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nimaquba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以富有情趣的数学故事来呈现问题情境、诠释方法策略、演绎数学思想,学生一定会乐意地思考。融入故事的数学问题,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问题情境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在很多孩子看来,数学课很无趣,甚至有些枯燥,然而,如果能以富有情趣的数学故事来呈现问题情境、诠释方法策略、演绎数学思想,学生一定会乐意地思考。融入故事的数学问题,就是一碗美味可口的汤!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该怎样看待数学故事与数学教学?怎样看待数学故事与学生的发展?怎样带着故事走入课堂?下面,谨把我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故事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最短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能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使纯粹的数学问题变得富有生活情趣,更主要的是,数学故事往往能神奇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领着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入新知的学习过程。
  例如,我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就以讲故事为开头,引出所学的内容。在课的开始,老师说:“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年级的学生了,数学王国里的许多有趣的问题等着你们去解决。在一个大森林里,有许多的小动物们非常的羡慕你们,它们也开办了一所动物小学。今天,动物小学也开学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它们上学的情景呀?”学生自然非常兴奋地回答:“想”。老师就以《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家。”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小朋友,你知道小白兔是怎样走的吗?
  以故事情景引入新课,既自然又轻松,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调动情绪,提高练习效果
  练习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学生做题目,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练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将练习融于数学故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练习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的故事情景串作为练习题。
  1.李伟和王华是合伙的体彩彩民,他们采用合伙出资、共同选号的方式来购买彩票。幸运的是他们中了24000元的奖金,请同学们按照他们投入钱数的多少,帮助两人分配奖金。
  投资人:李伟 投注钱数:18元 投资人:王华 投注钱数:30元
  2.王华通过抗震救灾基金会,把实际得到的奖金12000元,按1︰2︰3的比例分别捐给了四川灾区的3名学生。他们是李刚(小学)、张强(初中)和徐明(高中)。请问这3名同学分别得到捐款多少元?
  3.李刚、张强和徐明得到捐款后,发奋学习,并分别给王华写了感谢信。李刚的信中有480个字,3人写的感谢信中的字数比是2︰3︰4。请问:张强和徐明感谢信中各有多少字?
  不言而喻,用上面设置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练习比机械练习的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对中低年级学生,宜多采用这样的练习形式。
  三、恰当链接,构建人文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值得研究的课题。实践证明,数学故事既受学生欢迎,又能在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周率后,向学生娓娓道来: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史上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它通过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发现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发现,比欧洲类似的发现早了好几百年呢……学生听着老师的叙述不禁心驰神往,仰慕不已。接着教师又介绍了关于圆周率的近代知识。如有的国外数学家已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几百万位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的数学爱好者能一口气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很多位,等等。
  上面的片段中,教师思路开放,链接了古今中外的数学发展史,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懈追求,激发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科学真理的精神。
  四、拓展引申,促进知识深化
  现行的教材中,有一些让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一般与相应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益于深化知识理解、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备课上可多查找些相关资料,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先查找相关资料,再在课上进行交流。
  例如,在学习了“概率”知识后,我给同学们引申了《狄青打胜仗》的故事。
  狄青是北宋仁宗时期有名的大将。一次,南方少数民族发动叛乱,占领了大片土地,打了不少胜仗,北宋将士都被吓破了胆。皇帝就派狄青前去征讨。狄青知道要打胜仗必须克服将士的害怕情绪,于是,想出来一个办法。
  他设立了一个神坛,当着全体将士的面向上苍祷告:“如果上天保佑我打胜仗,那么我手中的100枚铜钱扔到地上时,铜钱的正面一定全部向上。”说完,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把100枚铜钱全部扔下,结果100枚铜钱竟全部朝上。于是全军欢呼,震天动地。
