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与婴幼儿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

来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直接测定血清骨特异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新生儿(胎儿)和婴幼儿成骨细胞功能状况. [方法]采用酶免法(EIA)对40名新生儿和28名婴幼儿进行了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结果]新生儿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为(108.56±55.21)U/L.婴幼儿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数值±s为(50.85±23.74)U/L,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结论]不同阶段小儿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活性不同,应根据年龄段分别制定正常参考范围.国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65例患儿进行BAEP描记,与各年龄组正常标准
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产生公平问题,而且也会对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也就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讨论。公平和效率之间,既具有矛盾性,叉具有一致性。
【目的】 探讨孕妇、乳母和婴儿口服维生素K1(VitK1)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VKDB)的预防效果 ,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孕妇自孕 38周开始每日口服VitK11
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智能发育障碍及结构失衡的婴儿,现将我市近两年566例6个月婴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全市1998~2001年在我门诊发育筛查满6个月566例
传统绘画中用以固定空间的画框,已演变为当代视觉传媒中用以扩展空间的视窗。“框”在空间知觉上具有关键性作用,它在画面方向上和深度方向上引导着空间结构的变化,而对它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