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的古今针灸比较研究

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ea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数据库配合人工筛选,获得针灸治疗瘟疫的古代文献91条和现代文献168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显示,针灸治疗本病,除取病变部位的穴位外,还当注意选取末端部、关节部和病变局部穴,临床可采用刺血、针刺、艾灸、刮痧、按摩、外敷,以及拔罐、穴位注射、电针、仪器、梅花针、微针系统等疗法.同时还比较了古今治疗瘟疫的异同.
其他文献
虞抟对三焦、命门学说颇有研究,提出“三焦腔子说”“两肾总号命门”,并运用于泄泻治疗,独具特色.他认为,泄泻本由湿,亦可因火、寒、虚、痰、食等夹杂而致.治泄以脾为本,兼顾温补命门,首分寒热,次别缓急,合理运用分利三焦、止泻防脱、健脾运中、温补命门、消痰去积等法,形成“疏利三焦,温扶肾命”治疗泄泻的体系.并举虞抟案例两则及作者案例一则,以示实用.
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中治疗心病药物进行统计,发现用于治疗心病的药物共计63味,所涉及病名及主治多样,分类以上品和中品为主,毒性以无毒为主,四气以平性为主,五味以为苦、甘为主.《神农本草经》治疗心病药物可为现代临床治疗及药物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