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对赌电商未来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IRREL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健林与马云的玩笑式约赌表明,电子商务和传统实业在博弈中相互共生共荣、彼此渗透的格局正是大势所趋。其背后,革的却是渠道的命。
  王健林和马云在CCTV年度人物颁奖礼上的偶遇,注定要泛起一阵涟漪。2012年12月12日,他们共同上台,一起接过颁奖嘉宾手中的奖杯,一起向观众挥手微笑致意,一起接受主持人对他们的调侃和提问。
  王健林58岁,马云48岁。他们站在一起,却始终保持距离。一个是商业地产的龙头老大,一个是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传统实业与电商的邂逅,场面略显尴尬,但始终向外界传递着一个信号:正面交锋只是早晚的事情。
  只不过,王健林这次采用“打入敌人内部”的战术,高调宣布万达进军电商,“除了马云和刘强东,其余人都能挖。”他依旧自信。万达进入的领域,要做就做老大。这次遇到的对手是马云,让这场游戏更有看头。
  一亿赌约
  想来是节目组的精心安排,从台下一众“看热闹”的表情便可得知。一身西装革履的王健林保持着淡定的微笑,眼前这个比他小10岁的男人,马云。天蓝色毛衫搭配一条亮黄色围巾,一身休闲与他站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较量,同样也是传统实业与电商的直面交锋,在这样一个问题中展开:电商会否取代传统的店铺经营?“我一定觉得电商会胜。”马云斩钉截铁。“不是胜负的问题,双方都能活。”王健林不紧不慢。
  马云的回答是有底气的。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淘宝销售总额创造了191亿的神话。马云的电商帝国一直在创造着奇迹。王健林深知电商的势头之迅猛,不论自己如何坚守传统实业,最后都将需要在电商领域分得一杯羹。只是,万达要做电商的老大,恐怕有点困难。
  在王健林看来,中国的电商,只有马云一家在盈利,并且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个天蝎座的男人,有着一双及其敏锐的眼睛,洞察机遇的利弊。越是棘手的事情越要迎难而上,做到最好。
  “我与马云先生赌一把。2022年,也就是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说起这个“秘密”的时候,他反倒一脸轻松。
  辩论在这个秘密赌约中结束,而关于一场传统实业与电商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模式之争
  9月底召开的万达年会上,王健林说出了一个事实:万达广场今年以来出现了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一是客流增长在下降。二是单价在下降,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或者说消费意愿出现了下滑。三是商家开发计划出现比较多的调整。
  万达快速扩张留下的后遗症,使得一个整合万达内部资源、服务、推广、数据的平台必不可少。在传统零售业进军电商集体增长乏力的一片唱衰声中,王健林高调宣布万达进军电商业。必然之举。
  这种高调还表现在招揽人才上。把阿里巴巴曾花1亿美元打造的全球速卖通的灵魂人物,前原阿里巴巴国际站技术负责人龚义涛,以200万的高年薪挖墙脚过档万达担任电商CEO。一派来势汹汹的阵仗,在电商的咄咄逼人面前,王健林选择“残忍”对待对手。
  1999年,马云在家中创立了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而如今,电商业的B2C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但在排名前十的B2C网站商家中,传统零售企业仅苏宁易购一家。天猫、淘宝处于领先地位,竞争激烈。
  王健林称,万达进入电商领域不想复制,而是研发新的电商模式。
  “万达这么多零售资源,不做线上太可惜。”借电子商务将旗下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电影院线和连锁百货五大主营业务同时打包上线,开设虚拟线上商业综合体,坚持传统零售业不会死的王健林想要打造一个线上与线下结合(O2O模式)的智能广场。
  就万达的业务板块来看,除了百货为实体产品的零售符合B2C的范畴外,商业地产和住宅的销售是无法全部通过网络来完成的,而其酒店、电影院线、旅游地产的业务,则更符合本地生活服务(O2O)的范畴。在O2O领域,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模式,万达也在摸索中寻求突破。
  质疑声,鄙夷声伴随着万达的电商之路,以电商整合IT系统、人才、物流、营销、售后服务等五大业务,难度可想而知。但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不是王健林的风格。不认同现在的电商模式,创造一个全新的“万达”模式,才说得过去。
  电商未来
  马云的终极梦想是七剑合璧、30家公司、三波IPO。在未来10年当中,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当中会孕育出1000万小企业、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面向10亿级消费者,而最终交易额会达到10万亿。
  马云在1995年创建中国黄页的时候同样自信。对于他来说,电子商务不是模式的创新,是生活方式的变革。“电子商务今天的一万亿只是刚刚开始。” 马云正在率领淘宝向着10万亿的目标进发。
  王健林进军电商,却依然坚守传统产业不死的信念,意在打造全新的电商模式。而马云则宣称“电商不是想摧毁谁,想取代谁,只想创造未来的生活。”暗示了电商会是未来赢家。一个是电子商务巨头,一个是传统商业大佬,自然都会说自己的产业更有前途,否则就泄气了。
  细浪网的微博投票显示,41.2%的人认为电商会赢,甚至用不了十年。27.5%的人认为电商在美国才占10%已经算极限了。还有31.3%的人投给了“公开赌博,先抓起来再说”。
  且不谈结果,回头再来看看这个命题:电商会否取代传统的店铺经营?王健林说,美国前十大电商都是零售渠道,而十年后绝大多数零售行业都会有电商渠道。十年后或许已经没有电商和传统零售行业的区别。
