就得到了,还可以引申到曲线积
【摘 要】游戏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双重价值,本文针对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围绕创设游戏主题教育活动、实现角色游戏有效介入、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加强游戏评价策略设计四个层面,探讨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游戏教育价值发挥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育;游戏化主题;角色游戏;民间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
【摘 要】几何直观基于“图形与几何”而又超越“图形与几何”,是一种遇到数学问题时借用图画辅助思考的意识,也是一种掌握画图技能和数形结合的能力。小学数学学习中借助几何直观,能够将复杂而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和直观,更好地分析与解答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几何直观的四种形式,从“结合实物直观教学,学习基础知识”“根据符号直观教学,解析数量关系”“运用图形直观教学,理解数的运算”“用替代物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
概要介绍了适用于对流层散射信道的失真自适应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失真自适应接收技术是中容量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中的最佳检测技术这一结论.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统编教材实施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统编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最大程度优化教学效果;创设真实的情境,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多元的语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语文。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最主要的是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