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愿奉献?放逐梦想 推动技术技能培训跨越发展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网甘肃电力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遵循“服务一线、能力核心、实效为本、持续创新”的方针,在中心整合成立的基础上,“甘”愿奉献,负重追赶,着力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训网络化建设和培训软实力建设,不断完善技术技能培训体系,努力“服务公司发展,服务员工成长”,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理念,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提高技能员工素质提升为目标,着力开展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双提升工程”,放逐梦想,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推动技术技能培训快速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加快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制定《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2014-2020年设施设备建设规划》,立足甘肃电力技术技能培训实际,在“与现场设备同步,技术水平适度超前”的基础上,2013年建成公司生产实训大楼21个专业实训室,2014年又在中心公司生产实训大楼投资建设了11个专业实训室,同时统筹整合现有实训设备资源,建成16个专业实训室,2015-2020年规划新建电网设备检修及电气实验实训大厅1间、110kV智能模拟变电站1座、输电配电线路实训基地1个。逐步建成具有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力营销、变电运行、电力调度,输配电线路、电力通信、电力安全为主体的技术技能培训实训基地。2014年,在加快设施设备建设的同时,为加快专业实训室建设,中心启动争创国网公司专业实训室建设工作,确定按照国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专业实训室建设标准为标杆,自我加压,广泛调研学习,加快实训设施建设,提升实训室管理使用效能,推进实训基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步伐,切实提高现场员工技能操作水平和专业创新能力。
  加快师资队伍转型
  按照“统筹规划、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13-2015年)》及《国网甘肃培训中心师资队伍(转型)实施方案》,在2013年中心整合成立的基础上,制定《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关于印发技术技能培训师“冬季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紧紧围绕“五个一”(每位培训师参加1项技术比武,完成1次现场培训,开展1次专业培训需求调研,制订1项新的培训方案,开发1个新的培训课件)的活动目标,采用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专业培训、实操培训、课题研究、普考与技术比武、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培训形式,共计开展培训项目50多项,培训人次达800多人次,总天数达2000多人天。2014年,又制定《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2014年技术技能培训师和培训管理师资素质提升(转型培训)计划》,采用现场实践锻炼、人才帮扶、专业培训、岗位练兵、高校进修、交流学习、课题研究、资格认证、比武竞赛、示范性课程分享、冬季大练兵等11种培训方式,每名培训师每年不少于1周的集中现场实践锻炼,按专业对技术技能部培训师每周开展1天的培训。每人每周开展不少于1天的实操训练。每月进行1个专业培训组示范性课程分享;每个季度安排一个专业开展1次示范性课程分享;每年安排1次中心层面的示范性课程分享。2014年,中心选配10名年富力强的专职培训师到现场开展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公司抽调9名现场专业技术骨干到培训中心开展为期半年的技术帮扶工作,作为“周期值”兼职培训师,全面参与到中心实训室建设、实训室管理使用、培训方案制订、实训项目开发、培训课件开发、实训课程授课、技能培训操作、培训教材开发工作中,与专职培训师结对“帮扶”,通过开展“师带徒’活动,有力地带动了专职培训师技能培训水平的提升。实干积聚力量,创新推动发展,2013年中心有1名技术骨干成长为国网公司级技能专家,在中心举办的班主任岗位技能竞赛上取得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培训师岗位技能竞赛上取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班,2名专业骨干分列中心两个竞赛项目第一名。
  打造网络培训考试中心,助力全员培训
  网络培训作为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缓解工学矛盾的一种有效培训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为公司破解培训瓶颈,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网甘肃电力培训中心在整合中心现有信息机房的基础上,紧跟国网公司网络大学建设的步伐,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规划建设网络大学和考试中心,加快将中心信息机房、网络教学、仿真培训、技能鉴定、考试中心、技能比赛等几大模块的融合,注重与外部培训开发机构的合作,中心组织人员广泛参与到国网公司组织的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网络课件的开发中,同时中心组织人员与当地培训机构、一线专业技术专家开展合作,开发技能培训课件,以较低的成本,高效地完成了培训项目,大大提升了服务现场技能培训的能力和专业培训的覆盖面,使一批专业培训师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2014年国网甘肃培训中心积极参与到国网公司网络大学建设试点工作之中,配合国网公司开展网络大学平台性能检验工作,圆满完成网络大学一期功能与技术模拟演练工作,这为开启国网甘肃电力培训中心网络大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心在整合专业普考、岗位职业能力测试考试、新入司员工考试、技能鉴定的网络考试现有模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做好网络大学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深入分析甘肃电力一线员工技术技能需要,逐步建立健全技术技能网络培训体系,逐步加大网络培训力度,有效做到网络培训与传统培训方式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培训方式、缓解工学矛盾、高效利用培训资源,“以考促培”不断提升技术技能培训效果。
