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能力与思考方法、速度皆有差异,如何在相同的课堂教学时段里使更多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是每位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了使更大比例的学生在课堂内的起始能力相同,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案例教学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方法。
  一、操作方式
  教学前要求学生观看相应的视频,视频长度约为5-8分钟。视频内容可能是基础知识的铺垫复习,也可能是作为迁移知识的旧知再巩固。学生通过视频内提供的学习单对知识进行有侧重地观察与思考。优等生观看相当于预习,并会思考新知掌握过程的方法,形成知识迁移的良好学习方法;中等生观看相当于老师带着进行有侧重的预习,从中形成良好的预习方法;差生的学习速度本就比前两者要慢,平日在课堂上学习自然是迷迷糊糊的,让其预习也就是一句空话。如今看视频预习,一遍没看懂可以多看几遍,直至能回答学习单的问题,能思考与回答预设问题自然也就是看懂了视频内容,对将要学习的新知内容有了旧知的铺垫与强化。
  教学中观看视频,这种情况一般是作为教师教学资源库的备份。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有时间与精力完成课件的准备,对于一些图形教学更是如此,要准备一份圆面积的推导课件可真心不易。在案例库中获取合适的案例有利于图形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后观看视频是知识的再现。学习是一个过程,因每个人的接受能力而有差异。大部分的中下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重复,将知识再次、三次呈现,甚至在复习阶段仍当新知般重新接受。对于这类学生来说,案例库是最美好的存在。当有需要的时候,它可以多次达到知识的重现,多次唤起学生的记忆。孩子通过教学后的反复观看,能达到需要的知识掌握熟练度。
  二、反馈效果
  在实验班的课堂教学是“轻松”的,由于孩子们提前观看案例视频,老师再也不用为了唤醒学生的旧知基础而费了时间与精力,节省出的时间可用于引导孩子探索挖掘深层知识,对知识的理解能更深入。由于提前观看了案例,中下生与优生的学习起点差异缩小了,课堂上也不再是优等生的一言堂,学生从心理上得到了鼓舞和力量,在课堂学习上也变得有自信了。部分有疑问而又害羞不敢问或不会问的学生,回家可以反复观看案例,可以因应个人需要观看案例中的某一部分。课后再反复观看案例,把未懂的多听几次,回顾、巩固几次,知识掌握的持久性也得到了增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与地点的影响,学习的有效性时间得到充分的延长与合理的分配。
  三、案例教学优势
  第一,博众家之所长。案例全都是一线老师做的,他们是最懂得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应如何讲解才最适合孩子的人。于老师而言,案例库等同于看示范教学。或许教学并不适合自己班的教学情况,但老师可因应班级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这并不影响老师一向的教学风格,只是多接触一种思考方式而已。于学生而言,他们或许更容易接受某一位老师的讲解方式,是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
  第二,深层培养思考能力。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处方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教学中,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带问题阅读,其实就是基于培养思考能力的一个设置。学生只有边思考边观察、边观察边有方向地思考才能使思考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学生在观看案例时,也有了更充分与灵活的时间思考问题,这样的思考是有目的性、有效的,深层次的,而不是课堂内“忙碌”之余挤出的一点浅层思考。
  第三,对抗遗忘。心理学研究认为,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的,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知识刚记完,可记住100%;学习20分钟后只记知识的58.2%;而到了孩子回家后就只记得知识的35.8%;对于学习的中下生,这种遗忘率是更高比例的存在。依据这个事实,案例教学在辅助教学上显现出更为强大的需求了。孩子在课堂学习了知识后要通过练习或知识再现进行巩固、强化,并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自身的知识网络。从长期的观察里可发现,越是学得差的孩子记忆力越是差,一个知识点可能要复习回顾好多遍才有点效果。所以,再次、多次观看案例是对抗遗忘规律的好方法。
  四、后续改进
  第一,持续更新。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層次性和多样性。案例教学也要及时与热点话题、生活习俗、地域、节气等相结合,因此案例库应适当更新。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需求。
  第二,增加评价机制。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增加评价机制,方便学生在案例学习的过程中、后,能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能力状况有了解。通过这个评价机制能自我评定对案例观看的接受程度,辅助学生判断是否需要再看一次,或是哪一部分未清晰,需要再多看同一内容的另一个案例。
  第三,增加交流区域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增加交流区域可方便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适合不敢问的孩子在上面匿名提问,既照顾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达到学习的目的,还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必然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阵地。而“案例”则是有针对性的一种网络教学方式,有针对即有效。学生能从案例中对知识进行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教师能从案例中对教学内容有更多的准备与思考。下一步应如何更好地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我们在不断地体验与探索中。
  【注:此案例教学是基于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提升计划项目(强师工程)教育科研课题一般课题《案例教学促进小学 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小学语数英课堂教学为例》(2018YQJKO11)进行的课题研究】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究竟如何教?教什么?语文教学究竟要求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是许多学者研究和争论的话题,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观念,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对于语文教学,笔者认为除了一如既往将“读”进行到底、将感悟深入骨髓外,为什么不能将儿童的语言学习“儿童”一点、简单一点、清浅一点、有趣一点、自主一点?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活起来?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以“以生为本”为核心思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摘要】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都是当前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外实验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设计原则、思路、素材筛选进行阐述,对部分开展的实验案例进行剖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课外实验  一、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課外实验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主题阅读的时候,若创新课型模式,则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略读导引课能让学生对作品有整体感知,以文代文课能让学生迁移应用,海读拓展课能让学生拓展视野,读写联动课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些创新的课型模式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型模式;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指的是用某一个主题作为引领,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大量的文本,进而促使学生提升阅读量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联星小学坐落于罗村乐安街畔,地处罗村三大文化“花灯文化”“孝德文化”和“咏春精神”的发源地乐安,责无旁贷应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乐安花灯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并逐步成为佛山五区、广港澳乡亲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庆典。联星小学以“花灯”“孝德”“咏春”三大文化为核心,建立了以“心灯教育”为办学理念的理论体系,“心”是指“五心”: 忠心、关心、孝心、爱心和
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年龄组织的教育形式,根据年龄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独生子女因为身边没有兄弟姐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培养起体贴照顾他人的思想,互爱互助的经历较少,这对于其集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十分不利,而且还可能会助长其个人主义。  混龄教育打破班级之间的固有界限,按不同年龄的儿童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教育班。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像家庭一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结识到更多的同龄人
【摘要】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1~6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教学;阅读能力  语文在小学学习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语文的培养其实就是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与能
【摘要】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本文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走进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1.通过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3.通过形象的信息技术展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激发兴趣  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像机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虽然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素养”与“素质”之间的区别  笔者学习之后,曾存在一些困惑:“素养”与“素质”之间的区别在哪里?提出核心素养之前,一直讲的是素质教育。落
【摘要】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音乐教育的真谛是以音乐实践活动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音乐决不仅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音乐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这一教育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代替的。音乐是美的,爱国的情感是高尚的,音乐课可以在美的熏陶中渗透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如果能基于本地特色,将各种废旧材料引入到教学中,组织幼儿开展自主游戏,将优化游戏课程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日常搜索能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通过接触自然能让幼儿感受生命的发展,通过创意制作能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通过加工改造能让幼儿学会一物多用。这些方法都充分利用了废旧材料,能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提高动手能力,增强综合素养。  【关键词】废旧材料;自主游戏;幼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