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庞大空旷的洞穴深处,幽深无尽的黑暗仿佛充满了魔力,等待着人们的探寻。
走近峭壁,一眼看过去,并没有见到什么洞口,经过一番搜寻才发现,地面上居然有一个两尺长,一尺多宽的铁门。带着满心的疑惑,拿着从村主任那里借来的钥匙,我们打开了这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神秘之门。
铁门打开后,一个不大的洞口露了出来。我们蜷缩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进入洞口,打开头灯后,发现这是一个大型主洞道。按道理来说,洞口不可能那么小,我们细细查看,才发现洞口周围有以前堆砌的整齐石墙,现在已经发黄泛黑。原来,是先人们故意缩小洞口并密封,让本就在悬崖下的洞穴更加隐密。
我们开始往洞穴深处行进,没一会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呛人的味道,大堆大堆的硝土出现在眼前。硝土边上,是一个又一个用泥土夯实的硝池,而在硝池旁边,则是一条已经干涸的引水渠,这应该就是老乡所说的军事遗迹了。
关于洞穴中的军事遗迹,老乡之前讲了一个故事:清末太平天国时期,当地人民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为了反抗清政府的残酷统治,人们发动起义。物资和装备极度贫乏的起义军们,为了和清军对抗,便在洞穴中开采硝土,提炼后制造火药,让清兵久攻不克……看着这垒得极好的墙体,再望向洞穴深处,我不禁感叹古人的坚强勇毅,在幽深黑暗的洞穴中,他们垒炉灶、引水流,从洞外背进大量的柴火,不分昼夜地制造火药。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曾亲眼见过战争的残酷,但是此刻从这一堆堆硝土中,从一个个炉灶中,我感受到了先人追求自由的坚执。
闯入“上帝失落的后花园”有一种美在黑暗里屹立了亿万年
继续往前走,发现一股极小的水流,正顺着沟壑从洞穴深处流出,空气潮湿起来,路面变得湿滑陡峭。我的雨靴不防滑,纵是千般小心,还是哧溜一下坐在了地上。
还没来得及爬起来,便听见雅客用他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叫了一声:“看!定海神针!”抬头看去,只见一棵石柱拨地而起,直插二十多米高的洞顶,柱身洁白,晶莹剔透。大家兴奋起来,原以为这个曾经熬硝的洞受到了污染,洞穴沉积物会变黑或者死去,可是看到石柱的一瞬间,我们意识到这个洞穴还充满着勃勃生机。
绕过石柱,左边出现一个大型支洞,简单地判断之后,我们转向支洞前行。事后,要感谢做出这个选择的牧羊大哥,是他,让我们无意间闯入了“上帝失落的后花园”。我们顺着汩汩流水继续前行,沿途碳酸钙沉积物越来越多,对于看惯洞穴景观的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诱惑力,牧羊大哥甚至都不想取出相机拍照。然而仅仅十多分钟之后,我们就看到了永远无法忘记的景象。



在这个地底洞穴的深处,石林成片,支道众多,弯弯曲曲的路线纵横穿插,形成了庞大的迷宫,人穿梭其中很容易迷失。为了避免走错,我们尽量谨慎地选择路线,一开始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当走了好一段路,却始终没有发现之前误以为是“定海神针”的石柱,我们才意识到走错了。
这时,左前方突然传来很小的“呜呜”声,大家停下脚步,仔细聆听,声音更加的清晰,但无法判断究竟是什么事物发出。我们循声而行,声音越来越大,竟好似一个老妇人发出的呜咽声,我听得毛骨怵然。信奉科学的我们,当然不相信鬼怪之说,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到这样的声音,还是不禁让人浮想连翩。大家决定一探究竟,继续朝着声源前行,洞道也越来越窄,最后仅容一人通过,只能鱼贯前行。走了没多久,前面的雅客说了声:“这里,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只见前面洞道的地上,出现一个窟窿,很小,只能容一个瘦小的人钻进去。借着头灯光向下看,洞窟深不见底,伴随着阵阵的幽风,不断传出呜呜之声,令人心头发怵。
大家互相凝视着,心中都有许多疑问:下面究竟是什么,是暗河吗?有通往外面的通道吗?声音是风吹洞窟发出的,还是暗河水流激石发出的?要不要下去探个究竟?然而考虑到这并不是我们回去的路,而且时间已晚,应该先找到出洞的路,反正这个洞穴肯定还要再来,便留给下次好了。
看下手表,已经是晚上八点,疲惫感和饥饿感同时袭来。此时,有着十多年洞穴探险经验的浩子并不慌张,他建议先往回走,回到之前拍照的洞厅,然后再从那里重新寻找出路。可是,当我们再花费半个多小时回到洞厅后,大家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不管我们走向洞厅的哪个方向,都很像我们来时的路,一时竟判断不出方向来了。原来,这个洞厅是一个开放性洞厅,四周有许多出口,各自通往不同的地方,再加上密集又相似的沉积物,仅凭模糊的记忆,是很难找到来时路的。我们又查看地上的脚印,仔细观察后,却失望地发现到处都脚印都很零乱,根本无法判断,这个办法也行不通。
我是在场唯一的女性,多年探洞中,亦从未碰到过这种事情,心里难免有点着急,但是我并没有说话。几番尝试无果之后,大家坐下来简单地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分成四个方向,分头行动寻找出路,十分钟后回来汇合。对于这个方法,我心里一千个不愿意,因为我从来未在洞穴里独自行动过,对黑暗的恐惧,对静寂的恐惧,都如同一块巨大的石头压迫着我。我小心翼翼地提出,我是否可以就在原地等待,或者跟随他们其中一人。他们耐心劝导我,为了提高效率,四个方向都需要有人寻路,才能确保万一。
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上了,我把头灯调到最亮,打开手机的音乐,这样不至于静得那么疹人。此刻独自探路的我,迈开的脚步有千斤重,却还是坚定地向前,抬头四望,在暗黑的洞穴中,先前看起来既美丽又壮观的景象,这会儿都变成了张牙舞爪的魔鬼。走了一小段,我停下来,发现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恐惧中,我不由自主地轻声呼唤我的队友们,声音在黑暗中传开,大家都走得不远,听到后都作出了回应。于是我悬着的心略微放下,又向前走去,眼前的沉积物越来越少,露出空荡荡的洞道,手机的音乐在空旷的空间里,显得异常刺耳。我把音乐关掉,抬头四望,发现如此陌生,我不可能走过这里,于是果断回去。
很快,大家重新聚集在一起,除了牧羊大哥走过的路段比较接近,我们其他三人都否定了自己探寻的方向。于是,大家就朝着那个方向往外走,果然没用太久,我们就看到了那棵标志性的石柱,终于安全出洞。
洞外,夜幕早已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