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峡口三叠系嘉陵江组油苗成因

来源 :海相油气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ampleyuy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宜昌兴山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灰岩晶洞和方解石脉中发现液体油苗。为查明其源岩,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资料及密集采样,以有机碳含量0.5%为有效烃源岩下限,甄别出宜昌地区有三套有效烃源岩。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萜烷、常规甾烷、甲藻甾烷等常规生物标志物的组成和分布趋于一致。高演化阶段的趋同性.已无法区分各套烃源岩,不能用于油源对比。但从三芳甾烷的组成和干酪根、氯仿沥青“A”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区分这三套烃源岩。油苗特征与上奥陶统五峰组一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源岩相似,推测油苗来源于此源岩。
其他文献
蜀南地区飞仙关组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浑水陆棚相与清水陆棚相,东部两者交替发育,中西部则主要为浑水陆棚相。浑水陆棚相以半局限海亚相为主,包括三个微相;清水陆棚相可分为颗粒滩
淹没不整合型层序以其凝缩层直接覆盖于层序界面上,即凝缩层+高水位体系域层序类型为特征,以不含有任何暴露证据而区别于层序地层学定义的Ⅰ型和Ⅱ型层序界面,成为碳酸盐地层
在中国的造山带中普遍发育优质烃源岩,它们形成于海槽环境。而海槽环境也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环境。水合物有良好的封盖作用,其下的油气受到封盖会向相邻的台地区运移,即油
吉拉索尔油田位于西非安哥拉17号深水区块,水深1200~1400m,距安哥拉海岸150km。1996年发现。2001年产油,是安哥拉投入开发的第一个深水油田。油田面积约140km^2,地质储量约为15.5&#
湖北松滋下三叠统大冶组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岩,与下伏上二叠统长兴组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呈整合接触,它以深水原地沉积为主,夹有深水异地沉积。深水原地沉积以深灰色薄层泥晶灰岩
采用SYS-1型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测定仪,选取四川东北地区5种碳酸盐岩样进行溶蚀实验,研究了三种主要TSR流体产物对碳酸盐岩的改造作用。H2S的溶蚀能力相对较强.在120℃温度下对微
中国东部和中-西部舍油气盆地内构造样式在平面上多为雁列展布,在构造演化过程中都注入了扭动因素。归纳出了扭动构造的六大地震地质特征,如扭断裂带主断面产状近于直立插入基
常规薄片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百色盆地上法地区兰木组石灰岩古岩溶储层具低孔渗特点,主要储集空间为后期改造产生的裂缝和溶蚀孔洞;经历了风化壳岩溶和缝洞渗流岩溶两种成因的两
在研究了我国海相油气探矿权区块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勘探程度、技术经济条件等要素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48个评价参数和归一化取值参照表,建立了探矿权区块评价工作流程、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