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靶向载药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质体是理想的药物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表面易功能化等众多优点,并已在肿瘤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对于肿瘤治疗来说,脂质体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被动靶向能力,但单一的被动靶向对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富集率的作用非常有限,主动靶向是提高药物富集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几十年来,主动靶向脂质体药物载体获得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基于载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结合的主动靶向脂质体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该领域存在的机遇、挑战和未来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迅速应用到社会各类行业当中,作为高校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亦需紧跟数字化时代发展步伐,立足实际,多措并举,不断挖掘管理创新模式,提高档案管理标准化水平,以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近几年的高考数学真题中的概率与统计试题作为研究对象,从数学知识素养、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探析.重点从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等三个方面,以真题形式来剖析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中概率与统计试题的求解方法与技巧.
制备了叶酸(FOL)修饰的聚乙二醇(PEG)化聚(D,L-丙交酯-co-乙交酯)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考察其靶向递送氟尿嘧啶治疗结肠癌和乳腺癌的潜在作用。首先合成并表征了PEG-PLGA偶联物和FOL-PEG-PLGA偶联物。在优化条件下用纳米沉淀溶剂蒸发法分别制备了PLGA纳米粒、PEG-PLGA
期刊
学位
目的为了提高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中药物的包封率和稳定性,脂质体主动载药技术被成功开发并应用于脂质体产品,本文对脂质体主动载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报道的近百篇脂质体主动载药技术相关文献整理,着重对影响主动载药的几个共性关键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本文主要综述了跨膜梯度、载药温度和时间、药脂比、外水相pH调节剂、内水相缓冲能力、药物Log P值和pKa值等主动载药共性关键
脊髓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基于临床前实验令人鼓舞的结果,部分干细胞治疗已转化为临床实践。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增殖能力强、低免疫原性,现已成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策略中重要的种子细胞之一。然而,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处后的存活率较低,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水凝胶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水凝胶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策略在脊髓损伤修复中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主动稳定包载维替泊芬(verteporfin, BPD)的新生血管及肿瘤靶向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e with drug active-loaded in lumen, CLL),并对其体内外理化性质进行探究。采用醋酸钙梯度法对光敏剂BPD进行主动包载,并通过后插法加入阳离子脂质(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2,3-dioleoy-loxy-prop
目的 研究乙醛脱氢酶1A1(ALDH1A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探究其在动脉粥状硬化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利用Protparam、ProtScale、NetPhos3.1、YinOYang 1.2 Server、NetNGlyc 1.0Server、SOPMA及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ALDH1A1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及二、三
公元1798年,英国人口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出版了令其声名远播且备受争议的《人口原理》(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一书,标志着人口学在西方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学科。自马尔萨斯提出"总人口理论"(Total Population Theory)以来,或为了证实,或为了证伪该理论,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