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婚俗: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地区的婚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的影响,从古时起,中原地区婚俗就十分注重传统。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多数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朝时制定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的“婚姻六礼”,几千年来一直是新人结婚时遵行的参考准则。贴喜字、坐花轿、拜天地、闹洞房等由中原地区起始的传统仪礼,流传至今,趋向全国,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风情画卷。
  历经朝代更迭和风俗流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原地区,一些繁琐、低俗的礼仪逐渐被革弃。
  时下,中原婚俗文化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异之中,婚庆市场日渐繁荣,婚礼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
  许多现代年轻人已经把婚礼演变成彰显个性的平台,挖空心思,选择一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婚姻大事。诸如“自行车婚礼”“水下婚礼”“热气球婚礼”“马车婚礼”“公交婚礼”“冰上婚礼”“游艇婚礼”“蹦极婚礼”等名目各异的婚礼方式,令人眼花缭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与此同时,虽然部分传统礼仪已渐渐省略,但一些陈旧而有趣的婚礼习俗仍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在一个个“花轿婚礼”“马车婚礼”“窑洞婚礼”上,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中原地区旧时婚俗的古朴和传统。
其他文献
河南曲艺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从具有深远影响的北宋说唱艺术典范诸宫调,到现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都在中国曲艺史上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
55位几乎沒有出过远门的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小学校长到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里,一位老师紧张得手脚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另一位校长发言的声音都在发抖。参观完北京的小学后,他们羡慕北京的孩子又白又胖,也羡慕这里的学生不是留守儿童,能开家长会。他们感慨: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是现实,永远无法改变。  得知自己有机会到北京参加活动的时候,广西大化县江南乡尝梅小学的乡村教师卢有英激动得“
2月8日,在微博帮助下,被拐儿童乐乐被找回。这种打拐模式正不断升温——微博的奇迹:丢了3年的孩子找回来了“失踪1050天的乐乐找到了!”2月8日下午,当彭高峰见到失踪近3年的儿子
本文通过观察深圳地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临床症状,从《伤寒论》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肺炎形成机制,从临床症状结合理论分析,大多数肺部感染患者多涉及太阳经、阳
国内对媒介批评的概念众说纷纭,对媒介批评的对象和视角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总结前人对于其概念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媒介批评就是指人们以一定的新闻传播观念或者理论为依据,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