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自身发展特点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在本校的发展、教育部门的要求等,从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满足职业岗位(群)标准要求方面探讨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环境工程技术;课程;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219-02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
  本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习,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现代环保行业优秀文化理念、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具备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防治技术知识,掌握环境监测、环保工程基本设计、环保设备运营与维护、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评估等能力,能在环保行业(企事业单位等)胜任环境监测与分析、环保工程施工与运营、环境咨询服务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有以下特点:设置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基础课程——全校范围的公共基础课程;根据确定的环保行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标准设置专业课程,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岗位拓展能力层层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为各环保行业就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具有环保行业职业岗位的共性;核心能力课程突出各职业岗位特点,形成专业特色;拓展能力课程把握环保行业发展趋势。
  二、理论课程的设置
  (一)以职业素质培养为目的的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有:基本技能课程、德育类课程、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大学体育、就业与择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以下职业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备环保行业的社会公益责任、以人为本、为客户服务、诚实守信、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二)满足职业岗位(群)标准要求的专业课程
  通过对环保企业事业单位的调研,确定环保行业职业岗位(群),根据环保行业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参照国家环保行业职业标准设置课程(见表1)。
  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包括:环境学导论、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统计学、环境微生物、环境工程CAD制图、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土建工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包括: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与法规。主要培养学生具体有以下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文化技能和素质应用能力;掌握必备的仪器使用与维护、环境工程CAD制图、环境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专业基础技能;掌握必备的环境监测与分析、环保工程施工与运营、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评估等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相近的技能。
  三、实践课程的设置
  1.实验。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中都开设了实验课程,课程开设的地点主要在校内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训室、大气环境监测实训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等,要求学生每人都必须能够独立完成课堂实验内容。
  2.野外调查。环境生态学、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污染控制工程等一些课程实践课的内容需要开展野外调查,野外调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3-4个人为一组,分组进行调查,每一组调查不同的内容,编写不同的调查报告,达到一定的要求并以实践课程的成绩记学分。
  3.参观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土建基础、环保设备、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等课程,有些课程内容较形象,如:污水处理厂内容的讲解等,通过参观、实习实践课,安排学生参观污染处理厂、企业的污染处理站和废气控制工程、垃圾中转站、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
  4.课程设计。环境工程制图及CAD、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与审核、环境监测、环保设备、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污染控制工程等,设置了课程设计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要求模拟设计完成实践课内容,并达到一定的标准。
  5.顶岗实习。环境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是专业综合实践的内容,是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应用,是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基础资料的来源之一,通过顶岗实习可检验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主要有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环保公司、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安全职能管理部门等,通过学校和单位共同管理学生。本校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为五个月,在学生实践课程的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来分析、解决本专业的某一专题。学生一般在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实习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搜集不同的资料,来选择毕业设计作品内容。学生必须在专业教师和企事业单位老师共同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具备的实践技能以及顶岗实习所得,独立完成个人毕业设计作品。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必须达到本校本专业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标准的要求。
  四、思考与探讨
  通过近两年进行的专业市场调研,环境监测所需人才较多,就我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约50%的毕业生进入了环境监测机构。主要原因是,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深入,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逐渐扩大,随之所需要的人才日益增加。现在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参差不齐,但随着监测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相对应的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更加强化,针对市场调研结果修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第一,就环境监测机构来说采样和化验分析两个岗位是分开的,且采样的要求更高,待遇也更好,需要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采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第二,目前国家对土壤環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根据我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现有资源,未专门针对土壤污染开设相关的课程,应考虑加大土壤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比例。另外,通过专业市场调研发现对将来从事环境工程施工和运营维护岗位工作的毕业生,还需增加关于电工基础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陈井影,王学刚,高柏,等.“核地学”、“赣鄱”特色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治金教育,2017,(1).
  [2]冯宗友.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调查及思考[J].科技传播,2016,10(上).
其他文献
摘要:《食品添加剂的“功过是非”》是苏州大学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課程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本文介绍了一位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和学习后的所获、所感、所思和所悟。  关键词:通识;食品添加剂;通用能力;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086-03  当今社会,温饱已不成问题,食品安全才是老百姓的关切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数据平台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工具,分析了某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学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措施。  关键词:双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00
摘要:“植物分子生物学”是培养我国林业科研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河南农业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课程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内容设置不科学、教学资源不足、实验教学交流渠道狭窄等问题,影响了林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拓宽交流平台和撰写实验教学指导书等方面对“植物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性探讨。从教学改革的反馈结果看,新的实验教学模
摘要:育人是高校永恒的话题。本文尝试以读书活动为突破口,将读书活动与育人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各类读书育人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校;读书育人;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161-02  育人是高校永恒的话题。大学给予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灵魂的铸造、习惯的培养、精神境界的提升、视野的拓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MOOCs及SPOC课程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海量资源,教育技术的进步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需研究如何将其融合进来,并探索契合实践的教学模式。本研究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的背景,构建出基于MOOCs及SPOC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提出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平台功能开发等方面推进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MOOC
摘要:研究新升本科院校在公共数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新乡学院公共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课程模块设置、建模案例教学和考试模式改革等方面论述了新乡学院公共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对新升本科院校的公共数学课程教学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课程模块;案例教学;考试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8-015
摘要:案例式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效果,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认知过程,文章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教学为例,从认知规律的角度分析了知识传授、构建以及传承三个教学环节中,案例的组织以及实施策略,有利于提高案例式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认知规律;案例式教学;案例组织;案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203-
摘要:为了提升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实验课的质量,在《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实验》中进行改革探索,设计了“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异育银鲫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综合性大实验”的案例,巩固了学生对“科赫法则”的理解和运用。该实验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实验;科赫法则;综合性实验;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现状和当前面对就业压力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了满足当今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需求,研究生培养的主导模式面临着从学术型向应用型硕士转变的急迫任务,而如何平稳实现转型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考验。本文提出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探究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期望提升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实现实践
摘要:遗传学是我校生物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同济大学2014级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专业61名学生的遗传学课堂调查问卷分析,探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对策。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着手,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以期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方法;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