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正在进行全面改革,体育课作为改革的主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高校体育采用了让学生自行选择课程种类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然而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有一部分课程不受学生的喜爱,备受冷落,田径就是其中之一。因此, 本文对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应对措施, 使学生能够适当地选择田径课程,为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让学生自选体育课程,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种模式确实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自觉增强锻炼身体的意识。然而,在这种模式下,选择田径课田径课的学生少之又少,各大高校田径课程正处于低谷,这一现状引起了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目前我国高校田径的现状
随着各大高校对田径运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高校把田径课程设置成基础课程。大多数高校都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才开展了这门课程,有些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而有些则设置为选修。课程的开展方式也大有不同。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体育课程种类的加入,田径课逐渐被跆拳道、健美操、网球、瑜伽等课程所取代,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学生们大都认为田径课程知识单一的跑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没有什么技巧,而且课程训练强度比较大,很难达标。从以上这些现象来看高校田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二、目前我国高校田径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陈旧
在时代发展的新时期, 田径运动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老旧模式上。教师示范厚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缺少创造性。另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以学生达标、及格为目,强调通过率而缺少对田径运动真正意义上的讲解,是学生无法领会到田径运动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 影响了高校田径的教学质量。
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和制约,目前的高校田径还是在着重强调田径运动的竞技性,将人文方面的教育大大忽略。换句话说,这样的教学理念既没有很好地展现田径运动本身的魅力,有不能吸引学生的,使其对田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反而是在强调田径运动的枯燥和乏味,将其趣味性和娱乐性完全隐藏了起来。另外,这种理念忽略了学生这个课堂上的主体,反而将教师当作主体来给学生做示范,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兴趣,要提高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要进行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所以,学生本身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将田径运动的意义深入地渗透给学生,反之就导致了学生在田径训练中产生厌烦心理, 不利于田径项目学习, 这对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极为不利。
(二)教学考核评价系统不健全
高校田径既然作为一项课程存在,那么考核评价就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了。但是随着学生对田径课程越来越不重视,考核评价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首先,考核评价模式单一,主要以田径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考核是否合格。其次,考核评价的方式单一,仅由教师单方面进行评价,没有相对的公正性。田径运动的考核评价应该有多个方面构成,全面分析学生在田径运动方面是否达到各方面的考核标准,田径运动是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影响和改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考核评价的作用,从而实现田径运动的根本意义。
二、针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丰富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田径教学应该迎合这些方面, 在主张推广田径教学的同时增加田径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因此,高校的田径教学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强身健体”为目标,树立正确、统一的体育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处理好在田径学习方面的良好关系,逐渐将田径教学的“过关式教育”发展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真正受用的“终身式教育”。教师应该在田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漸进地让学生在田径认知、兴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等方面带领学生发展田径运动, 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提阿宁运动,更能将其应用在生活当中,让田径运动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健全教学考核测评体系
考核评价是现代高校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针对田径运动在全国高校的现状,考核评价系统应该有所改进。首先,高校在评价学生田径运动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将课堂表现、身心素质、课下应用等方面的表现都列入考核评价范围, 全面评价学生,不要只停留在田径成绩上,这样既增加了考核评价的多样性,又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这项运动。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教育事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了,这个社会需要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从自身所在的教育领域去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常说:完事开头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找到方法,努力去作出改变,就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全国高校田径运动课程的改善势在必行,我们要本着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热爱的田径运动是什么样的,然后我们立足于这些点,找准现在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对症下药,我相信高校田径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高文武,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和润秀,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心校兴文小学 )
作者简介:高文武(1980~),男,本科,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子章.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22):180-180.
[2]强巴班旦.拉萨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时空,2014,(7):80-80.
[3] 庞志斌.郑州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4.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对策
高校体育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都让学生自选体育课程,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种模式确实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自觉增强锻炼身体的意识。然而,在这种模式下,选择田径课田径课的学生少之又少,各大高校田径课程正处于低谷,这一现状引起了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目前我国高校田径的现状
随着各大高校对田径运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高校把田径课程设置成基础课程。大多数高校都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达标才开展了这门课程,有些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而有些则设置为选修。课程的开展方式也大有不同。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体育课程种类的加入,田径课逐渐被跆拳道、健美操、网球、瑜伽等课程所取代,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学生们大都认为田径课程知识单一的跑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更没有什么技巧,而且课程训练强度比较大,很难达标。从以上这些现象来看高校田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二、目前我国高校田径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陈旧
在时代发展的新时期, 田径运动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老旧模式上。教师示范厚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缺少创造性。另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以学生达标、及格为目,强调通过率而缺少对田径运动真正意义上的讲解,是学生无法领会到田径运动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 影响了高校田径的教学质量。
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和制约,目前的高校田径还是在着重强调田径运动的竞技性,将人文方面的教育大大忽略。换句话说,这样的教学理念既没有很好地展现田径运动本身的魅力,有不能吸引学生的,使其对田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反而是在强调田径运动的枯燥和乏味,将其趣味性和娱乐性完全隐藏了起来。另外,这种理念忽略了学生这个课堂上的主体,反而将教师当作主体来给学生做示范,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兴趣,要提高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要进行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所以,学生本身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将田径运动的意义深入地渗透给学生,反之就导致了学生在田径训练中产生厌烦心理, 不利于田径项目学习, 这对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极为不利。
(二)教学考核评价系统不健全
高校田径既然作为一项课程存在,那么考核评价就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了。但是随着学生对田径课程越来越不重视,考核评价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首先,考核评价模式单一,主要以田径的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考核是否合格。其次,考核评价的方式单一,仅由教师单方面进行评价,没有相对的公正性。田径运动的考核评价应该有多个方面构成,全面分析学生在田径运动方面是否达到各方面的考核标准,田径运动是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的影响和改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考核评价的作用,从而实现田径运动的根本意义。
二、针对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丰富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田径教学应该迎合这些方面, 在主张推广田径教学的同时增加田径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因此,高校的田径教学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强身健体”为目标,树立正确、统一的体育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处理好在田径学习方面的良好关系,逐渐将田径教学的“过关式教育”发展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真正受用的“终身式教育”。教师应该在田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循序漸进地让学生在田径认知、兴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等方面带领学生发展田径运动, 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提阿宁运动,更能将其应用在生活当中,让田径运动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健全教学考核测评体系
考核评价是现代高校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针对田径运动在全国高校的现状,考核评价系统应该有所改进。首先,高校在评价学生田径运动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将课堂表现、身心素质、课下应用等方面的表现都列入考核评价范围, 全面评价学生,不要只停留在田径成绩上,这样既增加了考核评价的多样性,又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这项运动。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教育事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了,这个社会需要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从自身所在的教育领域去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常说:完事开头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找到方法,努力去作出改变,就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全国高校田径运动课程的改善势在必行,我们要本着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热爱的田径运动是什么样的,然后我们立足于这些点,找准现在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对症下药,我相信高校田径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高文武,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和润秀,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心校兴文小学 )
作者简介:高文武(1980~),男,本科,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子章.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22):180-180.
[2]强巴班旦.拉萨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时空,2014,(7):80-80.
[3] 庞志斌.郑州市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