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重度肩周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肩周炎,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肩周炎 针刀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肩周炎,主要指的是由于诸多因素使盂肱关节囊僵硬、炎性粘连,以肩部滑囊、肌肉、关节囊以及肌腱等软组织为主要发病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以活动受限、肩关节疼痛等症状为主[1],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人群,并且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发病率较高,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临床上在治疗中-重度肩周炎时,通常以西医为主,但是效果较差。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重度肩周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中12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为(53.6±5.7)岁,病程10d~5个月,平均病程为(2.3±1.2)个月;观察组中13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为(53.9±5.8)岁,病程12d~5.3个月,平均病程为(2.4±1.3)个月。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即微创小针刀治疗,具体操作如下:运用小针刀将小结节处、外侧部、三角肌处、大结节处以及结节间沟处等部位进行松解分离,其中每个部位进行2~3刀松解,每次间隔5~7d,2次为1个疗程。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即小针刀松解后,再进行针灸、电烤治疗或者按摩、推拿治疗,1次/2d。同时在患者的患处敷上中药袋,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避免关节囊内粘连和肌肉挛缩,基本药方为:桂枝10g、羌活10g、路路通10g、独活10g、乳香15g、伸筋草30g、没药15g、透骨草30g、防风10g、红花30g、白芷10g、川芎 10g,在白纱袋中放入研碎的中药,1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依据以下4个标准:(1)痊愈。治疗后,患者的肩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恢复正常活动,且患肢外旋>30°,外展>90°;(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肩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肢外旋<30°,外展<30°,可以进行背曲运动,但是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疼痛感;(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肩周疼痛症状有所缓解,患肢外旋和外展均<30°,且关节活动有所改善;(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病情严重[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22例(75.86%)
  观察组 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27例(93.10%)。
  3 讨论
  肩周炎是以活动受限和肩关节疼痛为临床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对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造成影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有研究表明,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过度劳累和天气变化为主,早期症状为阵发性疼痛,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恶化,逐渐演变为持续性疼痛,并且夜重昼轻,限制各个方向肩关节的被动和主动活动,牵拉肩部时,疼痛感较强,同时向肘部和颈部放射,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三角肌萎缩[3]。当前临床上在对肩周炎进行治疗时,其目的是止痛消炎,使肩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和改善,避免出现粘连。微创小针刀是西医治疗肩周炎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对肩关节部肌肉与筋脉、肌肉之间的粘连进行直接松解,改善肩关节囊的粘连,在轻度和早期肩周炎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治疗中-重度肩周炎的效果较差。中医运用药物熏蒸、按摩以及推拿等方法能够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缓解疼痛以及松解粘连的功效,但是仅适用于轻度和早期肩周炎患者,而中-重度肩周炎患者则应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即微创小针刀松解粘连后,运用中医药物熏蒸、推拿以及按摩等方法,充分发挥消炎镇痛、舒筋活络、行气止痛以及活血化瘀之功效[4]。同时,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关节炎还具有起效快、改善症状明显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尤其是粘连严重、病程长的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肩周炎,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白建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04:43-44.
  [2]文化,张金.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04:238-239.
  [3]高大伟,苏培基,伍中庆,李兆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肩周炎52例[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02:30-32.
  [4]叶劲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2:320.
  [5]徐杰,陈蓉蓉,张凤,张艳芬,廖红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100例临床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4,05:769-77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析心血管超声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120例患者均给予了综合性的检查,观察组患者辅助诊断采取心血管超声,对照组采取诊断采取常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后,观察组患者51例被确诊为肺动脉栓塞,9例患者没
在目前的建筑领域中,柱面网壳结构已经能够用于多种建筑物。这主要是由于此类建筑结构具有结构跨度大与净空高的特征,并且呈现独特造型。对于柱面网壳的建筑结构来讲,大跨度
【摘 要】 目的:对葡萄糖酸锌片含服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小儿感冒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新诺明片剂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葡萄糖酸锌片含服治疗,并对两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62.0%,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在我国的货物运输体系当中,铁路运输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就需要铁路运输能够逐渐向着现代物流行业
我国侦查程序中刑事证明的理论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刑事证明的内涵及其与事实查明之间的界线,令状主义和人身保护令制度引入的必要性,侦查机关证明责任及证明标准的建构等等,这
目的观察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顺铂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
【摘 要】 对癫痫病实施神经影像学检查,属于查找病因的关键部分,在检查期间,不仅要注意年龄,还要与临床相结合,对于小儿来说,是一个发育的个体,必须要以年龄为参考依据,诊断结论不能随便,从影像学角度分析,其诊断规律是比较完整的,此外还应考虑不同类型疾病相似的影像学结果,因此,只有充分结合临床,才能保证诊断更加具有准确性。  【關键词】 小儿癫痫 DSA CT MRI  在小儿时期,癫痫比较常见,属于
【摘 要】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循环、血细胞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大失血手术患者42例,采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血液,经过滤、离心、清洗后回输给患者。分不同时点观察HR、SBP、MAP、DBP、SPO2的变化,并监测RBC、Plt、HB、Hct、FIB、PT、APTT的变化。结果:术前血压较低,心率较快,回输血液后,HR显著降低(P<0.01),SBP和
研究了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0.75%、1.25%、1.75%和2.25%的茶多酚对贮藏在4℃下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在贮藏的过程中,分别定期对冷却猪肉的菌落总数、色泽及持水力、pH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对策。方法:在我社区选取500名缺铁贫血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0名儿童采取小剂量铁剂联合饮食治疗;对照组250名儿童采取常规铁剂剂量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两组儿童的治疗效果数据比较,观察组儿童在进行治疗后,无论治愈数据、好转数据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无效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