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思考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规模非常庞大,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农业种植技术,尽可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人们的温饱问题提供坚固的保障。玉米具有适应能力强、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因此我国农业发展对玉米种植业投入的研究较多,应不断更新技术,尽可能提高玉米产量。重庆地区适宜玉米生长,但因为传统的种植技术和手段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玉米产量较低,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发展,尽可能提高重庆地区玉米产量。
  关键词:重庆地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4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重庆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可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條件,但是所处地理位置等外部因素,对玉米的产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玉米种植上,我国需要利用好重庆地区所拥有的优良条件,改进玉米的种植技术,为增加玉米产量提供帮助,推动我国在玉米种植方面的不断进步,为国家粮食存储作出贡献。
  1   重庆地区玉米产量受限原因
  1.1   土壤结构问题
  重庆地区的地形与地理结构较为特殊,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可以为农业种植提供的土地并不多,因此目前重庆地区的农业种植土地多为山地和丘陵,地理结构并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而且重庆地区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结构为玉米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城市的发展,重庆地区的地理环境降低了玉米的产量。同时,重庆地区的土壤水分含量较少,因为土壤中所蕴含的石灰质过多,导致土壤水分被大量吸收,无法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从而导致玉米生长质量较差,甚至出现减产。在传统的种植技术中,没有对种植方法进行科学的指导,因此在作物种植间距、土壤施肥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结合重庆地区的土壤结构,对玉米增加产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
  1.2   气候条件问题
  虽然玉米作物能够适应不利于其生长的环境条件,但是为了增加玉米产量,需要为玉米生长提供更多有利条件。水分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的主要条件之一,但是因为重庆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年均降水量较少,气候炎热,从而导致重庆地区的农业种植环境处于干旱,无法为增加玉米产量提供有利条件。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才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但在重庆地区的7—8月份,正处于干旱、少雨时期,因此需要进行人工灌溉,但是在传统的农业种植中,没有先进的技术为人工灌溉提供帮助,而且在高温环境中,通过灌溉为玉米提供的水分非常容易蒸发。因此在缺水、高温的环境中,玉米的产量很难大幅度提高。
  1.3   光照条件问题
  重庆地区夏季温度较高,海拔不高,因此玉米生长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而且部分种植地区处在山地、丘陵的地理环境中,容易形成云雾,再次降低玉米所得到的光照。在玉米光合作用及授粉环节,很难得到充足的光照,从而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导致玉米产量下滑。
  2   提高重庆地区玉米产量相关技术
  2.1   种植技术的选择
  农作物的种植密度会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如果玉米植株之间的种植间距过小,土壤营养物质流失严重的情况下,玉米植株无法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养分,因此玉米植株的生长态势较差,所以在重庆地区进行玉米种植时,需要对种植密度进行合理把控,对土壤中所含的营养物质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根据玉米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重庆地区的土壤情况,在重庆地区进行玉米种植时,将种植数量控制在4 500~5 000 株/667 m2,结合玉米种植区域的实际环境情况,将种植间距控制在25~30 cm,可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2]。
  2.2   土壤条件的选择
  玉米植株因为根部结构发达,适应能力较强。在玉米生长阶段,应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以保证根部结构发展良好。因此,在重庆地区进行玉米种植时,要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区,需要种植者对土壤肥力、地形结构与地势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玉米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条件。
  2.3   玉米品种的选择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玉米种子进行了不断的优化与升级,结合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培育了更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环境的杂交玉米种子,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但随着玉米品种的改良与重庆地区的发展,一部分玉米种子已经不适应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土壤结构。因此,在玉米品种选择时,重庆地区的农业相关研究部门还需进行更加优良的升级,培育出更加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玉米种子,增加玉米产量。
  3   提高重庆地区玉米产量的播种技术
  3.1   采用地膜
  地膜覆盖技术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技术,可促进农作物生长,通过地膜覆盖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变化进行良好的控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加可靠的环境。重庆地区在玉米种植时采用了地膜覆盖技术,通过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环境的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并且提高其生长环境中的水分和湿度。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利用地膜对种植环境进行覆盖,还可对玉米的播种期进行控制,从而提高重庆地区的玉米产量。
  3.2   种子包衣
  在播种期,玉米种子很容易因为病虫害及重庆地区地理结构等原因出现发芽缓慢或坏死。为了加快玉米种子的发芽速度,抵抗外界的危害,种子包衣技术成为了提高重庆地区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在玉米种子外部黏附药剂以及杀虫剂等药物来调节玉米种子的发芽速度,并且有效抵抗病虫的危害。目前我国的种子包衣技术水平较高,黏附剂能够在种子外部黏附较长时间。在没有突发情况下,种子表面的黏附剂很难脱落,因此可加快种子的发芽速度,并且降低种子在发芽阶段坏死的概率[3]。   3.3   清除杂草
  在玉米的生长期间,杂草会吸收土壤营养物质,造成玉米所需的营养物质减少,从而减少玉米产量。在重庆地区土壤营养物质的流失较为严重,所以种植者需要对农田中的杂草及时清理,以保证玉米植株健康的生长。由于重庆地区的温度较高,在施肥后,杂草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甚至会超过玉米的生长速度,从而对玉米的生长环境造成影响,这时可使用混合农药进行喷洒,在喷洒后重新铺盖地膜,为玉米种子的发芽与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4]。
  3.4   施肥结构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当对氮肥、磷肥、钾肥进行合理的使用,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随着对农药进行不断的研究,农药的营养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也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改变。
  重庆地区所使用的肥料效果下滑,所以种植者对农药使用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结合重庆地区的土壤结构及其所含的营养成分,选择更加适宜玉米生长的肥料结构,从而增加玉米产量[5]。
