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思品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品课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品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44-1
  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为了追求升学率忽视教学设计以及提问的艺术,教师仍然采用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式的死记硬背,再加上思品课的学科特点,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政治课堂沉闷、低效,教师上的没精神,学生学得无精打采,然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若能从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充分发掘课堂提问蕴含的潜力。
  2.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以提高青少年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作为现代社会的参与者,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自主学习、不断创新、主动发展的能力。但现实是我国的现代教育仍然受着传统教育的很大影响,教育中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忽视创新。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认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想尽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例如,在教学“网络交往”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Flash动画视频资料(主要内容是未成年人因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这段切近学生生活的鲜活事例马上引起了学生共鸣,甚至是震撼,把学生们的热情、兴奋点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对自己不了解、不熟悉,或与自己的认识不一致、相冲突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总是希望了解它们,这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急于探究、急于解答。所以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讲授“珍爱生命”这一课内容时,根据书本所展示的美国伐木工人巴尼截肢自救的故事,设置了四个问题:1.巴尼在森林伐木时遭遇了什么?2.在当时情形下,他有哪些选择?巴尼的最终选择是什么?3.巴尼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4.巴尼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这样,通过教师有目的、有层次地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投入,开拓思路,一步一步得出结论: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样,通过教师层层设问,学生层层推进,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课堂辩论。辩论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极好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课堂辩论,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与碰撞,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锻炼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例如,在讲授“网络交往”时,我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反方两组,分头收集论据、材料,从网络交往的利和弊两方面进行辩论。当双方参辩代表激烈争辩时,其他学生旁听,并要参加辩后总结,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他们得出共同的结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中学生对待网络要有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让自己拥有一段精彩而有意义、有价值的学生生活。
  在组织学生课堂辩论时,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开拓创新思维。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身体验的过程。这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实现创新素质系统各要求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和想像力,形成精湛的创新技巧,取得创新的实际效果。
  那么,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呢?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采访等。
  总之,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我们思品课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展开学生课堂辩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这些教学形式进行有机融合渗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叶瑞祥.创新学习能力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0).
  [2]匡长福.创新原理及应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04).
  [3]龚放文.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2000(04).
其他文献
摘要:尊重与机智,让学生“想学”;诗意与宽容,让学生“会学”;互动与创新,让学生“学会”。走好“三步曲”,当可逐步建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想学;会学;学会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87-1  就语文学科学习过程而言,学生的学是内因和外因的有机结合,内因起决定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的着眼
摘 要:承载数学知识的数学符号是自成体系的,是数学语言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使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揭示引入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重视对符号的涵义和实质的分析,重视符号意义的联想与发现,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进行交流。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符号;获得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错误”,将其变“废”为“宝”,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其意义深刻。  关键词:错误;解题能力;合作探究;师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91-2  一、暴露学生的知识弱点,指明教学方向  犯错误是学习过程中自然存在的一种现象。在教学中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一方面
摘 要:背诵对当代中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有极大作用。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更可以夯实学生古诗文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讲,在初中阶段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和文学作品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文章及语段背诵的目的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章及语段;背诵目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
摘 要:因为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在错误出现后,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错误,寻找错误的原因,共同寻找改正的方法,教师更要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契机,处理好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这些“错误”成为课堂中的“闪光点”,成为学生获取新知的有效资源,从中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教学机智。  关键词:错误资源;教学机智;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把学习的自由、时间、欢乐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以高二化学复习课“物质的量”三个教学片段为例,从概念梳理、规律形成及试题编制等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复习课教学中改变传统做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
摘 要: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需求出发,我们依旧必须“在乎”教师范读这一教学方法与手段。笔者从范读的重要性出发,从范读的“点睛”处落实,从范读的灵活性优化,让范读回归课堂,润泽课堂。课例研究中呈现出范读的实践意义,引发一线老师对范读资源的“剪裁”与“布局”,实现再创造。  关键词:范读;重要性;灵活性;实践方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
摘 要: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文字虽不多,但很能见作者的“匠心”,特别是意象选取、细节描写、关系搭配、位置安排等方面,往往倾注了作者的心血。阅读小说,品析咀嚼,方能领略其中深味。  关键词:小说;自然环境;匠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114-1  我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很在乎故事讲得怎么样,表达的主题怎么样,却很少留意小说中的自
摘 要: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以及从物理到社会的认识过程。那么小组合作学习能为中考复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探究创新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学习小组,并开展合作学习,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是是减负增效的中考物理复习之道。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动;中考物理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现一切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确保课堂教学的适时适当、有益有效、科学合理以及富有生机和活力,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究并力争实现的一个严峻的话题。本文从文本、方法与学生入手,探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7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