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出血开颅术后不同类型病原菌颅内感染对脑脊液NSE、NLRP3、HBP水平的影响

来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e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开颅术后不同类型病原菌颅内感染对脑脊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16例老年脑出血开颅术患者,根据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35例,非感染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术后脑脊液NSE、NLRP3、HB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术后行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对比感染组不同病原菌类型患者术后脑脊液NSE、NLRP3、HBP水平,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脑脊液NSE、NLRP3、HBP水平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术后脑脊液NSE、NLRP3、HB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NSE、NLRP3、HBP水平均与老年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独立相关(P<0.05);35例老年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共分离出42例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45.24%,革兰氏阳性菌54.76%;老年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术后脑脊液NSE、NLRP3、HBP水平均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脑脊液NSE、NLRP3、HBP联合诊断老年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值最高,诊断效能良好(P<0.05).结论 老年脑出血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NSE、NLRP3、HBP明显升高,检测上述指标水平有助于诊断颅内感染及鉴别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其他文献
孕妇25岁,无明显遗传病家族史,与其配偶非近亲关系.此次妊娠系第1胎,妊娠期间未接触过有毒或致畸剂.妊娠16周时在当地医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甲胎蛋白中位数倍数值为3.09,神经管缺陷风险为高风险.孕17周胎儿超声结果显示单胎,胎儿测量指标与孕16周相符,羊水量少,头颅形状不规则,小脑呈香蕉样,骶尾部脊柱前方见混合性回声,部分增强,提示婴儿多囊肾及脊柱裂可能.妊娠18周行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芯片检测未发现明显异常.妊娠20周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并保留胎儿组织,以便进一步检测,确定病因.引产后来本院
期刊
1 病例rn患儿, 男, 1月15 d, 因“因早产要求检查视网膜1 d”就诊.患儿系孕2产2 , 孕32周, 自然怀孕顺产, 单胎, 出生体重2100 克.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生后即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6 d, 呼吸机机械通气15 d后改为鼻导管吸氧30 d.生后45 d全身情况稳定转至我院眼科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
对称性颈紧张性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STNR)与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ATNR)、张力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合称为三大脑干姿势反射(attitudinal reflexes),均由头与身体位置关系的变化刺激了前庭器官和颈部肌肉本体感受器而诱发[1].STNR是指头相对于身体进行矢状面上活动时,刻板地发生四肢屈(伸)肌的肌张力呈上下肢反向而左右对称性的改变,产
期刊
1 病例rn患者, 男, 36岁.因“突发言语障碍2 h”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差, 神志清楚, GCS 评分14分.全身皮肤黏膜无苍白, 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瞳孔: 双侧等大等圆, 瞳孔直径左3 mm、右3 mm, 对光反射灵敏, 双肺音清晰,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哮鸣音.心界无扩大, 心率:112次/分, 心律齐, 未闻及早搏, 心脏瓣膜各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 未触及; 肠鸣音: 4 次/分.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左/右 ( -);脑膜刺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即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失,致使病变肠管呈持续痉挛状态,造成儿童功能性肠梗阻.1886年Harald Hirschsprung首次提出此病[1],HD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发生率约1/5000[2],男女患儿发病之比为4:1.HD分为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全结肠型(total colonic aganglonosis, TAC).HD的有效治疗方法即手术治疗,目的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管、解除肠道梗阻、保持大便通畅.
期刊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产生数量不一、直径不等的赘生物的统一概述,常见于育龄期、围绝经期女性.根据不同地域及群体的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在7.8%~34.9%[1-2].遗传、炎症及激素等均可致病,其临床表现特异性稍低,绝大多数患者有月经改变或异常子宫出血.随疾病持续进展,可使孕育受限,甚至有引发癌变的可能.阴道超声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宫腔镜探查可明确诊断.因其发病机制不明,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切,临床上一般>1 cm尤其伴有症状的息肉,建议手术.宫腔镜手术是
期刊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严重的小儿神经系统先天畸形,据报道2015年全球NTDs患病率为1.86‰,世界不同地区的NTDs患病率为0.75‰~3.12‰[1].该病于妊娠早期21~28 d发生,因神经皱襞在中线融合失败,神经管未闭合所致,是最常见和致残率最高的出生缺陷之一[2].根据中枢神经组织是否暴露于外部环境,可将神经管缺陷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开放性和闭合性缺陷;根据神经管闭合失败的解剖部位,开放性缺陷又可分为颅轴裂、前脑无脑和脊髓脊膜膨出,闭合性缺陷又可分为
期刊
目的 建立阶梯式耳聋基因诊断策略,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以提高诊断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改善病人管理.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226例耳聋患者进行基因诊断.阶梯式诊断策略第一阶梯采用微阵列芯片法对受检者进行GJB2、GJB3、SLC26A4及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上中国人群耳聋基因变异热点检测.第二阶梯基因诊断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受检者进行GJB2、SLC26A4等中国人群中较常见的耳聋基因测序.第三阶梯基因诊断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法,主要用于第一、二阶
病原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能覆盖较大范围的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都能被同时检测,不论临床样本培养成功与否,只要含有可检测到的DNA或RNA即可.各专家共识中指出各部位感染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要结合不同标本类型与检出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进行解读.虽然无菌部位标本的诊断价值优于正常有菌部位,但是正常有菌部位(如呼吸道、尿液、开放性伤口等)样本病原的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菌部位样本复杂多样,为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性,在不影响样本中病原体含量的前提下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处理.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及结核分支杆菌糖脂免疫球蛋白G(LAM-IgG)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分期分为三个亚组:进展期28例、好转期41例、稳定期37例),选取101例同期住院治疗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99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组.比较各组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表达情况,并计算结核分枝杆菌Ig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