  将士们都认为肯定有神灵保佑,所以士气饱满,在战斗中以一当百,奋勇无敌,果然打了胜仗。真是神灵保佑他们吗?不是,是狄青的聪明才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我们知道,100枚铜钱正面都朝上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这种可能性的计算实际上就是被称为“概率”的一门学科。但这种可能性近似为零的事竟然发生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些钱是狄青命令手下特制的,两面都铸成正面。狄青用了概率的知识和人们敬畏鬼神的心理,机智地采用了这种方法,鼓舞士气,赢得了胜利。
  在上面的故事情境中,学生不仅对概率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并且激发了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探究的兴趣。
  也许,数学课上的时间很有限,教师不可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讲数学故事。但是,教师可以是引路人,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更广泛的数学阅读。数学史故事、数学家故事、数学典故……也许这些故事不能直接指导学生解题,也许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能够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抛砖引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确定“大数学”的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引导学生接触更多有益的数学故事。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表明,心理焦虑成为当代幼儿成长中遭遇的重要心理问题,在幼儿教育中应当得以关注并及时调整。造成幼儿焦虑的影响因素,有家庭、个人以及幼儿园等环境因素,还有遗传因素这样的生理因素。在组织开展幼儿心理焦虑的问题中,可以通过指导幼儿心理疏导宣泄、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和谐的家庭关系等,从综合角度对幼儿进行辅导。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心理;焦虑问题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焦虑问题成为一大情绪难题,
不能实际履行分家协议,可主张财产损害赔偿  肖家有肖伯、肖仲、肖叔兄弟三人,在父母去世后,他们签订了分家协议,并公证:务农的肖伯和肖仲均分宅基地与十间房屋,在城市工作的肖叔若回家永居,兄弟三人要共同出资为其盖五间房。后来,肖伯和肖仲将宅院卖于开发商,但拒绝分给肖叔任何财产。请问,肖叔能要求分得1/3拆迁补偿款吗?  分家协议是兄弟三人的合意,应共同遵守。我国《合同法》第八条约定:“依法成立的合同,
1  我结婚以后才发现,老公马一洲居然爱说谎。  他老家远在黑龙江,我结婚前只见过他妈妈一面。那时候,他说他妈对我特别满意,转述他妈的话把我夸得天花乱坠。我也觉得这婆婆不错,每天乐呵呵地带她在济南到处玩,回去的时候给她买了满满一大包特产。后来,我才知道,婆婆当时根本就没看上我,一直嫌这嫌那的。想想我居然对她那么好,真是气死人了。  如果这可以解释为他是因为爱我才说的善意谎言,那么,他工作的事就让我
策划缘起  2017年10月27日,作家馮唐在网上发表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什么样的男人是“中年油腻男”、怎样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成为热议的话题。之后,话题不断发酵,很多媒体纷纷发声,有盘点“油腻”特质的,有吐槽人到中年德行不配的,也有反问中年人得罪了谁的……大家莫衷一是,场面甚是热闹。  我们都知道,“油腻”不能因身体特征或者个人喜好而标签化
家是一个充满亲情和爱的地方,我的家不仅有满满的爱,还非常的有趣呢!  有一天我做完作业,坐在书桌前无聊地看着课外书打发时间,爸爸妈妈也是无所事事各自在房间客廳游走着,突然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聪明的我,“要不我们来玩谁是笨蛋之王的游戏吧!”话音刚落,老爸老妈就已“就位”,家庭笨蛋节开始了!  爸爸对房间里的我说:“蕾蕾,你最爱的公主与王子的电视节目开始咯。”虽然我表示怀疑,但还是无法抵挡电视的诱惑,像箭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英语并更好地运用英语。趣味课堂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笔者以2013年部审人教版六年级英语教材为例,从情感交流、营造趣味气氛;背景文化交流、提升课堂趣味;灵活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重视教学创新、开拓学生思维四个方面结合四个不同课例辅助论述,探究英语趣
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盯着下面左边画像中间的几个小白点看大约30秒,记得别眨眼哦!呵呵,不要当我在耍你,虽然你看不到什么东西,但也要坚持这段不算太长的时间。然后,对着白墙迅速地狂眨眼,这时,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第一次没看到什么也正常,第二次再看就会看到的。原来是一幅眼镜先生的头像,正如右边的反色图。  这就是人眼视觉暂留的一个典型例子。不同颜色在视网膜上的停留时间是不同的,黑色对视网膜几乎没什么
对老公要学会打“太极”,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会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最重要的,还得学会拿孩子说事。  周六一大早,媛媛就生了一肚子气。  说好的和闺蜜可欣两家带娃亲子游,老公周启明却临时变卦要跟朋友钓鱼。望着女儿无比期待的小眼神,媛媛气得摔了门,带着女儿打车直奔可欣家。一路上,看着可欣一家三口亲密互动、其乐融融,媛媛越想越不是滋味。  这两年处在事业上升期,周启明一心扑在工作上,媛媛心疼他,
“嘀嘀嘀、嘀嘀嘀……”每天我就是被这样的声音唤醒的。听到这种声音,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好朋友——闹钟,在叫我起床了!  哦!你们想知道我的闹钟长什么样,我又是怎样获得它的?那我就来介绍一下吧!  这个闹钟是去年“六一”儿童节,我作为《第二课堂》的小记者去采访我国“试管婴儿之母”卢光琇奶奶时收到的节日礼物。  这个闹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一块长方形的钟面,另一部分是一个弧形的由透明塑料制成的笔筒状的钟
在生活中,同学们肯定听过不少传言,那么到底什么是传言呢?对于传言,词典中的解释是:辗转流传的话。而百度百科则是这样解释的:传言是通过多人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实的消息、新闻。由此可见,传言本身就有不确定性,真假需要验证。那么,同学们到底听过什么样的传言,对待传言,同学们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也觉得传言难辨真伪的小童  最近,妈妈的朋友给她发来一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