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自我 向善 美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ih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标准对作文情感的要求分四个层次:真实、自我、向善、美。本文通过对这四个层次的分析和说明,引导学生将情感的表达引向高尚情操的追求。
  【关键词】作文情感;四个层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真实情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感情真实健康”,“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对作文情感的要求分四个层次:真实的情感、自我的情感、向善的情感、美的情感。下面试对四个层次作一些解说。
  
  一、真实——作文情感的底线
  
  何为真实的感情?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了这样一个标准“既然要写自己的东西,就会连带地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美的: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这就是说感情要符合生活实际,感情要出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要自然。有人说“真实是作文的生命”,这里的真实包含了内容的真实与感情的真实。
  “中学生作文应该情真、意真、理真、事真,力求做到‘情深而不诡’‘义直而不回’‘事信而不诞’。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方智范教授认为“所谓‘真实’的写作,指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自己真实体验到的情感一致,所表达的思想与学生自己达到的思想认识一致,所反映的生活世界与客观实际的生活世界一致……我们认为感情真实健康是学生作文的底线。”李海林教授认为真实的作文的含义是: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他还说真实的作文是指写作这个行为的真实性,而真实的写作行为就是生活。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用表面上的“观点正确”、“立意高”牺牲了学生作文真实性,导致学生作文的成人化、政治化,导致学生作文感情虚假。正如于漪所说:我们在作文中常常见到的是小人说大人话、空话、套话、大话,看不到生活的露水,闻不到思想的芳香。有些同学将自我封闭在小我之中,自怨自艾,自悲自叹,透露出来的似乎是看破红尘,历经沧桑。学生还未进入社会,怎么会看破红尘呢?青春应该是不识愁滋味的,文章哪来那么多的缠绵哀愁,这是不正常的,是虚假的。“文章失去了真的灵魂,还有什么质量可言?”
  
  二、自我——作文情感的基本内容
  
  作文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课文标准中所要求的“做到有感而发”,“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标准是什么?要看“这文字的表白与感兴是否确实是作者自己?”“我们只须自问有没有话要说,不用问这话是不是人家说过。果真确有要说的话,用以作文,就是写出自己的东西了。”就是强调写作切忌“克隆”别人的情感,“复制”他人的思想。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情,加上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自然每有所作都成了独创了”。阅读这样的作品,就能读到作者自己的感情,就能读到作者自我的存在。
  现在的写作,为什么使学生不敢吐露自己的感情,我想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学生写作的动机是为了得分,他们用虚伪的感情迎合教师的胃口,用大众化的、伪圣化的情感压抑个人的情感,结果是千人一面。
  
  三、向善——作文情感的基本目标
  
  “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有的学生生活单调枯燥,长此以往,会成为机械的人、乏味的人。因而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健康情感、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感情方面积极的导向,“体现了语文学习中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育思想,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坚持的。没有这一导向,书面表达就失去了灵魂。如果听凭作文中悲观沉沦、拜金主义、贪图享乐、个人至上等思想情绪任意泛滥,教师也不作引导,这是放弃教育的责任。在这个问题是应该旗帜鲜明。”概括起来说,这是要求学生的情感能够向善,即有善良之心,表达自己善良的情感。
  作文中向善的感情应该是符合人性的、符合传统美德的、符合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感情。如乐观、积极、勤劳、正直、廉洁、好善乐施、尊老爱幼、奋发图强、追求进步等。我们反对将向善的情感圣化,而“所谓高尚的情感”是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远远高于正常人的高尚的情感,背离了正常的人性,仿佛这些人不食人间烟火,因而这种感情再高尚,但本质上是虚假的。
  
