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时代下的小学德育教育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mlp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小学德育教育内容和模式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文章就如何开展信息时代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展开阐述,提出利用信息课堂、网络交流平台、多媒体技术、专题网站等途径开展德育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家校德育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信息课堂;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培养各样的人才,而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德。但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除了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的影响外,更受到了大量不良信息的影响。小学德育教育受到了信息时代的严重冲击和挑战。小学德育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除了用传统方法来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开展德育教育。
  一、利用信息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学为人师,德为世范。教师要教书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每时每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表率,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上好每一节课,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还应牢记教书育人的理念,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特点,明确德育教学目标。信息课堂也不例外,如笔者在教授三年级《键盘打字》这一课时,到教授学生键盘指法时,根据指法规则:每个手指负责任相应的键盘区和对应的字母符号,并且打完要返回基本键上,各手指必须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才能高效地完成各种输入任务。课堂上笔者借此规则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告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分工合作的必要性的道理。如四年级《查找网页》这一课的教学,有些学生查找到自己喜欢的图文资料时,发现有些图文资料可以复制粘贴,而有些却不能复制粘贴,而且要付费。当学生向笔者提出“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时,笔者从中渗透德育教育:告诉学生这些资料都是别人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得来的,是有版权的,如果别人愿意免费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发布到网上,你就可以复制粘贴;有些人要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就得付费,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分享。但并不代表所有东西我们都可以无偿索取。在信息技术课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只要信息技术教师认真地去发现,都可以适当渗透德育教育。
  二、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德育教育
  近年来,随着QQ、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兴起,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纷纷建立起QQ群、微信群,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班级管理也紧跟时代发展,纷纷建立班级微信群,让这些网络平台为班级的教育教学服务。建群后,实行实名制入群,科任教师和家委会成员为班群管理者,并明确班群的作用,制定班群公约,规定在群里只能发送与教育、学习有关的信息,禁止发布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班级微信群的建立为家校之间、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沟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与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保持沟通。教师与家长除了交流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微信群发送一些学生平时在校的行為习惯、学习精神状态等信息,让家长对孩子的在校表现有充分的了解。也可发布一些名师名家对孩子思想教育的文章或讲座,或让家长在群里对如何教育孩子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并提出一些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让教师或家长互相解答,使家长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每逢节假日,如母亲节、劳动节、重阳节、国庆节等,笔者还通过微信群向家长发送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新闻等报道。让孩子在家长陪同下,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意义。同时让学生做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事情,如:给妈妈捶捶背、洗洗碗、拖拖地,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看抗日战争片等,并把精彩的一刻拍照发到微信群上,附上几句心得体会与同学们一起分享。通过分享活动,让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节日体验分享活动,让学生从小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敬长辈、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使他们珍惜现在美好时光而努力学习。育人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职责。班级微信群可以把学校、家庭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使家校德育教育无缝对接,让班级微信群真正成为德育教育基地。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德育教育
  所谓多媒体教学,就是以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声音和影像,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但不良信息无处不在,屡禁不止。这些不良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下一代。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在信息时代下的德育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是如果教师还是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向学生灌输如何预防上当受骗、如何拒绝不良信息的诱惑等,那么学生在这样枯燥乏味的课堂中难以接收和理解,教师达不到预设的教育效果。而多媒体正好填补了这样的不足,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德育教学,改变传统德育教育的单一方法,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前,笔者经常会通过网络查找德育教育相关主题的影音视频案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这些视频案例,如某学生因和家里闹小矛盾去见素未谋面的网友,最后被拐卖到偏远的山区;某学生因结识不良网友,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某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几天几夜待在黑网吧打游戏,结果猝死在网吧。层出不穷的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视听效果展现在学生眼前,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从而触动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告诫自己:要远离毒品、远离黑网吧、远离网络游戏、拒绝网络上的各种各样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相信网络上素未谋面的人,不要在信息时代里迷失方向,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认知根源上确立正确的方向,才是真正实现了我们的德育教育目的。
  四、借助专题网站开展德育教育
  网站是每所学校对外宣传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很多学校的网站只是为了宣传而设,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列化,也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教师教得不够详尽,学生学得不够深入。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优势,与学校负责德育教育的领导沟通,开设学校德育教育系列专题网站,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服务,这个方案得到领导的肯定与大力支持。在领导的组织下,成立学校德育教育专题研究小组,制定学校德育教育教学计划,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形成专题并在网站开设相应专栏,如: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教师把制作好的相关专题教育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报道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类,以网页的形式发布到学校德育教育专题网站上,并定期更新和补充教师在德育课堂上的总结、反思和教学内容。网站建立后,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上利用主题网站向学生开展专题教育学习,学生也可以在家里或在家长陪同下登录专题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并可通过留言形式提出个人疑问,让教师回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德育专题网站的建立告别了过去教师只能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德育教育氛围,为未成年人的德育教学开创了另一片天地。
  信息时代下的德育教育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只要我们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相信我们的德育教育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开拓进取、品学兼优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淑英.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应对之策——具身德育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17(07).
