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地双改”重庆实践:特征与机理

来源 :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327768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首先将城镇化进城中农民群体的自然分化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户地双改”的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指出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安排是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其次,结合重庆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两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实施情况,文章对“户地双改”重庆实践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从经济发展中要素的统筹和社会发展中人的统筹两个视角,本文对“户地双改”重庆实践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探索。 In this study, we first take the natural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ization into the urban area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double land refor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uch as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rural land system are Stages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Seco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ongqing in the two aspects of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rural land system,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 of “double land reform” in Chongqing.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el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people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practice of double land reform in Chongqing.
其他文献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构,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面临的形
金融危机是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矛盾的集中爆发.这场金融危机虽然首先发生在美国和欧洲,但也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这场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包括新自
1999年4月李绍明先生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的讲座中,既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形成的复杂过程,也从当代国际国内的形势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进行了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存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构建实践教育组织实施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建设,以“四个结合”引领改革思路,以“三个创新”优化理论教学,以“综合活动课”激活实践教学
面对以两极化为特征的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现代化理论提出的方案是经济增长。而新马克思主义者则指出,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西方国家追求的经济成长是以边缘
重读马克思信用分配理论,结合当代分形金融学的最新成果,本文构建了简明的"超金融化—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分形效应"理论模型(简称SF-L模型),并且发现了一般性的经验证据:1946
切实,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成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
列宁东方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坚持把列宁东方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如何进行革命、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立无产阶级
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起,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初期,毛泽东多次提议各级领导干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毛泽东发表了许多谈话,比较系统地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