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秋”字,两种情愫——《故都的秋》和《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往往是作者情感的出发点,蕴含着思想主旨等重要信息,把握了标题的含义,就如同搭起了一座思维的桥梁,不仅能使教师有效切入教学,更能让学生迅速找到解读文本的钥匙。秋天是一个暗含生命成熟与凋零的季节,古往今来,其独有的魅力总是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故都的秋》和《秋天的怀念》两篇散文都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同样写北京,同样是秋天,前者抒情,后者叙事,郁达夫和史铁生向读者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愫。
其他文献
广西富丰集团始创于1992年,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始终以"富丰事业—丰富人民生活的事业"为使命,秉承"能拼善创,追求卓越"的精神,历经近30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发展。先后荣获中国农经标杆企业、广西企业100强、广西农产品加工100强企业、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广西"百企入桂"优秀企业、全国民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0年经营收入20亿元。
期刊
群文阅读体现广度亦需深度,有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然而,群文阅读背景下,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极易浮于表面。如何让群文阅读走向深入,还原比较是让阅读趋于深刻的可行方法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还原艺术曲笔,比对生活真实;还原差异版本,比照创作初衷;还原时代背景,比量创作心路。这样的尝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维水平。要发挥群文阅读教学1+1>2的效果,首先必须明确
期刊
霍邱县直中心幼儿园始建于1986年,是一所直属县教育局管理的安徽省六安市示范幼儿园、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园、安徽省家教名校。2017年,霍邱县直幼儿园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形成了“一园五区”集团化发展新格局。集团秉承“生活化教育、游戏化教学、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协同发展,努力创办理念先进、教学优化、管理精细的现代化校园。
期刊
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升华学生语文阅读情感的主要渠道。一、行文视角阅读散文,提升逻辑阅读能力散文具有形散而神聚的特征,内在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很多学生在阅读散文时只是浅显的了解作者所介绍事物,并没有深刻理解文章所表达内容。究其原因,在于其深度阅读能力不足,缺乏逻辑思考意识。行文视角的阅读教学指的是按照作者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对文章进
期刊
郁达夫《故都的秋》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列入高中教材多年,成为现代散文进入教材的双璧。在部编教材中,《故都的秋》已经列为单元必读课文之首篇,可见其重要性。然而郁达夫“悲秋”之情的复杂和难解一直是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的一个困境。近日笔者再次细读文本,寻幽踏微,以窥郁达夫先生八十年前对故都秋天的那一次深沉的眷恋。
期刊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较为突出,给幼儿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次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方式,从幼儿园课程安排、小学课程时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三方面进行调研。一、调查设计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当前幼儿园幼儿教育小学化程度,总结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和存在问题,我园采用不记名的调查问卷方式进行本次研究,然后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本次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本市的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涉及20名幼
期刊
一、教学目标1.概括作者笔下自然景物的特点;2.设置具体任务,分析作者欣赏和描写自然景物的角度与方法;3.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特点;4.根据景情关系,探究几篇文章中"情"的丰富含义和不同层次;5.探究这组散文中所体现的中国文人的审美和民族审美心理。二、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三、课时安排五课时。四、文本解读、教学设想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三篇现代散文依次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期刊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城市中出现机动车占据人行空间、忽视街道空间对人的作用等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居民日常慢行出行需求,导致城市街道空间活力不足。街道空间具有交通和公共空间两重属性,两者的融合发展对提高整个城市的空间品质、激活街区活力尤为重要。而从人本尺度剖析影响街道空间活力的因素、重塑街道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行人的感受和需求为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最负盛名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让郁达夫成为一代文学巨匠。其独到的鉴赏能力,带给人一种独有的艺术享受,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散文功底。从古至今,关于写秋、描绘秋天的作品非常多,但是《故都的秋》有其独到的一面,在郁达夫的笔下,不仅能看到秋景秋物,更能够感受到秋色秋味,同时也融入了作者个人的审美和情感。我们在品读其恬静淡雅文字时,
期刊
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是文学性散文的主要特质。在文学性散文中,所有的言说对象唯有作者眼能所见、耳能所闻、心能所感。换言之,“文学性散文”呈现的是经过“这一位”作者的感官过滤的人、事、物,它们都是“主观”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第5个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该任务群指出,要精读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