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微状态分析及其潜在应用可能性展望——针灸转化研究的一扇窗口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电图是无创探索脑功能活动的技术手段,微状态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脑电拓扑图,不同的脑电微状态是不同神经元集群活动的结果,代表了亚秒级全脑功能性脑网络中的一致激活.介绍了脑电微状态概念的提出及其一般分析过程和步骤.提出脑电微状态分析一方面可作为针灸作用机制及其穴位特异性研究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通过微状态时间序列和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可将与针灸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微状态转换成电刺激信号,从而提出一种反馈治疗刺激参数选择的优化途径,助力针灸的转化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预测胰腺癌分化程度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并在独立队列中进行验证.方法:收集56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基于MaZda将整个病灶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采用软件自带的3种提取方式提取共计30个影像组学特征,并去除重复的特征.然后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检测,剔除高共线性特征.依据正态性检验,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再联合临床指标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构建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结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肺结节的动态随访及确定与后续生长相关的临床及放射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并收集2010年4月—2017年1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结节的患者188例,共计207个肺结节,并进行超过24个月CT随访观察.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吸烟史等临床资料及肺结节的大小、成分、形态等放射学特征.结果:生长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非生长组(P<0.001),且女性患者更易有肺结节生长(P<0.001);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
1 资 料rn患者,女性,41岁.2016年6月,患者因腹痛2周伴肛门坠胀,病情加剧2 d,赴上海市某医院就诊,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提示左上腹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临床拟诊“胃底部间质瘤伴恶变可能大”收治入院.2016年6月28日全麻下行胃间质瘤和腹腔转移瘤切除术、腹腔广泛粘连松解术.术中探查发现胃底部巨大间质瘤,大小约18.0 cm×13.0 cm×6.8 cm;盆腔转移瘤5个,直径为1.5~8.0 cm;腹腔转移瘤2个,直径为1.6~ 3.5 cm;大网膜肿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与沃辛瘤(Warthin tumor,W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5例PA与20例WT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颌面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PA患者中,男性9例(36.0%),女性16例(64.0%),平均年龄(44.1±13.6)岁,均为单发,病灶位于非后下象限者22个(88.0%),增强均表现为渐进性强化,静脉期呈轻-中
1 资 料rn患者,男性,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酸痛伴左下肢麻木、无力,症状反复出现,左下肢肌力逐渐减退,于外院行MRI检查提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未予治疗.入院查体: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左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拇趾背伸肌、髂腰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肌力3级,双侧“4”字试验阴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存在,左侧踝振挛阳性,余双下肢病理反射未引出.左大腿周径较右大腿约小2 cm.
1 资 料rn患者,男性,28岁,因“左侧睾丸肿胀不适约1年,疼痛持续加重约1周”来院就诊.查体:阴囊外观正常,皮肤温度正常,无明显红肿,左侧睾丸肿胀明显,中上极触及长约3 cm的硬性肿块,触痛明显.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正常右侧睾丸径线约4.9 cm×3.6 cm×2.3 cm;病变左侧睾丸径线约5.8 cm×4.5 cm×3.3 cm,中上极探及一大小约4.4 cm×4.0 cm×2.8 cm的实性中低回声肿块,形态欠规整,呈大分叶状,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并见片状低回声区及条索样高回声(图1A).彩色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以期提高治疗前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13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其中7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6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13例患者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2例(92.3%),滤泡性淋巴瘤1例(7.7%),其中以卵巢受累最多见(6/13,46.2%),其次是宫颈(5/13,38.5%)和子宫体(2/
1 资 料rn患者,女性,34岁,无诱因出现下腹痛伴尿频2个月,超声发现盆腔包块9 d.查体:下腹略膨隆,可触及一约18 cm×16 cm大小的包块,其上缘平脐,活动可,轻压痛.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肿瘤标志物系列: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为 710.20 U/mL,CA19-9为56.80 U/mL,其余正常.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未查见上皮内瘤变细胞及癌细胞.
期刊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自确诊后平均期望寿命长达17年,故而制定长期治疗策略十分必要,而且PD早期疾病进展迅速,目前尚没有一种治疗方法或药物有充分证据证明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故早期PD的规范化治疗更为重要.中医药为目前治疗早期PD应用最多的疗法之一,近期临床研究已经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PD具有增效减毒和神经保护作用.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神经科分会组织国内中西医帕金森病领域专家,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帕金森病专家共识,以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