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内容,这说明了我国针对基础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所开展的改革工作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因此,如何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提升,就成了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文章首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然后又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为出发点,展开了系统、深入的探讨,供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所指代的并不是某种特殊技能,而是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文明素养,可以说,核心素养是保证个体能够融入社会,并且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素养。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就是,如何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提升的目标。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其加以探讨。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
(一)思维能力
其一,在阅读或是表达的过程中主动展开思考;其二,具备应用联想或想象的方式,达成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初步认知这一目标的能力;其三,具备对文学形象进行准确认识的能力,并产生相应的评判意识。
(二)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 语言理解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语言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能够读懂文章内容,并对文章在表达方面具有的特点加以了解;其二,对优美的语言材料进行积累,产生一定的语感。
2. 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生应当具备根据不同语境的特点,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科学、准确的表达的能力,并且做到文从字顺、交流无障碍。
(三)初步的审美能力
一方面,小学生应当具备对语言之美和汉字之美进行准确感知的能力,热爱祖国文化;另一方面,对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加以明确,并对相应的审美体验加以感受。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具有的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以中年级说明文《太阳》为例,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太阳具有的特点加以了解,并对课文中所应用的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進行体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教师可以选择以与“太阳”相关的诗歌或散文作为切入点,以不同文体对“太阳”的描写导入新课,引入正文,初步帮助学生构建文体意识,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文体表达方法的不同,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就对《太阳》一课的文体具有准确认知。
另外,教师还应当明确,作为一篇三年级的课文,在针对《太阳》一课展开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关注的侧重点应当放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方面。作为典型的说明文,虽然与记叙文相比在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通过朗读可以使其焕发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对不同说明方法具有的特点进行感受。例如,在对“太阳特点”的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相关语句进行寻找,再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具有更深层次的品味与体会,由此引出文章所应用的说明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以上两点的教学优化,在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被大力推行的当今社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作为首要目标。在对《太阳》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地位,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来,在保证学生对生字字音具有准确的掌握之后,再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例如:通过对文章的朗读与学习,同学们了解到的与太阳有关的知识有哪些?并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归纳与整合,让学生了解作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太阳》一课主要对太阳具有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保证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再辅以必要的点拨与引导,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将朗读与表达环节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读说结合的方式,也是保证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的途径之一。在经过对课文的初读和再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通过朗读掌握的内容进行表达,然后再在黑板上将学生口述的内容提炼成为相应的书面用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对课文的结构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实现了对语言文字的提高与升华。
3. 开展高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
作为开展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语言文字训练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具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训练点进行科学选择的能力。在学生完成对《太阳》的朗读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方式,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在将学生表达的内容在黑板上进行汇总之后,教师便应当引导学生对板书进行观察,从中找出文章结构与内容方面的规律。另外,对初次接触说明文的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在学习《太阳》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太阳的特点进行概括上,再由此而延伸至对课文其他方面内容的讲解,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说明方法的应用。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在科技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大部分学校都已经配备了完整的多媒体设备用于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化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仍旧以《太阳》一课为例,由于小学生受自身年龄因素的制约,在对说明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教师没有针对这一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那么,想要对学生核心素养加以提升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在对《太阳》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后羿射日、水向雨的转化过程、风的形成等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内容的视频资料进行收集,再在课堂上通过相关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展示,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对与“太阳”相关的科学知识具有更加生动、具体的了解,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课后评价进行优化
“提升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使其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向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延伸,使学生能够接触并阅读到更多的美文。以《和时间赛跑》为例,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阅读《和时间赛跑》所产生的感悟必然会有所不同,学生对“时间”的理解也是由此而逐渐完善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后评价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需要将关注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通过朗读美文所产生的感悟上,这样做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加以提升,还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在朗读美文过程中产生的体会进行准确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质疑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针对“优化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素养”展开了探讨,首先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其次是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课后评价的优化为切入点,结合小学生具有的共性特征,提出了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成为主要教育背景的当今社会,教师需要明确核心素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性,以此为导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为语文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夏兴勇.优化小学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4).
