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种措施利用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米在我国的众多的粮食作物中,位于首位。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方面的保障和促进国民整体可持续有效地进一步发展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为研究样本,从该地的玉米田的农田林网建设、玉米产区农田的灌溉以及农艺措施等方面对玉米的增产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玉米增产;农田林网建设;农田灌溉;农艺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034
  1 研究现状
  昔阳县地处山西省晋中市东部,海拔550~1833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有效积温2300~390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550mm,年平均蒸发量16000~20000mm,全年无霜期120~160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9.5h,光热资源丰富,玉米种植覆盖昔阳县90%以上耕地。
  2 建立完善农林田网建设
  农田林网可以使玉米田的气候条件,并且可有效地提高玉米田光、热、水这些气候资源的有效利用,经研究测算,林网使风速降低了15%~28%,减少农田水分蒸发20.3%,提高相对湿度1.4%,冬季提高网内温度0.1~0.4℃,夏季降低网内温度1~3℃,为粮食作物生长营造较好的局部生态环境,促进粮食作物的生产发育和产量提高。
  2.1 玉米田农田林网的区位划分
  为了便于分析与研究,将农林网中的玉米田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玉米田区域的划分根据农田林网的走向、高度、林带结构为标准。玉米田的平均防风效能水平较好,这样一来,既减轻了玉米的机械性伤害,又有利于二氧化碳在玉米田内进行集积,而且昼夜的温差相对比较大,为玉米田在营养方面的积累大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玉米的质量,并且有利于玉米幼苗的萌发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有利的条件是,在玉米进入到拔节期时,玉米与树林的树叶可以进行蒸腾作用,这又大大的提高了玉米田的湿度,不仅增强了农田的抗旱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玉米的的生长。
  2.2 玉米田的农田林网于农艺技术配合
  农林网络系统均源于林农结构的相互影响。在农田林网系统中,可以进行农田挖沟,及水浇措施,提高产量。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玉米田的农田林网系统是对玉米的产量提高的重要的保护屏障,玉米产区搞好绿化,并进行农业生态的打造,是发展绿色、高产、高质的玉米的必经之路。
  3 玉米田灌溉建设
  3.1 发展玉米田灌溉的重要性
  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之大,按照玉米每生产1kg的需水量为98kg,水参与玉米的光合作用,促进玉米生长;水分是保持玉米各个部位不干枯的重要武器,同时,水分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保持玉米田的温度恒定。实践证明,在当地天气干旱的自然条件下,进行合理的灌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的产量。
  3.2 玉米田灌溉的时期把控
  玉米的需水量很大,从种子的萌芽期,到出苗,到拔穗,再到玉米的成熟期,都要注意不同的灌溉。
  3.2.1 玉米的播种期
  玉米种子刚刚播种到土里的时候,需要的水分是种子本身重量的65%,这样才能达到发芽的要求,也就要求种子周围的土壤水分大概在67%~73%水平。
  3.2.2 玉米出苗期
  玉米在出苗到拔节的时间段,玉米田的温度是较低的,所以,需水量也不是很大,因此大概保持在45%左右的水分即可。
  3.2.3 玉米的拔節期
  玉米在进入拔节期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内,玉米田对水分的要求非常高,这个时候玉米水分的需求量高达90%。田间土壤水分要在85%~95%。
  3.2.4 玉米的吐穗及结果期
  玉米的抽穗开花期其实只占玉米全部生育期的10%左右,但是需水量却占总耗水量的50%以上。所以,这个阶段的土壤水分应保持在80%左右。这个时期土壤水分状况很重要,这是促进玉米增产的关键。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遇到天气干旱,土壤墒情差,就会缩短玉米的花粉的寿,容易造成玉米严重减产。
  4 玉米田间管理
  4.1 玉米秸秆还田
  实施秸秆还田可以补充、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侵蚀,疏松耕作层,增加耕作层透水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还可减少因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
  4.2 增施精制有机肥
  精制有机肥多数是禽粪经高温物理处理和按照作物生长需要科学配方精制加工、浓缩而成,其有机制含量高达30%以上,氮磷钾含量大于4%以上,是普通禽粪的3~5倍。其养分含量齐全,分解快,更易被作物快速吸收利用,是快速改良、培肥土壤的优质有机肥料,同时它还有用量少、便于运输、施用方便的特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玉米增产还需要依靠科学,从林网建设、肥料的使用上都要以科学为准。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的保护,打造一个完善的玉米田生态网。
  参考文献
  [1]庞国新,石颖,阚玉文,等.玉米苗期割苗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6(20):45.
其他文献
1 引言  "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索化"是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两大重要特征[1],但由于数学本身的严谨性和抽象性容易导致灌输式教学.……
期刊
教学离不开考试,考试后的试卷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总结成功的做法,还要帮助他们解答错题的原因.可试卷评讲课该怎样上才更有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会
土壤肥力作为判断农田肥沃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为各种作物生长所提供的各种必要养分的能力,其高低直接决定着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将对土壤肥力下降的一些相关原因进行
纵观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的数学客观题,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往往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它们并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将数学知识、方法和原理融于一体.突出
期刊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应该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