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研究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zhihu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字】中药柴胡;常见混伪品;鉴别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13-01
  柴胡,其为中药药材,是较为常见的。柴胡可按照其性状的不同将其区分为北柴胡和南柴胡两种。北柴胡其主要为长圆锥形或圆柱形,质硬而韧,不容易被折断;而南柴胡其根部相对较细,呈现圆锥形,质微软,容易被折断。柴胡其可治疗感冒发热、月经不调等,起到疏肝解郁等功效[1]。通过研究显示,其具有用于治疗临床上抗炎、镇痛等作用。因柴胡与其他植物的性状相似度较高,对柴胡的采集以及使用增添了困难,并且因此药材的资源出现短缺,导致出现柴胡与混伪品药剂相互混合用药的情况。为避免其情况,本文对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科哲 GoodLook-2000型薄層照相的系统、XTZ-05T三目万向体视显微镜、YOKO-AD全自动的点样仪、bio-rad 伯乐T100PCR仪以及WH-2062华利达混合型研磨仪等仪器进行鉴别并研究。
  对照物质: ①柴胡(北柴胡)对照药材;②对照品柴胡皂苷a;③对照品柴胡皂苷d。以上所有物质由中国药品研究院供给;柴胡以及南柴胡的标本由中检院供给,作为对比标准。试剂使用乙醇、甲醇、植物 DNA 提取试剂盒等。
  1.2方法
  1.2.1进行性状鉴别,对比柴胡与锥叶柴胡植株和主根的特征
  ①柴胡其根茎相对较高,其根茎上有较多的分枝,其轻微的弯曲,呈现圆锥状,颜色呈红棕色,其质地较为柔软,易折断,其断面为黄白色。
  ②锥叶柴胡其根部较为发达,形状为圆锥,将其放平后,其出现倒三角的形状,其外表皮的颜色为棕黑色,其横纹较明显,并且断面部位较为平坦为黄白色,易折断。
  ③柴胡其茎叶容易出现脱落,其茎叶的宽度与长度都比锥叶柴胡长,并且其茎比锥叶柴茎坚硬,两种基部的区别为柴胡其顶端出较长并且尖,而锥叶柴胡其较为狭窄。
  1.2.2DNA 分子鉴定
  ①可使用混合型研磨仪将叶片磨成粉末,将粉末放置到DNA的试剂盒中,并提取其内部的DNA分子。
  ②使用紫外线的仪器,对提取出的DNA进行吸光的测试,鉴定其内部的纯度。若其数据显示为1.72~1.74以内的,说明其样本没有遭受到蛋白质与RNA的感染,可实施PCR的扩增操作。
  1.3 观察指标
  判断指标为:①通过断面进行判断,锥叶柴胡其断面会有明显的菊花心的形状,而胡柴其会有明显的环状排列的形状,并且较为规则。②通过药材的表面进行判断,柴胡其根头部位有环纹的出现,较为紧密,而锥叶柴胡其表面有皮孔的现象。③通过根头的部位进行判断,柴胡其分枝的间隙较短,数量相对少,而锥叶柴胡其分枝较长,并且其间隙与数量都多于柴胡。

2 结果


  通过锥叶柴胡与柴胡的经序列对比,可明显发现两种药材的长度和 GenBank 序列是一样的,而变异位点两种药材之间相差3个。通过ITS2序列,可得知柴胡与锥叶柴胡的K-2-P遗传距离为0.001~0.006。,种间平均距离为0.044~0.070,明显大于两者的遗传距离0.006。

3 讨论


  通过研究可得知,柴胡与锥叶柴胡之间的区别较为明显,并且两种药材不可混合在一起使用[2]。锥叶柴胡的根茎中有许多柴胡皂苷的存在,其中柴胡皂苷c明显少于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a存在数量为0.04%~0.15%,柴胡皂苷c为0.04%~0.07%,柴胡皂苷d为0.01%~0.15%。而根据规定中,柴胡内的柴胡皂苷a,d含量不可以小于0.3%。而锥叶柴胡中柴胡皂苷a,d含量明显少于正常的指标,若两种药剂进行混合,会提升风险性[3]。
  根据临床的研究资料显示,植物的基因在处于新鲜时,其活性相对较高,并且在鉴定过程中,较容易对其DNA进行提取并进行检测,进行DNA分子鉴定时,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准确性较高,虽然其药材属于干燥类,降低了DNA的提取,但运用DNA分子鉴定依旧为较为可靠的鉴定方法,而在日常生活中药材性状鉴别的方法更加实用,可快速鉴别出两种药材的不同之处[4]。
  运用对植物鉴定、DNA分子鉴定以及药材性状鉴别的方法,可明显辨别出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的不同,提升对药剂的了解。
  综上所述,通过DNA 分子鉴定以及植物鉴定等方法,有利于准确辨别出两种药材的不同,而性状鉴别方法则更加适用于医院药房的鉴别,提高其鉴别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旖.中药柴胡与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17):2502-2504.
  [2] 罗敏,徐广,任星宇,等.半夏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29(11):185-187.
  [3] 李争. 三七及其混伪品鉴别方法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13):27-28.
  [4] 林好, 陈镜安, 李斯璐,等. 白前及其混伪品的ITS2分子鉴定[J]. 中药材, 2017, 40;405(11):48-53.
其他文献
【关键词】手术隔离技术;腹腔镜;宫颈癌;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08-01  宫颈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其高发年龄为30~55周岁,近年来该病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1]。手术治疗是当下治疗宫颈癌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大多数患者经手术进行切除及淋巴清扫后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从而延长
【关键词】三维超声;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09-02  在不断发展超声影像技术的影响作用下,在临床工作中开始广泛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同时也逐渐增多了对三维超声技术的报道,但是主要为血管和心脏的三维重建,对于实质性脏器,特别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三维成像还存在比较少的报道[1]。本文主要探究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运
【关键词】家庭化产房服务模式;产后抑郁;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09-01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在产褥期发病率较高的心理疾病,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失眠和健忘等,轻则对生活失去兴趣,重则可能会出现伤害自身或新生儿的行动,给家庭、婚姻以致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护理研究发现对产妇进行有效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筛查;安全输血;运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10-01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上也叫做意外抗体,其所指的是血清中除了抗A以及抗B之外的其它血型抗体。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帮助受血者找到更为合适的血液,以此提升患者的输血安全。本研究则是对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运用价值进行探究,现
【关键词】匹多莫德;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002-8714(2019)12-0111-01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一般获得良好的表现,但是患儿的抵抗力下降,病程时间延长,严重给患儿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发病的几率在所有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占30%左右,近年来小儿肺炎逐年增多,所以本研究以
【关键词】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胃溃疡合并出血;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113-02  在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胃溃疡十分常见,该疾病通常合并胃出血,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腹痛、便血、呕血等等,严重情况下还可引起胃穿孔,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