[2]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 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5).
[3]王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所指代的并不是某种特殊技能,而是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文明素养,可以说,核心素养是保证个体能够融入社会,并且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素养。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就是,如何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提升的目标。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其加以探讨。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
(一)思维能力
其一,在阅读或是表达的过程中主动展开思考;其二,具备应用联想或想象的方式,达成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初步认知这一目标的能力;其三,具备对文学形象进行准确认识的能力,并产生相应的评判意识。
(二)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 语言理解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语言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能够读懂文章内容,并对文章在表达方面具有的特点加以了解;其二,对优美的语言材料进行积累,产生一定的语感。
2. 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生应当具备根据不同语境的特点,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科学、准确的表达的能力,并且做到文从字顺、交流无障碍。
(三)初步的审美能力
一方面,小学生应当具备对语言之美和汉字之美进行准确感知的能力,热爱祖国文化;另一方面,对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加以明确,并对相应的审美体验加以感受。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具有的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以中年级说明文《太阳》为例,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太阳具有的特点加以了解,并对课文中所应用的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進行体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教师可以选择以与“太阳”相关的诗歌或散文作为切入点,以不同文体对“太阳”的描写导入新课,引入正文,初步帮助学生构建文体意识,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文体表达方法的不同,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就对《太阳》一课的文体具有准确认知。
另外,教师还应当明确,作为一篇三年级的课文,在针对《太阳》一课展开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关注的侧重点应当放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方面。作为典型的说明文,虽然与记叙文相比在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通过朗读可以使其焕发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对不同说明方法具有的特点进行感受。例如,在对“太阳特点”的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相关语句进行寻找,再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具有更深层次的品味与体会,由此引出文章所应用的说明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以上两点的教学优化,在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被大力推行的当今社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作为首要目标。在对《太阳》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地位,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来,在保证学生对生字字音具有准确的掌握之后,再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例如:通过对文章的朗读与学习,同学们了解到的与太阳有关的知识有哪些?并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归纳与整合,让学生了解作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太阳》一课主要对太阳具有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保证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再辅以必要的点拨与引导,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将朗读与表达环节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读说结合的方式,也是保证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的途径之一。在经过对课文的初读和再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通过朗读掌握的内容进行表达,然后再在黑板上将学生口述的内容提炼成为相应的书面用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对课文的结构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实现了对语言文字的提高与升华。
3. 开展高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
作为开展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语言文字训练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具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训练点进行科学选择的能力。在学生完成对《太阳》的朗读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方式,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在将学生表达的内容在黑板上进行汇总之后,教师便应当引导学生对板书进行观察,从中找出文章结构与内容方面的规律。另外,对初次接触说明文的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在学习《太阳》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太阳的特点进行概括上,再由此而延伸至对课文其他方面内容的讲解,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说明方法的应用。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在科技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大部分学校都已经配备了完整的多媒体设备用于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化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仍旧以《太阳》一课为例,由于小学生受自身年龄因素的制约,在对说明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教师没有针对这一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那么,想要对学生核心素养加以提升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在对《太阳》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后羿射日、水向雨的转化过程、风的形成等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内容的视频资料进行收集,再在课堂上通过相关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展示,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对与“太阳”相关的科学知识具有更加生动、具体的了解,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课后评价进行优化
“提升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使其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向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延伸,使学生能够接触并阅读到更多的美文。以《和时间赛跑》为例,不同年级的学生通过阅读《和时间赛跑》所产生的感悟必然会有所不同,学生对“时间”的理解也是由此而逐渐完善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后评价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需要将关注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通过朗读美文所产生的感悟上,这样做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加以提升,还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在朗读美文过程中产生的体会进行准确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质疑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针对“优化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素养”展开了探讨,首先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其次是以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课后评价的优化为切入点,结合小学生具有的共性特征,提出了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成为主要教育背景的当今社会,教师需要明确核心素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性,以此为导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为语文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夏兴勇.优化小学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4).
[2]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 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5).
[3]王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