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本中司来吉兰及其代谢物R(-)-甲基苯丙胺的研究进展

来源 :刑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8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来吉兰是一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在体内可代谢为甲基苯丙胺.近年来有不少非法吸毒者在血液、尿液中检出甲基苯丙胺后辩称其服用司来吉兰治疗疾病,属正常用药,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由于司来吉兰及其代谢物具有左旋手性结构,因此可以成为辨别甲基苯丙胺滥用和司来吉兰正常服用的标志.相关检测手段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与质谱的串联,生物检材包括血液、尿液、头发、唾液以及干斑点.本文综述了司来吉兰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代谢物(去甲司来吉兰、 R(-)-甲基苯丙胺、 R(-)-苯丙胺等)、分析检测技术等研究进展,以供法庭科学毒物分析工作者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 以 Fe3O4纳米颗粒为核,以 Tb-BTC为壳,制备核壳结构的 Fe3O4@Tb-BTC纳米粉末,并基于此磁性纳米材料建立粉末显现潜指印的方法.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对合成的 Fe3O4@Tb-BTC进行表征,并探究其性质.使用该材料对渗透性客体、非渗透性客体、半渗透性客体上的皮脂指印进行显现,探究了对遗留时间为 1、3、5、7d的皮脂指印和连续捺印 5次的皮脂指印的显现效果,并与普通磁性荧光粉末进行了对比.结果 制备的 Fe3O4@Tb-BTC纳米粉末尺寸均一、性质稳定,对多种客体上皮
近年来,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微量物证专业发展迅速,检验对象逐渐拓展,技术方法日趋完善,快速检测设备不断涌现,微量物证在多起重特大案(事)件的侦查和侦破中发挥了重要的证据支撑作用.针对微量物证转移规律与存留时间开展相关研究,不仅可指导勘查人员对现场微量物证进行针对性的发现、提取,而且可为证据解释、现场分析重建、描绘刻画嫌疑人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纤维、毛发、玻璃、金属、射击残留物等常见微量物证的转移规律及其在客体上存留时间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相关研究给我国微量物证鉴定工作带来的几点启示,旨在为提高现场微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