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木刻版画的民族性基因及其当代表现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兴木刻版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表达,在追溯中发现,中国古代版画与新兴版画的分野看似清晰,实则内在的民族性作为一条精神红线始终贯穿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版画深挖民族性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寻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民族与世界之间如何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本文通过溯源新兴木刻版画的民族性基因以及梳理1949年后中国版画的民族性表现,探讨中国当代版画的民族性方向,即“守正创新”,在扬弃、接纳和再造中获取生机.
其他文献
该文作者对现行的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水墨画的内容、题材、分布进行细致整理和数据统计,归纳出儿童水墨画教材的编写特点,并针对教材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达到对儿童水墨画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开发,促进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无论作为一种思潮还是创作方法,现实主义都深入贯穿到中国现代美术的每一时期.但在早期阶段,现实主义还是作为社会思潮为中国美术界所认识,而作为创作方法,需要一个理论建设的过程.本文回到新兴木刻运动发生的特定历史语境,从鲁迅对进步美术家的思想启蒙出发,揭示底层叙述的现代性特质,分析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并呈现个体化创作实践中的多维度发展空间,以此印证新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场域.
鼎故与革新一直是中国版画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议题,鼎故如果是始发站,革新却没有终点站.中国版画从古至今,历经传统、新兴、抗战、新中国及至当代版画多个历史阶段,每一历史阶段都是在鼎故的基础上,生发出革新的新面貌.“鼎革固天启,运兴匪人谋”,是历史背景的转圜,新旧势力的较量,表现目的的更迭,以及作用结果的比较,决定着是鼎故革新还是鼎新革故;是版画自身发展的整体规律作用于行为方式,还是版画探索的局部行为植入于发展的外力作用;是润物无声还是暴雨疾风;是渐进改良还是激进革命.如此等等,都以版画之名,影响着版画之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