  尽管电商在很大程度上对实体产业造成了巨大威胁,但并不意味着电商会完全取代传统零售业。“还有洗澡、捏脚、修耳朵,电商再厉害,这些也取代不了。”市场经济中,电子商务与实体店铺各有优缺点。在看似磅礴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真正实现盈利的电商并不多。电子商务的开放性在方便消费者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之时,也丧失了用户对电商的忠诚性,而实体店铺则不会受此困扰。
  “两千多年历史证明,传统产业生命力是最强的。”这是王健林始终相信的一点。但他同样也知道未来传统产业需要电商,需要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未来会有更多的传统产业发展到线上。万达,在电子商务的战场中,各方面都与别家有所不同,有可能会塑造新的商业模式。
  争论电子商务和传统产业谁输谁赢好像并无意义,这也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代替之战。
  当王健林日前再次回应“一亿赌约”时,已改称“那只是个玩笑”。 但事实显然不会这么简单,两个人所代表的是看似迥然不同的两个领域,但电子商务和传统实业在博弈中相互共生共荣、彼此渗透的格局正是大势所趋。其背后,革的却是渠道的命。
其他文献
习酒的独立上市,相当于贵州茅台增加了一个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直接损害到贵州茅台投资者的利益。  “塑化剂门”的冲击下,A股上诸多白酒上市公司总市值都出现了大幅折损,而恰逢此时,习酒将于2013年2月闯关香港资本市场,注定将平添诸多变数和坎坷。这其中最令人担忧的还是,习酒公司跟贵州茅台的“同业竞争”。  上市途中争议不断  众所周知的是,过去几年中支持白酒行业迅猛扩张的主要因素是产品提价,而这一市场
外企如何在中国落地,并实现商业目标,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常谈常新的话题。在全球经济衰退的灰暗里,唯有中国带来了一抹暖色。常谈常新则在于,商场如战场,每日都有赢家诞生,败者死去,商场上各类鲜活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佐证各种商业模式和商业理论的合理。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Telma(泰乐玛)公司,早在1903年便获得第一个电涡流缓速器专利技术,到1936年生产出全球第一台汽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成为电涡流缓速器
凤凰光学的盈利能力在成功“翻身”之前,还将有一段漫长且艰难的旅程。  凤凰光学的苦日子或许才刚刚开始。  该公司公布的2012年半年报数据堪称“雷人”,在营业收入同比小幅增长的条件下,营业利润和毛利率均同比下降,看似不多,但是几乎占到去年同期的1/3水平,这也就不难想见该公司最终营业利润大幅下降的窘境绝非偶然。  从董事会报告来看,针对业绩下滑该公司给出的解释主要为:“欧债危机导致市场购买力下降、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CBA最高水平比赛攻防运用现状以及广东队失利因素,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2016-2017赛季CBA总决赛4场比赛两队的攻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
高校财务制度的作用通常都是在高校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而新高校财务制度的出台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具有非
2014年,中国能源领域大事不断。时值岁末,本刊对2014年能源领域发生的十大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梳理,并独家专访了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于鹏,以期从能源角度解读中国经济,展望行业发展趋势。  ·阶梯气价实施  2014年3月21日,由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立阶梯气价制度。该《意见》指出,在居民基本生活用气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居民用气,让阶
“IPO欺诈发行股票罪”的出炉,为试图在资本市场寻找成功“捷径”的人敲响了警钟。  欺诈发行,一个如同恶魔般的阴影成为2013开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国内首个IPO欺诈发行股票罪的出炉,“*ST大地欺诈发行案”已然成为了A股财务造假的经典案例,其为试图寻找成功“捷径”的人敲响了警钟。  欺诈上市的典型  本来蛇年春节,大家都离开了股市、欢度假期,市场进入了难得的平静期。但2月7日的一条消息却是一
在荣信股份发债行为的背后,存在着颇多耐人寻味的疑点。  2013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荣信股份获准发行面值为8亿元的公司债券。这对于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末总负债超过16亿元的荣信股份来说,财务影响不可小觑。若以目前上市公司发债过程中约8%的票面利率计算,此次大肆举债将给该公司带来6400万元/年的利息费用压力,这大致相当于该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的1/3。  通常而言,发行公司债券比银行
织面料辅料产区的128家意大利企业带来了为2014年春夏季推出的产品,充分展示意大利的产品品质和时尚。  一年前来北京首次参展的企业为95家,在同年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展会上,参展企业达124家,数量增长35%。  意大利Milano Unica专馆在注重形象的同时也同样重视服务,这些无论是在布展设计风格上还是在服务的类型上都有所体现。  Milano Unica的主席Silvio Albini先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