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对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双赢模式研究①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现如今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比如不仅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教育,同时还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等,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创新型实用人才。这样学生自身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会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可说校企合作就是一种高效的双赢模式。基于此,就需要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社会、政府都应该提高对校企合作的重视。本文就校企合作对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双赢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创新型实用人才 校企合作 双赢模式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4(b)-184-02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高职教育与一般的专科本科教育不同,高职教育更注重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以理论为辅,说白了高职教育就是学生的岗前培训教育。相比一般的专科生、本科生而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社会就业方面要更加具有机遇和前景。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而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就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都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教育,但就教育实际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算十分理想,并没有达到校企的深度合作以及形成长效机制。在此背景下,研究校企合作对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双赢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双赢模式所强调的双方利益的兼顾,只有采用双赢模式,才能促进双方团结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创造价值。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就是一种双赢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促进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同时也可以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1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通过共同合作的形式来促进学校和企业更好地达成自身的目标,并促进双方得到更好的发展。当前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无论是企业还是教育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是学校和企业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更是一条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注重能力培养的双赢模式。同时校企合作也是当前社会所需、市场所需、企业所需、学校所需的一种全新理念,其为教育行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片春天。
  校企合作是一种共赢的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企业可以获得更专业的人才储备,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推动。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对于学校、企业、人才、社会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就学校方面来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高职院校曾经面临着招生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这对于学校以及学生的发展而言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就有效解决了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同时还更好地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就企业方面来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所以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招工困难、职工专业能力较低的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加专业的人才储备,进而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就学生方面而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难以适应日后就业发展。而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得学生提前在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同时校企合作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的就业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2 校企合作下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双赢模式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其中强调高等教育要实行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就高职院校而言,其与一般专科本科教育不同,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得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所以说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而校企合作就是促进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以下就是对校企合作下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双赢模式展开的深入研究,主要分为“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部分。
  2.1 走出去
  想要完全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才能得到提高。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实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就需要引领学生“走出去”,而校企合作就是高职院校“走出去”一条有效途径。
  企业需要人才,学校培养人才,由此可见学校和企业本来就是人才的供需关系,那么校企合作也就是一种共赢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得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够走进企业实地中,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实践锻炼。作为企业、学校、学生都应该积极“走出去”,企业应该走出去与学校合作、学校应该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学生应该积极走出去锻炼自己。想要实现走出去这一步,就必须做好校企合作的规划,比如在合作之前应该明确合作目标,寻求到双方合作的共同利益结合点,并制定清晰完善的合作方案与合作合同[1]。同时企业和学校双方还需要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学校应该把企业看作是推动自己发展的助推器,而企业也应该把学校看作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环节。只有双方认识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和作用性,才会更加重视彼此的合作,进而更好地提高合作效果。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校企合作效率,还可以实行一对多、多对多的合作模式,即高校可以与多个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也可以与多家学校进行合作。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走出去,同时也可以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人才储备。   2.2 引进来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师资队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也是高职院校“引进来”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引进专业的教师队伍,对教师的学历、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等都应该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教师队伍能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而才可以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2]。除了需要引进专业的教师,高职院校还需要引进一些企业中的生产技术骨干到学校中进行任教,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技术能力,进而使得学生日后更加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另外在教材上还需要引进一些实际的理论知识,比如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具有实际性、实践性的教材。
  另外,企业也应该重视“引进来”这一步,人才是企业最珍贵的财富,没有人才,企业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就目前人才市场来看,创新型实用人才十分匮乏,为了更高地提高企业人才储备,就必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高职院校实现人才的引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实习生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但是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此企业就应该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战培训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术。当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那么学生就成为了企业中优秀的人才储备。校企合作中引进来是尤为重要的环节,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需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进而为校企的共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 双赢模式的发展建议
  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才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面向市场、共同发展原则。首先,学校应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进行调整和创新,使得高职院校专业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应该积极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比如可以创建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多方参与的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以此来促进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应该切实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调整教学模式,比如学校应该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次,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当中,促进校企合作得到深度的融合。比如企业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践训练场地,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学校学生就业难、实践难的问题。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作用和价值,并提高对校企合作的高度重视。在校企合作双赢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应该成为企业人才引进的坚强后盾,而企业也应该成为学校人才输出的有力保障。另外,在校企合作共赢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也十分重要。为了促进校企合作得到更加稳定有效的发展,政府就应该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并引导、扶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府应该在政策和制度上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进而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使得校企合作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双赢模式就显得尤为关键。双赢是高职院校和企业融合的动力之源,只有寻找到了校企双方合作的共同利益结合点,才能够促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广度发展,进而促进实现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双赢模式不仅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作华.基于“双赢”原则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5,13(8).
  [2] 赵春霞,何景连,孙晓娟,等.校企合作双赢模式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3(2).
  ①基金项目:省规划备案课题(GJC1316180);佳木斯大学项目(2016JW1025)。
  作者简介:刘笑延(1996-),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丁玲(1975-),女,黑龙江省安达市人,管理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循環经济、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
其他文献
截至2014年初,天门狐仙公演四年有余,接待海内外游客220多万人次。来张家界旅游的人中,有30%是冲着《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这台演艺节目而来。《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
提出了基于免疫聚类算法的基因表达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基因表达数据矩阵的特点,设计了改进的Consine系数来度量基因相似度;借鉴生物免疫学的有关免疫理论,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分
一、传媒行业的从业人员总量及历史发展由十缺少官方权威的统计数据,我国传媒行业目前的从业人员总量情况仍然缺少一个准确的数据。
由于保护地生产经济效益高,各地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带动当地经济,但是,由于多年连续种植,大棚土壤内的病菌,线虫等传害虫常年积累,成为当前保护地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
在对现有各种聚类有效性函数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聚类有效性函数,通过引入模拟退火机制,以获得最佳聚类结果.与其他经典的聚类有效性函数相比,改进后的聚
一、品种选择绒山羊品种特点决定其生产性能和饲养经济效益.绒山羊的类型较多,产地各异,生产性能差异也很大.目前,以辽宁绒山羊为最佳,主产地在辽东宽甸县、凤城市及辽南的盖
近几年,一些农户利用温室发展野生苣荬菜栽培,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弥补了淡季蔬菜市场.栽培苣荬菜省时省力,产量高(一般每667平方米温室可产菜芽1000~1200公斤),而
当前,大型企业集团越来越多,而在集团中,财务公司的设置也更是屡见不鲜。本文分析集团发展过程中资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绿色食品生产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非化学药剂处理种子、加强栽培管理、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防治病虫草害;还应尽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