  [2]王志刚.浅析网络平台下实施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问题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其他文献
狂枪扫射、炮火轰炸、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把电玩、电子动画、电影、电视中的境况当真,因为,那只不过是给人们业余玩或是看的。然而,对于对于那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来说,却难以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分开……    杀戮不是梦    “今天杀得真痛快!”小强一边往家走,一边回味着辉煌的战绩。  推开门,见妈妈正在厨房忙碌,便蹑手蹑脚往屋里走。  “你给我站住!”妈妈说。小强站住了。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以“原本性音乐”作为自己的标识,通过人类最自然的实践形式——即兴创造,使音乐成为人们自发的要求和需要。文章基于这一教学理念,将客家音乐与奥尔夫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而生成奥尔夫音乐教学本土化的教学设计,阐述了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进一步促进本土音乐进入课堂的方法,以弘扬民族音乐。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客家五句板;中学音乐教学  “奥尔
摘 要:在核心素养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学校的体育活动也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具体的活动支撑。跑操是校园中的重要体育活动,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等品质。由于学生在跑操过程中存在队形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姿势不对等问题,因此学校需要进行跑操管理与规划,可采取如下措施:提升跑操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关注跑操过程,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开展群体训练,提升集体精气神。  关键
【摘 要】现代教育制度指出,教育应是教育者和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的责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少任意一方,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协同施加影响的一个有机生态系统,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复杂的工程。因此,本文从家校共育的视角,结合学校各种体质测试所反映出来的学生
摘要:学生问题意识的提高,标志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也标志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初步养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工作。文章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主要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几点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师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摘 要: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显性认知目标的同时,也应注意隐性育人目标的落实——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全人”的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隐性”育人目标;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标对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表述为三点,
中学生应合理摄取营养素  潘 良    12到16岁的孩子正处于成长最旺盛的时期,这时除了生殖系统的成熟与第二性征的出现外,最明显的是身高、体重的急骤增加。青少年时期体格发育极为迅猛,且学习紧张、活动量大,每日所需的热能及额外的营养素比成年人多25~50%。因此必须保证每日足够的主食摄入量。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吃好早餐,早餐所含有的热量应占一天总热量的1/3,有条件的还可供给一次课间加餐,以保证精
摘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学习的预习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文章分析小学数学中高年段学生课前预习的现状,探其价值、范围与注意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对策,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预习习惯  预习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然而在目前的小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尤其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读写结合,读中学写,随文练笔,整体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新大纲对小学语文读写方面作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學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可是,不知何时起,我和儿子之间的沟通变得越发困难,有一段时间这样的局面让我郁闷得快窒息了,家里充满了浓重的火药味儿。为了缓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也一直不断地在寻找各种方法,但是每次说不上两句话就吵翻了。直到有一天……   那是一个双休日,我要去单位值班,让儿子跟我去单位,他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