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作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环节,导入对于促使学生自然接受新的语文知识,愉悦地享受语文的乐趣,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导入环节,尽量设计高效的导入方式。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导入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设计合适的导入方式。以下谈谈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 设疑导入法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思维自疑而始,心存疑问,方可继续探求,进而获得新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意识地设计疑问,设置悬念,制造矛盾,使学生产生追根溯源的愿望,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讲《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可以设疑:“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办学之初的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一流大学呢?”以悬念引学生,可顺利将学生引入课文:“八十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巧妙设疑,可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接下来学生自然能围绕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情境导入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导入时,教师若能用情意盎然的导语创设某种具体生动的情境,往往能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学习的动机。如讲《采薇》时,可以富于感情的导入语导入:“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依依‘,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雨雪霏霏’。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我的家乡,你怎么那么遥远?我的亲人,你们现在怎么样?——这是一个出征在外,如今归来的战士走在回乡的路上。让我们走进《采薇》认识一下他吧。”以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使他们对即将讲解的课文内容产生心理共鸣,也能使教学内容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升华。
  除了富于感情的导入语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可感情境,如利用音乐、动画、图片等导入新课,这样既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又能营造课堂气氛,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
  三、 讨论导入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促使学生思考,大大活跃他们的思维,顺利引入新课。如讲《咬文嚼字》时,教师可提出讨论话题:“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请大家体会这三个人所说的话的不同意味。”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可见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这就是我们要‘咬文嚼字’的原因。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怎样‘咬文嚼字’。”简短的讨论和导语,便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入到课文上。
  四、 复习导入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导入新课,这样可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既巩固了旧有知识,又可以启发新知识的学习,可达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的效果。如讲《陈情表》时,可以学生已经学过的《出师表》引入:“诸葛亮的《出师表》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出师一表真名世’,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的确是传世之作。‘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用于臣子向皇帝陈情。《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这样的导入,由旧知引入新知,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很好的衔接新旧知识,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五、典故导入法
  典故寓言、诗词名言、成语对联等是语文世界中的珍珠,散发着美丽的光芒,教师利用其导入新课,往往能吸引学生注意,同时还能使学生得到相应的知识拓展,启发学生的思考。如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便可用俞文豹《吹剑录》中的典故导入:“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用故事中的“大江东去”引出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对苏词的风格留下一定印象。
  教无定法,课堂的导入方法也没有固定模式,除了以上所述,还有其他导入方式。总之,导入是整堂课的关键第一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则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精心设计导入方式,以争在课堂伊始扣住学生心弦。与此同时,导入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开创具有独创性的导入艺术,除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让导入点亮课堂,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为适应我区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电子白板为农村教师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白板以其优越的互动性、生成性取胜传统的多媒体,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白板的优势,激发数学课堂活力。  【关键词】白板;课堂;优化;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正文】  为加快推进我区现代化教育的进程,现代教育技术的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的水平,是是英语老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是我们一直探讨和实践的过称。  关键词:课堂模式;情境;兴趣;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  新课改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出前所末有的活力。但当我们自己冷静地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有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与关注,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
摘要:从初中数学的新课改理念来看,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从单一的接受型课堂转变为合作互动型的课堂教学。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若干条构建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若干条建议,希望这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合作学习,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
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及时将知识向信念方向转化。对此,我采用的具体做法:情境体验法、活动体验法、实践研究体验法与阅读体验法。使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在感悟中获得心灵的成长,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关键词:情感体验;活动体验;阅读体验  【中图分类号】G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MR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相关性。  方法:记录并分析114例VBD患者脑部影像资料。影像数据采集均在GE Discover7503.0TMR扫描仪完成。扫描序列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