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考不了的转型优势
抛开技术成分不谈,相比于Pokemon Go和《超级马里奥》手游这两款游戏,索尼所拥有的游戏知名度并不高。当然,索尼的主机游戏做得很成功,粉丝量不少,可传播广度不够。究其原因还是游戏的内容稍微“重度”了一些。
反观Pokemon Go的成功,它凭借的并非只是《宠物小精灵》的人气。从实境游戏Ingress(一般被译为“虚拟入口”或者“浸视界”)谈起,不少人都人认为Pokemon Go是Ingress的换皮游戏,只是这层皮的知名度比较高,适用人群更为广泛而已。从玩法来看,这两款手游如出一辙—将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结合到一起,Ingress于2012年11月进行首次封测,于2013年12月14日登陆Android平台,于2014年7月14日开始支持iOS平台的各种设备,开始真正普及到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群体中。
难道真与手游无缘?
正如移动分析师史蒂夫·贝里所指出的那样:“索尼和任天堂都有自己的平台,他们希望保持控制力,尽可能多地挣钱。不过,现在行业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手游的威胁太大了,他们不能够继续忽略这一市场。”
手游之所以威胁大,就是因为它几乎不存在技术壁垒和场景壁垒,人人都能做手游,人人都能玩手游—大厂与小厂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硬件领域呢?如今的智能手机可以说是成了全民的娱乐游戏机,而掌机除了一部分游戏能吸引用户外,恐怕就只有情怀了。做掌机这类硬件铺不开市场,直接做手游没竞争力,索尼到底该做点什么?在今年10月中旬,索尼召开了PS VR的中国区发布会,从之后业内的反馈来看,索尼这次似乎搞得不错。如今最大的声音,是这款产品被称为“最亲民的高端VR”,详情不做赘述,大致意思就是说这款产品定位高端,注定是个小众产品。
VR产品目前的市场现状就是如此尴尬,新奇好玩但终究是无法普及的高端玩物。索尼想靠这个来延缓手游的冲击,对自身优势来说很恰当,但对于大势来说又于事无补,或者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结束语
业内谣传,索尼进军手游其实颇有优势,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的研发能力,正巧现在重度手游受热捧,索尼的研发能力或许可以成为助力。但实际上并不是,重度手游做得再好,但又有哪款重度手游是以“堪比主机的表现力”赢得市场成为爆款的?所以就算是进军了手游圈,索尼恐怕还得在泥潭里呆上一会儿。
抛开技术成分不谈,相比于Pokemon Go和《超级马里奥》手游这两款游戏,索尼所拥有的游戏知名度并不高。当然,索尼的主机游戏做得很成功,粉丝量不少,可传播广度不够。究其原因还是游戏的内容稍微“重度”了一些。
反观Pokemon Go的成功,它凭借的并非只是《宠物小精灵》的人气。从实境游戏Ingress(一般被译为“虚拟入口”或者“浸视界”)谈起,不少人都人认为Pokemon Go是Ingress的换皮游戏,只是这层皮的知名度比较高,适用人群更为广泛而已。从玩法来看,这两款手游如出一辙—将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结合到一起,Ingress于2012年11月进行首次封测,于2013年12月14日登陆Android平台,于2014年7月14日开始支持iOS平台的各种设备,开始真正普及到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群体中。

难道真与手游无缘?
正如移动分析师史蒂夫·贝里所指出的那样:“索尼和任天堂都有自己的平台,他们希望保持控制力,尽可能多地挣钱。不过,现在行业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手游的威胁太大了,他们不能够继续忽略这一市场。”
手游之所以威胁大,就是因为它几乎不存在技术壁垒和场景壁垒,人人都能做手游,人人都能玩手游—大厂与小厂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硬件领域呢?如今的智能手机可以说是成了全民的娱乐游戏机,而掌机除了一部分游戏能吸引用户外,恐怕就只有情怀了。做掌机这类硬件铺不开市场,直接做手游没竞争力,索尼到底该做点什么?在今年10月中旬,索尼召开了PS VR的中国区发布会,从之后业内的反馈来看,索尼这次似乎搞得不错。如今最大的声音,是这款产品被称为“最亲民的高端VR”,详情不做赘述,大致意思就是说这款产品定位高端,注定是个小众产品。
VR产品目前的市场现状就是如此尴尬,新奇好玩但终究是无法普及的高端玩物。索尼想靠这个来延缓手游的冲击,对自身优势来说很恰当,但对于大势来说又于事无补,或者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结束语
业内谣传,索尼进军手游其实颇有优势,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的研发能力,正巧现在重度手游受热捧,索尼的研发能力或许可以成为助力。但实际上并不是,重度手游做得再好,但又有哪款重度手游是以“堪比主机的表现力”赢得市场成为爆款的?所以就算是进军了手游圈,索尼恐怕还得在泥潭里呆上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