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方法对钛种植体表面TiO2纳米管的蛋白质吸附能力的影响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对钛表面TiO2纳米管亲水性及蛋白质吸附的影响。纯钛试件经过打磨形成光滑钛,光滑钛在20V电压下进行阳极氧化形成80~100mn的TiO2纳米管。对TiO2纳米管及光滑钛进行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测量表面接触角,然后在37℃下进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及释放。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组的TiO2纳米管接触角较小,亲水性较好;紫外组蛋白质吸附多于高压组,而高压组的蛋白质释放快于紫外组。两种消毒方法综合比较,TiO2纳米管紫外线照射优于高压蒸汽灭菌。
其他文献
利用密度梯度法对纳米银片进行离心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使用巯基乙醇对银片进行轻度刻蚀。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分离后的各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尺寸的银纳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组件吸收CO2,研究了二乙醇胺(DEA)水溶液对疏水微孔膜的润湿作用。实验分别考察不同吸收液浓度、温度、流速以及气体流速对膜润湿的影响,并通过对膜
参照聚醚多元醇羟值测定方法,比较了邻苯二甲酸酐(PA)和对甲基苯磺酰异氰酸酯(TSI)作为酰化剂进行木质素羟值的测定结果,发现TSI可以与木质素分子中的部分酚羟基发生酰化反应,而P
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在陶土-粉煤灰基体表面制备了纳米级凹凸棒土膜,改善了基体表面形貌,收窄了基体的孔径分布区间。考察了凹凸棒土膜对不同类型离子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并研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Sr2+掺杂量的TiO2胶体溶液,并以FTO玻璃为基底制备了Sr2+掺杂TiO2薄膜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sr2+掺杂TiO2
讨论了内置螺旋叶片转子换热管内不可压缩黏性流体的流动及传热问题,建立了描述其流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换热管横截面上定常流动的解的存在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