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服用口服营养补充剂的效果

来源 :医学研究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及不良预后关系密切,营养补充意义重大.口服营养补充剂是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癌症患者进行营养补充的首选途径.对于治疗期间的癌症患者来说,口服营养补充剂能够帮助其维持体质量、 改善营养状况、 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提高治疗耐受性、 降低短期再入院率及提高短期生存率.且营养干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但营养补充在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方面的效果存在争议,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主要对癌症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剂的效果进行综述,以提高医院、 患者及家属对口服营养补充剂的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大面积烧伤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后患者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78例大面积烧伤行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患者,根据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患者均采用PCIA,观察组术后予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术后仅单用舒芬太尼镇痛.记录2组48 h内PCIA追加次数;比较2组术后1、6、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24、48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鼻咽喷雾治疗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儿科门诊诊断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 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100 U+生理盐水2 mL喷洒鼻咽部,3次/天,连续治疗3~5 d.2组均予以止咳、 化痰、 退热、 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3~5d后进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 实验组退热时间(t=5.707,P=0.000)、 全身症状体征缓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为研究组(血糖控制效果不好,n=57)和对照组(血糖控制效果良好,n=63),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围生期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阴道分娩率(36.8%)较对照组(68.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0,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以及羊水过多的发
目的 了解儿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住培医师)遗传代谢性疾病教学情况,旨在为儿科规范化培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问卷星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06名规培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现儿科规培教学中遗传代谢性疾病教学现况、 存在问题及后期所需的改进措施、 考核方式等.结果 86.79%住培医师认为遗传代谢病新筛意义重大,但仅0.94%表示熟悉流程.44.34%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开始接触该类疾病,94.34%住培医师在规培期间遇到10种及以下该类疾病.95.28%住培医师认为需要系统学习该类疾病,5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4例,2组患者均行机械取栓,观察组同时应用替罗非班;比较2组患者术前、 术后36 h、 出院前的氧化应激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血管再通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3
目的 分析不用牵引床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20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62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直接前入路(DAA)组(n=45)和后外侧保留梨状肌入路(Mis-PLA)组(n=1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DAA组术中出血量(472.98±42.63)mL,与Mis-PL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2,P>0.05).DAA组手术时间(113.85±15.64
目的 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刃针配合整脊手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10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住院号随机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整脊手法加刃针配合治疗和使用中医推拿按摩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二组为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P<0.05).一组和二组治疗后选词阳性项目数、PRI感觉评分、PRI情绪评分、PRI总分、VAS评分、PPI评分对比,一组分别是(4.76±0.98)个、(
目的 探究CRP、PCT、WBC、NLR、PLR等血液炎性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18例NSCLC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8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CRP、PCT、NLR、PLR和LMR等血液炎性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PCT水平为(3.63±0.35)μg/L,高于对照组的(0.52±0.05)μg/L;观察组CRP水平为(22.95±5.34)mg/L,高于对照组的(5.18±3.62)mg/L;
目的 研究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颈动脉有无粥样硬化分组,即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水平.结果 针对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受累关节数、有无肾结石、有无痛风石的一般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者年龄、病程的一般资料,动脉粥样硬化组分别为(55.68±
目的 研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康复(Kegel)治疗价值.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Kegel训练)、研究组(对照组基础+生物反馈电刺激)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前比较两组性生活质量、肌纤维肌电压及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性唤起(5.42±0.53)分、阴道湿润(5.36±0.47)分、性高潮(5.62±0.27)分及性满意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