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维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确立和谐思维。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来看,所谓和谐思维就是以和谐为世界图景和价值目标、并以和谐的世界图景和价值目标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思维。和谐思维表达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并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有序性、相对性等特征。和谐思维虽然离不开矛盾思维而要以矛盾思维为基础,但它作为人们认识、理解、谋划甚至描述事物及其关系的思维方式,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思维。
其他文献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长时间的和父母分离,这些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最基本的家庭关怀,由此产生了
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渐渐深入人心。教师教学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导,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好玩好动的时期,注
广义上的“绿色教育”不仅包涵生态绿色和环境绿色,还包括与教育相关的物质和意识上的绿色。本文中的“绿色教育”是指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结合幼儿园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