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的重大变革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floved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乡差别巨大。单一以行政为主的基层治理体系,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不少村出现了老龄化、空心化现象,有少数地方村民自治组织甚至出现了家族化、宗族化等问题因此,基层治理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社会治理转型刻不容缓。
  我国农村一直有复合型治理传统。复合的社会治理与单一行政治理互为补充,会使社会基础更加稳定和谐。如战争年代的农会、贫协,后来的妇联、计生协会等。但这些组织功能在不少地方先后式微。近年虽有专业合作社等兴起,但这些主要也侧重專业生产和市场,且只覆盖了一部分群众。如何重构基层的复合型治理,是个量大面广、十分紧迫的任务。就在这种情况下,沂水县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以问题导向解决群众诉求需求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和行政服务模式,从制度设计上确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方法; 并通过考核、检查、追溯等办法,建立起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沂水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和动员下,全县干部化繁为简,通过直接走村进户、经常性电话联系和计算机网络建档,建立起“全覆盖、网格化”、可动态循环的联系群众的网络,并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督查,破解少数干部联系群众不实、不到位以及弄虚作假等问题。沂水县初步建立起了基层新的复合型治理体系。成千上万名干部从机关单位大门和既定工作轨道“漫溢”出去,走向基层和乡村,在广阔天地里获得群众的信任,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也产生了“乘数效应”。
  沂水经验,既发扬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又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创造了一种在政府主导下,与基层党政治理相配套、补充和制衡的现代复合型治理的新模式,即“政府治理的社会化、行政治理的民间化,传统治理的现代化”——这正是沂水经验的可贵之处。
其他文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唯有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坚决推进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不断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更加科学的行使权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
人民利益,是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大业和根基能否岿然不动的大事。周迅撰写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在湖南调查的四十四天》真实地记录了1961年4月2日至5月15日,刘少奇偕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的掌握除了前期地质勘探提供的资料外,目前最重要的手段是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越来越普遍应用于
我们在新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再经过10年大奋斗,中国13亿人口就可以进入高收入圈家行列,这对世界经济格硒和人类历史的影响将十分深远。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