  注重培训软实力建设,不断提升技术技能
  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心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始终围绕公司技术技能工作核心业务,服务公司发展需要,服务现场实际工作需要,服务员工素质提升需要,注重与“电网实际、生产现场、专业方向”高度衔接,在完善公司技术、生产技能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岗位轮训,供电企业员工培训、县供电企业员工培训以及岗位竞赛、普调考等技术技能培训模式的同时,梳理优化技术技能培训方式,将岗位轮训、技能鉴定、职业能力测试等技术技能培训方式有效整合,开展制定模块化、菜单式、差异化培训,提升培训效果,有效缓解工学矛盾。不断探索培训方式,积极改进培训教学手段,在中心开展的技术技能培训过程中,加大实操培训力度,确保理论与实操比例不低于3∶7,兼职培训师与专职培训师比例不低于1∶1,实训室利用率100%。在培训过程中推行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培训方式。在技术技能培训班中坚持推行“两个带来”,即带来现场典型工作经验(成果),现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在技术技能重点培训班中,开展培训后的专题论文交流(推荐发表论文)展示等培训方式,即培训班结束后,每位培训学员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确定1篇专业培训论文题目,带回单位,经过1个月的准备撰写后交回培训论文,培训中心再组织评审、选择优秀论文到中心进行论文交流展示,推荐发表。在培训实施阶段,严格按照培训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培训实施、课程讲授和实操训练,聘请公司系统技术技能专家,充分发挥兼职培训师的作用,调动专职培训师广泛参与到技术技能培训中;严格按照公司和中心的管理制度,配备富有经验的双班主任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全程跟班,强化技术技能培训班管理,严格考勤、考核,通过检查、督导、反馈等方式不断提升培训效果,稳步提升技术技能培训水平。(作者供职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技术技能培训部)
其他文献
不久前,16集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因其在表现题材上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使得该作品一面世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日,本 Not long ago, the 16 e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和能力.体验式教学即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自体验
1993年,政府提出了到2000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要求.但10多年来,这个4%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令国人忧虑.不久前,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告,2006年财政性
现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重视先学后导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基于有效教学工作经验,对先学后导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有效实践分析,能够提高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对于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探讨也是有利无害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阶段,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方面的能力都急需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运用较广、效率较高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对象主体进行分组,合理区分教学内容及要求,构成组长负责、分工合作、全员参与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学习是
近年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按照甘肃公司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人才培训的要求,以提升培训师资综合能力水平、拓宽培训领域为重点,积极动员广大培训师转变观念,加大培训师转型培训力度,通过现场实践锻炼、人才帮扶、专业培训、岗位练兵、高校进修、交流学习、课题研究、资格认证、比武竞赛、示范性课程分享、冬季大练兵等11种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师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全面加
剪接技术从早期的蒙太奇手法发展到今天的多媒体制作,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脑特技在影视作品中的大量出现,使得多媒体技术发展之快令人惊叹。但是, Mosaic technology from
作为一门实用性超高的学科,语文教育贯穿了学习者的整个学习生涯.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这一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了小
可用性是衡量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网络课程的高可用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应该贯穿在网络课程建设流程的各个关键阶段.目前,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人们往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