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zxx_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知识有所增加,能力有所提高,感情有所丰富。学生在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同样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数学课堂的效果与效率,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协调的发展。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条件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重要条件,有效的数学知识是促使其由不知向知、不懂向懂转化的重要载体。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应基于现实的有效生活情景,创设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的条件。例如,在教学“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时,一般在教室上课,教师主要通过米尺的演示,告诉学生这是1米,有1000个1米就是千米。学生可以理解知识,但是感受不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常常会出现2米=2000千米的错误。对此,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就会避免这类错误。学生沿着操场的跑道走一圈是200米,当学生看到这么大的操场一圈仅仅是200米,这样便会对300米的长度有一定的表象。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沿着操场走3圈,并询问学生:“现在共走了多少米?那么,1000米应该走几圈?”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以及实地行走,学生对1000米的认识是深刻的。
  2 营造和谐氛围,关注学生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关注学生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就必须让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走进数学学习,经历一个主动探索、富有个性、再创造的过程。
  例如,在数学活动课中,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180平方厘米,把它平均分成兩个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后汇报交流:生1:列式为180÷2+180÷6,我是这样想的:把一个立方体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那么每个长方体分到了立方体表面积的一半,由于一刀切下去会增加两个面,每个长方体就再增加一个面。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180平方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180÷6。所以,可以这样做。生2:列式为180÷6×4,因为一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180平方厘米,则每个面的面积是180÷6,一个立方体有六个面,切一刀又会增加两个面,共有八个面,平均分成两个长方体,每个长方体就有四个面。生3:我也是这样做的:180÷6×4,但我是这样想的:一个立方体切成相等的两个长方体,每个长方体就有两个正方形的面,两个长方形的面,其中两个长方形的面正好拼成一个正方形的面,有四个长方形的面,就拼成了两个正方形的面,所以一个长方体共有四个这样的面。生4:我是这样做的(180+180÷6×2)÷2。生5:我列式为180÷6÷2×8。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智慧之花不断地绽放,同学们所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了由教问师单一传授的知识。教师营造了和谐的有效教学氛围,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3 创设学习情境,凸现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有效的学习情景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将这些图形转化成已学的图形。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有效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一定会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给学生必需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想,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提供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形成创新的能力;给学生以空间,放手让学生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新。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时间;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
期刊
初中生物课程强调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与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促进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上各因素的相互协调以及不断的完善。面对新的挑战,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反思教学行为、创新教学行动策略显得相当重要,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指导学生主动的查找资料,帮助学生在生活的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和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与人合作、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
期刊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1 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
期刊
当今社会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与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它途径快捷的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造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的状况的基本因素。  1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
期刊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重视人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不仅能够让老师、同学共同协作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向上、与人合作的积极态度。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合作策略这一教学方法,就能在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任务目标的同时,为学生创造很好的交流合作机会,充分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1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要保
期刊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抓住课堂,认真备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成功、高效。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是我的几点肤浅的认识。  1 合理整合,巧妙设计  上海牛津英语教材的编写体系为“building blocks”,即模块建筑体系,通过层层教学,使学生的语言概念、语言实践活动和语言能力在
期刊
人类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向前进步,也给自身带来不幸。现在发生的公害终于使人们认识到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及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治理环境固然重要,但根本大计要使人们认识到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见,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 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
期刊
【摘 要】没有创新,科技就不会进步,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就会停止不前。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探究彰显一个民族最求进步的气魄。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践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实践;创新;探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我国正努力实施科教兴
期刊
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功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生物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模拟。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运用现代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实践是一项十分复杂、自由度极大的创造性劳动。由于长期受“应
期刊
新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述了在培养上期望学生达到的程度。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地理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同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人生态度,具备科学精神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传统教学与有效教学  传统的对教学内涵的界定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