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网络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hmao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大范围普及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的电子商务经济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9》显示,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超过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81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10.63万亿元,粮油、食品同比增速25.0%,占比7%。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网购食品的安全性及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经营管理办法》及《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就是专门针对网购食品的安全问题而出台的法律法规,如何恰当地应用法律管理网络食品质量安全,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是摆在监管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网购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由于网络食品交易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交易双方无需见面,具有一定的隐秘性、虚拟性、信息不对称性、灵活性、突破了空间的限制等特点,导致部分商家利用上述特点来进行违法操作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在网上购买食品时,买家不能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方式了解食品的好坏,只能通过卖家提供的图片和文字描述或者视频等去了解食品的特性,这就导致货不对版的现象发生。以外卖食品为例,商家进行的商品介绍中,图片里的食品看起来是那么美味可口,但有可能其制作环境看后让人怵目惊心,在那光鲜美丽的图片背后,隐藏的却是黑作坊生产出来的不安全食品,而往往这些问题买家是无从得知的,从而导致买家承担了更多的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和趋势(2017.1-2020.6)》中显示,食品类纠纷占比接近半数,为45.65%;在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中,30.78%的争议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其中22.56%的纠纷案件中消费者认为卖家的销售存在虚假宣传或其他欺诈行为。究其原因是由于网络食品具有虚拟性,买家只能通过卖家描述和其他购买者评价来了解商品情况,导致部分黑心卖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利用网络食品销售的虚拟性,发布与所卖商品不符的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更有甚者售卖不安全的食品,严重威胁着买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前我国的网购食品往往是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平台对入驻商家的准入条件较低,部分进驻商家根本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所经营的食品也没有正规的进货渠道,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当消费者网购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只能与商家沟通要求退换货,或者把商家拉入黑名单,就算消费者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因不能提供发票和购物凭证等强有力的证据,从而使一些不良商家逃脱法律的制裁。而第三方交易平台也因没有执法权,只能没收违规商家的保证金,或者进行封店处理,但是卖家重新换了马甲后又会卷土重来,导致违法成本较低,监管部门的取证难度也较大,无法对违法商家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已有9.4亿网民,其中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10.3%。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约9600万银发族,老年人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关注,但很容易听信谣言,导致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法律知识和食品安全常识不够的特点,向老年人行骗,如在微信朋友圈内贩卖“三无”食品或保健食品。老年人的甄别能力较差,很容易听信网络谣言,盲目相信虚假宣传,最终上当受骗,严重者还会因服用不安全食品或保健品而危害身体健康。
  二、保证网络食品安全的对策
  一是出台完善的保障网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自2014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保障网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了网络食品销售人员需遵守的原则和应履行的义务,但由于网络食品销售遍布全国各个地方,而每个地方都有相应的地方特色产品,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为此,各个地方也要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规定,从而弥补本地网络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高效的网络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从根本上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二是第三方平台要本着为买卖双方负责的态度,完善买卖双方的实名注册制度,对在平台销售的卖家严格进行资格审查,并要求其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严格筛查卖家上传的联系方式、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关键信息是否真实存在,严防出现弄虚作假行为。同时建立完善的抽样检验制度,组织平台内部对入驻商家不定时进行抽样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商家按情节轻重采取警告、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封铺并移交市场监管部门等处理方式,确保平台内销售的食品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特别是经营外卖食品的商家,第三方平台要严格审核卖家的原材料进货渠道,要求其上传供货商资质资料,并不定时地暗访平台上的商铺,对其加工处理地点及保存外卖食品的方式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检查,一经发现问题立即要求卖家整改,力求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另外,第三方平台也要建立完善的快速赔付机制,如果经自己平台销售出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要积极帮助买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是对时下热点食品谣言进行辟谣,并不定时组织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常识进行宣传。尤其对于辨别能力差的老年人,要给予重点关注,当其一次性大量购入保健食品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联系,确保其不被商家误导消费,并普及保健食品并不能代替药品的知识。如果老年消费者确实是因商家误导消费,要协助消费者进行退费处理,并处罚商家,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商家名单。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国人的心,每次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后都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网购食品的特殊性,要想使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监管部门、第三方平台以及入驻商家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作者简介:林立基(1992-),男,廣东中山,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管理。
  李伟强(1979-),男,广东中山,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食品药品质量管理。
其他文献
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德育),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温州市名班主任等。致力于学生问题艺术化教育的研究,该课题获浙江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得全国“十三五”教育部重点立项资助。著有《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等4部著作。  学生因自身性格或其他原因被困于问题中不能释怀时,需要家长和教师引导。但是,由于学生和家长、教师的语言沟通、思想顾虑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对食品的监督抽样工作,严防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非常重要。那么,相关机构该如何实现高效抽检工作呢?下面笔者从降低和消除抽样环节风险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抽样人员资质保证制度  监督抽样工作的实施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人,为此应建立统一的抽样人员资质保证制度。首先,相关机构应制定培训计划,让从业人员定期学习食品
现阶段,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目前,大约97%的食品都使用了各类食品添加剂,包括肉制品和糕点等。据统计,我国当前有超过2000种食品添加剂,细化为23个类别,包括香料和防腐剂等。若食品添加剂滥用,则会威胁食品安全,因此必须要做好严格的监管。  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种类超过2000种,总计23类。国家专门制定了GB2760-2014《
近几年来,山东省商河县商务服务中心在商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建设现代化强县为总目标,制定了明确的商务工作思路,出台了各种帮扶政策和措施,全县商务经济实现高质
植物油脂经过加工后,天然存在的抗氧化成分会大量损失。为保证油脂的质量安全,防止油脂在贮存过程中发生氧化酸败,在油脂中添加合成抗氧化剂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按来源不同,抗氧化剂主要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为了节约成本,企业一般会使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食品中的合成抗氧化剂主要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
近些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可选取科学的检测方法,为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基础,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以及检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策略,以供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参考。  一、食品检验检测的内容  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内容涉及到如下几方面:第一,食品添加剂。目前,食品厂家会在食品制作过程当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越加关注。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是新时期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能够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质量,也能判断食品能否安全食用。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的重要作用,并探究其具体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微生物是
瓦莱达奥斯塔大区(Valle d’Aosta),是意大利面积最小的一个大区,位于意大利半岛的最西北端,与法国和瑞士接壤。瓦莱达奥斯塔大区(Valle dAosta)是一个山区,在多拉巴尔泰阿河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生产企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新型食品原料、食品种类走上餐桌,新的营销手段也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则是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频次、特点、危害和影响范围大小的新变化。消费者在食品问题上的关注重点已不局限于食品质量,而是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  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在抓住新机遇的同时,已意识到了此类新变化,能够自觉使用各类新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随之提高,对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重视。而不时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以及公众健康。因此,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要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加强对食品检测环节的重视,让大众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传统的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食品检测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和研究,从而有效地提升食品检验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