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颌面部巨大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ju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经验,评价婴幼儿巨大颌面部血管瘤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瘤体最小直径〉5cm)患儿62例,采用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并以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行化疗栓塞,再以医用弹簧圈栓塞供血动脉主干,减少瘤体血供。其中47例接受了1次化疗栓塞,14例在3个月后接受了再次化疗栓塞治疗,1例接受了3次化疗栓塞。所有患儿在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6个月。在术后6及12个月随访时检查患儿并评价疗效。结果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并化疗栓塞技术操作成功率为100%(78/78);化疗栓塞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仅17例出现低热,经对症处理后17例均在7d内降至正常。介入术后肿瘤瘤体明显缩小,术前平均病变最小直径(8.5±0.5)cm与术后6个月(2.1±0.3)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病变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治疗血管瘤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轻微、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早产儿由于自身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在消化系统多表现为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喂养困难可能会延长住院时间,长时间胃肠外营养亦有发生高血糖及胆汁瘀积症的风险,严重者
目的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属于血管性肿瘤的特殊类型,临床上易伴发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 merritt phenomenon,KMP),即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伴发血小板减少。传统的激素治疗和抗癌药物并不能完全有效,导致临床上难治性KHE死亡率高。本研究报道了新型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在治疗难治性KHE上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技能竞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法设置护理技能竞赛的5个考站,形成竞赛方案,以2013年参加竞赛的32名本专科选手为研
目的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之一,该研究通过对婴幼儿血管瘤所有3个时期肥大细胞的标志物类胰蛋白酶和VEGF-A的检测,研究肥大细胞在婴幼儿血管瘤形成及消退中的作用。方法22例增殖期、20例消退期和23例消退后期婴幼儿血管瘤石蜡标本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类胰蛋白酶和血管内皮因子-A的表达;通过4’,6’二脒基-2-苯吲哚(DAPI)对细胞核进行染色;观察类胰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