  4   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4.1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造成重庆地区玉米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提高玉米产量,要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应选择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玉米品种。在玉米作物的生长阶段,应选择更加有效的灭杀病虫的药剂,有效降低病虫害对玉米作物的危害。同时要对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及时观察,喷洒相应的杀虫剂,以降低在玉米作物后期暴发大规模的病虫害,以保障玉米的产量,推动重庆地区的农业发展[6]。
  4.2   引进更新种植技术
  不断引进更新种植技术是提高重庆地区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相关农业部门可以在高新试验区,对优良品种的玉米种子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对重庆地区的地貌特征進行分析,研发适宜种植在重庆地区的玉米种子,并且结合更加科学的施肥、灌溉等方法,发挥出优良玉米品种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从而提高玉米种植者的收入,并且研究出更加合理的化肥与农药结构,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基础保障,从而不断增加重庆地区的玉米产量[7]。
  5   结束语
  增加重庆地区的玉米产量需要从多角度出发,不仅需要对玉米生长阶段的因素进行研究,也需要不断提高玉米自身品质,通过更加科学的种植方法,防止玉米在生长期间外界因素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影响,应不断加强重庆地区的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从而推动重庆地区在玉米种植方面实现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陈祥丽,宫庆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新农业,2020(24):48-49.
  [ 2 ] 张辉.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及高产种植技术[J].乡村科技,2020,11(35):107-108.
  [ 3 ] 单俊杰.玉米高产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1(1):24.
  [ 4 ] 刘俊霞.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3):159-160.
  [ 5 ] 李玲.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21,15(11):19-20.
  [ 6 ] 孙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33):92-93.
  [ 7 ] 朱庆杰.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20(3):92-93.
其他文献
摘 要:克春120444为中强筋型高产春小麦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九三DI-42为母本、克02-8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种手段,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中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91 d左右,熟期适宜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115.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2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摘 要:玉米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深受种植人员的喜爱。玉米产量的高低与当地的气候、病虫害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此,通过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从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对选种、择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另一方面从病虫害防治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5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5.
摘 要:目前,在我国的粮食系统中,小麦是重要的组成内容。小麦的总产量和整体质量均与我国的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当下,我国的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对小麦的需求总量也在持续增加。但目前阶段,我国的小麦种植面积有限,这就需要在提高种植水平方面下足工夫,以期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人民对小麦产量、质量更高层次的需求。探讨了冬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技术;病
摘 要:灰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喷施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虽然简便快速,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容易在土壤中残留,长期使用会使灰霉菌产生抗药性。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及前期试验发现,醉蝶花的存在可抑制多种土传病害,本次试验发现其对葡萄灰霉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确定了醉蝶花茎叶粉碎物抑制灰葡萄孢的最佳剂量,以此找到了环保有效、可替代化学药剂的生物熏蒸剂,可在未来实现工厂化生
摘 要:在林木生长和种植过程中,要提升林木的材质和成活率,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分析了落叶松苗木的管理现状和发病原因,探究其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并给出具体的可行性防治措施,为广大林业部门和松木种植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落叶松苗木;病虫害;原因;种类;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8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志码: B  1
摘 要:番茄即西红柿,其成熟果实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品种,口感清香,营养丰富,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市场需求巨大。为了满足市场上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应加强番茄栽培技术研究,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将番茄种植产业作为当地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在提高番茄生产收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有效推动了当地番茄种植产业健康发展。张掖市甘州区气候特点为温带半湿润气候
摘 要:虽然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造林绿化工程也逐渐增多,但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却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苗木移栽技术无法获得更好的效果。针对相关内容展开了综合性的讨论与研究,阐述了苗木移栽技术要点,列举了苗木移栽技术的前期准备,总结了苗木移栽技术。希望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探讨,使有关技术更加完善,为造林绿化工程提供助力。  关键词:造林绿化;苗木移栽;生态
摘 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万载县水稻种植户开始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在机插水稻“精量稀播、精细栽培、精确施肥、精确管理、精准防控”的基础上,发展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使水稻生产的预期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种植户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从万载县水稻种植的现状出发,对机插水稻“五精”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各地的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插水稻;“五精”;绿色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