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2020年初的荆楚大地正处在对抗疫情的第一线,这里,一所所医院筑成堡垒,一个个普通人化身为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正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他们正用心中的爱温暖彼此、点亮希望。
“等我出院了,一起看樱花!”
“今天,又是一个阴雨天。不过,心情好了很多。”2月14日,在武汉市江汉区的方舱医院里,白梦(化名)又在手机上写起了日记。
“今天早饭吃了吗?要多吃一点,才有抵抗力。”正写着,男朋友发来一条微信。白梦今年27岁,和男友相识相爱已经两年多。去年这个时候,两人正在黑龙江的雪乡旅游。而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白梦2月10日就住进了方舱医院。
刚进来时,她有些焦虑。没想到,男朋友一会儿一句手机问候,变着花样地开导她。“说真的,我以前生病的时候,可没见他对我这么好过。”
“我吃过了,你就放心吧!等我出院了,一起看樱花!”白梦回复。过了一会儿觉得还不够,她又发了一枝“玫瑰”的表情过去。
“纪念日一定补给你”
2月14日凌晨2点,中建三局在火神山医院的维保水电工刘涛走出病房。为了确保医院正常运转,他已经在病房污染区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走出病房的刘涛并没有回宿舍休息,而是开车一个多小时,回到位于武汉黄陂区的家门前。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孩子早已睡下,他给妻儿带了一袋口罩和一封信。为避免传染的风险,他悄悄把东西放进门口的信箱后,咬咬牙扭头离开了。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今天是我们结婚两周年的纪念日,我可以看著你甜美的微笑,可以抱着肉嘟嘟的儿子。但国家需要我,抗击疫情需要我,我不能当逃兵,谢谢你支持我的决定,待任务结束,这个纪念日一定补给你。”刘涛写道。
从大年三十主动请战奔赴建设工地,到2月2日志愿加入维保组,他已经连续奋战了10个日夜。对着自家门口的“福”字,刘涛暗暗许愿: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全家平安健康。
“这些爱心菜,来得不容易”
2月13日下午4点,满载新鲜蔬菜的3辆卡车从湖北省天门市开进武汉市,匆匆驶向东湖高新区左岭街以及火神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抗疫一线。“这是天门农民昨天从田里现摘的,自发捐给我们,这些爱心菜,来得不容易!”接运蔬菜时,左岭街干部告诉等候的居民,让大家感动不已。
2月11日,天门市蒋场镇的乡亲想捐蔬菜到武汉,但他们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找毛春华试试!”有人想到,当地有个在武汉创业的青年毛春华。一听这事,毛春华二话没说,立即行动!他通过武汉大学多位校友联系上了东湖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月12日,指挥部紧急调度了三辆货车前去天门“接菜”。
单程就有270公里,为了不耽误时间,张志军师傅他们凌晨3点就起床,连夜出发,下午4点就把爱心菜运回武汉。天黑之前,社区完成了蔬菜的分发。
“我们辛苦点,居民就能少跑点”
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区书记彭婧说,自2月9日实行封闭管理后,给社区老人买药就成了她每天上班的头等大事。
社区里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21人,其中一些还是空巢、独居、残疾老人。“不少老年人有慢性病,他们的药每天不能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彭婧要求网格员将他们的电话号码告知每一户居民,“只要居民打电话需要药,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跑多少药店,我们都要去买。”
前几天,一名80岁的老人开了1000多元钱的药单子,既有治疗心脏病的,也有治疗糖尿病的。“跑了辖区内的三家药店都没有买到胰岛素,后来在徐东大街一家药店才找到。”当天,彭婧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才将老人的药配齐。至今,她已经给社区的老人送了200多次药。“我们辛苦点,居民就能少跑点。”彭婧说。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官网)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正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他们正用心中的爱温暖彼此、点亮希望。
“等我出院了,一起看樱花!”
“今天,又是一个阴雨天。不过,心情好了很多。”2月14日,在武汉市江汉区的方舱医院里,白梦(化名)又在手机上写起了日记。
“今天早饭吃了吗?要多吃一点,才有抵抗力。”正写着,男朋友发来一条微信。白梦今年27岁,和男友相识相爱已经两年多。去年这个时候,两人正在黑龙江的雪乡旅游。而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白梦2月10日就住进了方舱医院。
刚进来时,她有些焦虑。没想到,男朋友一会儿一句手机问候,变着花样地开导她。“说真的,我以前生病的时候,可没见他对我这么好过。”
“我吃过了,你就放心吧!等我出院了,一起看樱花!”白梦回复。过了一会儿觉得还不够,她又发了一枝“玫瑰”的表情过去。
“纪念日一定补给你”
2月14日凌晨2点,中建三局在火神山医院的维保水电工刘涛走出病房。为了确保医院正常运转,他已经在病房污染区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走出病房的刘涛并没有回宿舍休息,而是开车一个多小时,回到位于武汉黄陂区的家门前。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孩子早已睡下,他给妻儿带了一袋口罩和一封信。为避免传染的风险,他悄悄把东西放进门口的信箱后,咬咬牙扭头离开了。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今天是我们结婚两周年的纪念日,我可以看著你甜美的微笑,可以抱着肉嘟嘟的儿子。但国家需要我,抗击疫情需要我,我不能当逃兵,谢谢你支持我的决定,待任务结束,这个纪念日一定补给你。”刘涛写道。
从大年三十主动请战奔赴建设工地,到2月2日志愿加入维保组,他已经连续奋战了10个日夜。对着自家门口的“福”字,刘涛暗暗许愿: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全家平安健康。
“这些爱心菜,来得不容易”
2月13日下午4点,满载新鲜蔬菜的3辆卡车从湖北省天门市开进武汉市,匆匆驶向东湖高新区左岭街以及火神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抗疫一线。“这是天门农民昨天从田里现摘的,自发捐给我们,这些爱心菜,来得不容易!”接运蔬菜时,左岭街干部告诉等候的居民,让大家感动不已。
2月11日,天门市蒋场镇的乡亲想捐蔬菜到武汉,但他们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找毛春华试试!”有人想到,当地有个在武汉创业的青年毛春华。一听这事,毛春华二话没说,立即行动!他通过武汉大学多位校友联系上了东湖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月12日,指挥部紧急调度了三辆货车前去天门“接菜”。
单程就有270公里,为了不耽误时间,张志军师傅他们凌晨3点就起床,连夜出发,下午4点就把爱心菜运回武汉。天黑之前,社区完成了蔬菜的分发。
“我们辛苦点,居民就能少跑点”
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区书记彭婧说,自2月9日实行封闭管理后,给社区老人买药就成了她每天上班的头等大事。
社区里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21人,其中一些还是空巢、独居、残疾老人。“不少老年人有慢性病,他们的药每天不能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彭婧要求网格员将他们的电话号码告知每一户居民,“只要居民打电话需要药,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跑多少药店,我们都要去买。”
前几天,一名80岁的老人开了1000多元钱的药单子,既有治疗心脏病的,也有治疗糖尿病的。“跑了辖区内的三家药店都没有买到胰岛素,后来在徐东大街一家药店才找到。”当天,彭婧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才将老人的药配齐。至今,她已经给社区的老人送了200多次药。“我们辛苦点,居民就能少跑点。”彭婧说。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