  四、美——作文情感的最高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得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就是说人的情感要寓于真实的生活中才能走向真善美。
  那么什么是美的感情,我想真实健康的感情就是美的感情,能够表现出人性中美好的感情就是美的感情,能够净化陶冶感染阅读者的感情就是美好的感情。具体地说,纯洁无私、积极乐观、刚正不阿、自强不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友善博爱、立志报国、威武不屈、同情仁慈等这些情感都是一种美的情感。他能够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更高尚的精神。在写作中引导学生追求这类情感,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追求精神之美,这是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真实”、“自我”是“向善”和“美”的前提,“向善”和“美”是“真实”、“自我”的归宿。中学生写作情感的四个层次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不能把四个层次绝对的分开。但一篇作文在情感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写作成为学生生活、成长的一部分,使写作成为其情感的见证。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灵魂和情感引向“向善”和“美”的层次,使其情感更加纯正高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让他们通过写作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说明,会使学生懂得写作不是宣泄情感,而是净化心灵;不是玷污灵魂,而是陶冶情操;不是降低境界,而是提升灵魂。一句话:写作要引导学生将情感的表达引向高尚情操的追求。
  分析和把握课程目标中情感目标的四个层次,能够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正确把握好自己情感表达的底线和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有利于中学作文的教学。
其他文献
一、政策背景  2017年9月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索邦大学发表《欧洲倡议》(Initiative für Europa)演说,提出截至2024年(含)至少设立20所“欧洲大学”的构想:“欧洲大学”应是“一个覆盖欧洲多国的高校网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跨国完成學业的机会”,而且将成为“教育创新与尖端科研的摇篮”。[1]  2017年11月17日,欧盟委员会在递交给欧盟议会的《通过文化教育加强欧
【摘要】近几年高考的高分、满分作文中,揭示文化内涵的作文占很大比例,文化作文俨然成为广大高考生热捧的对象。正因为受到热捧,才导致大量劣质文化作文泛滥,那么,如何厚实文化作文的底蕴?做到五点:培养良好的文化意识;用文化装点醒目的标题;以经典文化意象贯穿文章始终;恰当引用经典文化名人的事件;恰当引用诗文名句。  【关键词】底蕴 文化作文 经典文化    “文化作文”一般指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是把作文的
据加拿大国际教育局(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CBIE)官网2020年2月21日消息,加拿大移民、难民与公民部(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IRCC)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加拿大共有642480名国际学生。該数据较2018年增长了13%,但此增长率比此前
据新西兰普伦基特机构网站2017年12月17日消息,新西兰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实施“家庭计划”项目,通过对中低收入的毛利兒童家庭投入更多的资金,使新西兰8.8万名儿童摆脱贫困,国内贫困儿童数量将减少48%,为新西兰的时代变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普伦基特评价称:“本次新西兰政府的家庭计划是有效减轻新西兰儿童贫困和增加儿童福利的重要一步”。  家庭计划规定,在父母育儿假结束的第一年,政府每周会为新生儿
【摘要】训诂学上通过对“对文”来训释词语,解读语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本文以“薄罚”的文字之误,引发对“对文”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并对它的作用进行分析归纳。  【关键词】文言文;对文;释义    高中教材《语文读本》(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所选《五蠹》一文中有“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厉”一句,查张觉译注的《韩非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
【摘要】培养学生个性作文、创新作文,关键在于激发学生主体心灵无限自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即让学生产生写作灵感思维。可从四个方面诱导学生主体产生写作灵感思维:①择时设疑,培养学生善思能力;②择时入境,创设学生灵感思维情境;③择时点导,拓宽学生想象、联想渠道;④择时梳理,解决学生表达疑虑。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个性作文 创新作文 灵感诱导 思维诱导    钱学森曾指出:“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之外,还有
【摘要】更高的教学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学情决定了经典名著的阅读要更加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阿Q正传》的解读要在教学目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的安排等方面更加注重围绕挖掘作品永恒的思想价值这一中心展开。  【关键词】文学名著 现实价值 教学难度 有效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全文选编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进一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彰显经典名著的地位和价值,也给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治理提出的目标要求,又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保障。本刊就此话题专访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斌柏。在访谈中,彭主任指出:中国高
摘 要:位于欧洲中心的白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1991年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宣布独立,中国是最早承认该国独立的国家之一。1992年,中白建交。自建交以来,两国交流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开展交流合作。白俄罗斯高等教育发达,文章通过分析白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中白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情况,为“一带一路”建设下两国高等教育深化合作提供参考。文章系“一带一路
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倡议建立的俄罗斯科学基金2014年共举行了5轮竞赛,优胜者可以获得每年最多1.5亿卢布(约合1452万元人民币)的资助额。  2015年,俄罗斯科学基金对从事基础领域科学研究的学者资助方案将得到实质性扩大。例如,俄罗斯科学基金欲支持优先领域的科研工作,每项科研计划可以得到每年最多600万卢布(约合57.3万元人民币)的资助额度。已经确定的3项优先领域内的科研方案分别是抗传染病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