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特语言哲学思想视野下的汉语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onego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学术期刊要走向世界,要么通过英语这个世界通用语,要么依靠汉语本身。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表示其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印欧语系的语言基本都采用显性语法标志,即通过屈折形变,在单词上黏附语素表示各种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但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难以采用屈折形变方式去表示语法意义。汉语更多的是依赖听话人通过积极的思维和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推测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语法关系。汉语显性语法形式的缺失或不完善往往会消耗听话者解读时更多的认知努力。中国人因其文化和汉语语境可以弥补汉语显性标记的不足,但对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却是很大的挑战。在提倡汉语学术和文化走出去且国际读者群日益壮大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开始研究汉语书面语篇的显性标志,完善汉语的书面语法,让汉语期刊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2009年3月新医改方案出台,6年来的成就很大,医疗保障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覆盖全民的福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自负盈亏变成“吃皇粮、办官差”,初步恢复公益性。尽管这些成就还是初步的,但是从大历史的视角来看,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老百姓对医改的成就感受还不深,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医改在基层的成就。一言以蔽之,当前医改存在的问题是,“该花的钱花了不少,但是花钱的方式不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