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调色师?

来源 :电影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调色师少?
  调色价格高,根本原因是专业从事调色的人相对少,水平好的更少,成了稀缺资源。而调色师少的主要原因,是行业门槛高。
  门槛分为软硬两部分。调色对电脑硬件要求非常高,一套最基础的调色工作站,黑苹果 Apple显示器 WAVE台,至少要投入3万元。进阶的话,技监和专业调色台动辄十几二十万,个人很难承受。而精通大台是很多大公司的基本要求。但大台没有半年很难练熟,不去大公司又根本摸不到大台,所以这是一道槛。在软的方面,调色是一门非常依赖经验的技术工种,没有好的师傅带,自学很快就会遇到瓶颈,并且容易走弯路,这是另一道槛。
  同时,由于电影调色的高利润特性,成熟的调色师在收徒弟这方面都非常谨慎,他们要维护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徒弟多了不好管,随便接低价的项目,整个市场的价格就会被拉低,对师傅自己也没好处。所以总的来说,电影调色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小圈子。
  另外一个例子,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孙瑜,2014年纽约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15年拿到了调色师艺术家签证,在过去的三年里,作为调色师负责过《War Room》、《Norm of the north》等大大小小过百部影片。孙瑜在北影的专业是平面摄影,为了调色师的理想,课余时间报了学习调色师的培训班。在他看来,作为调色师,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要有很高的造诣。当他第一天走进机房,看见几十台机器MacPro,PC,Betacam,DigiBeta,HDCAMSR,LTO Tape等等,弄得他晕头转向。有一次,当时作为技术总监的Daniel需要恢复几盘很老的LTO-2的磁带的数据。在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无果以后,孙瑜已在放弃边缘,他却乐观地说,“This is the fun part.”(好玩的才刚刚开始)。当然问题在他在网上挖了几个小时,经过读论坛,读用户反馈,反复翻读旧说明之后终被解决。以前很多时候他常常在想,为什么最开始不让他直接当调色助理学习调色技巧,反而要做大量的数据工作。但后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总结才知道,鸟儿如果不先学会张开翅膀,如何展翅翱翔。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调色师?
  在孙瑜看来,最重要的是硬件、软件和人。在硬件方面,则是工作站、监视器和调色台。投入最大的应该算是工作站了,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器材的投入和客户受众的需求。在做调色师的前两年,孙瑜所有的输出都是HD,即使当年4K已经出现了苗头,但如果那时候就组建4K工作站的话,成本上则要要高出许多。其次作为入门的调色师,你需要一个准专业的调色监视器,监视器的价格的高低对它的好坏评判没有决定性的差异。孙瑜刚入行的时候用的还是戴尔的U2410 。等到做到一定体量的片子,再考虑更换更好的,比如Flanders Scientific Inc的专业监视器系列,SonyBMV系列及影院级P3色域的投影仪等。最后,调色台是一个调色师的利器,刚入门时孙瑜时常把公司的Tangent Wave借回家练手。积累了一定的预算以后才入了一套Tangent Element,这也是我长期以来使用的战斗装备。目前市面上刚推出一款Tangent Ripple,也是作为新手不错的选择。
  “眼疾手快心细”是电影调色师的基本素养。电影拍摄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即便是同一场景,不同的镜头之间也很难在布光和色彩上保证完全一致,涉及到大量的机位运动和场面调度,处理难度就更高了。
  调色师面对数量众多情形各异的镜头,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画面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并且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调出预期的色彩风格,同时还要保证同一场景内各个镜头的色彩一致。这些仅仅是基础,更难的是对细节的掌控能力。   普通人看高手调色,这边拧一下,那边转两下,画面似乎没什么大变化。等到整个工序完成后,才感觉到色彩已经臻于完美。这是因为高手能发现普通人注意不到的细节瑕疵并加以修正,量变堆积引发质变。要达到高手的层次,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长年累月的工作经验。
  熟知各種调色系统
  之前有调查显示,调色方面,达芬奇和FilmLight’s Baselight是使用最广泛的两个调色系统,两者的市场份额都占到了31%。在全晓岚看来,达芬奇这几年一直在不断更新版本,对旧的功能进行改进,也推出了一些新的功能,现在的达芬奇易用度和兼容性都非常好。可以直接调用当前大部分摄影拍摄的素材,同时输出的格式也非常丰富,无论是将素材直接调色,还是转码都很方便。
  而且达芬奇有LITE版本和Studio版本,前者是可以免费下载和使用的,方便一些低成本的项目使用,Studio版本则更加专业,软件可以配合原厂的调色台,也可以配合使用第三方的调色台,她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英国tangent几个系列的调色台。
  孙瑜认为,首先得会使用Avid,Premiere,Final Cut Pro 7和X。他说的“使用”,不是指需要对每个剪辑软件的操作熟悉的知根知底,而是作为一名调色师你得知道不同摄影机的格式,如何回批,如何在自己的调色软件上再现剪辑,及如何导出客户需要的种种格式,制作数字母版,制作上传版本,预览版本,光盘版本等等。再说到调色软件,作为个人调色师首当其冲推荐达芬奇,同时它也是当今市场最流行的调色软件,当然个人的调色软件还有Avid里的Symphony,Adobe的SpeedGrade,也都是有不同受众的。企业级的调色软件好一些的有FilmMaster的Nucoda,Filmlight的Baselight,Autodesk的Lustre等等。后两者在业内更多的是一套完整的包括了特效的生态系统。
  李惠敏常用的是Baselight调光调色系统(Baselight EIGHT全世界仅有三台,而天工异彩就有一台),有时候也会用SGO Mistika等系统。自动色彩匹配的功能她一般不用,都是一帧一帧的调。在她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工作的技术手法,而是跟导演沟通,尽快理解导演的思路,了解导演想要的画面风格,然后将画面调出相应效果。
其他文献
“生活还是剧本,魔幻还是现实,离奇还是理解,他人还是自己”。  这是《和陌生人说话2》片头的一句旁白。  《和陌生人说话2》收官之作—《劝生者》于7月4日上线,截至到7月8日,已经达到3444.3万次的播放量,短短时间之类能够收获大量的点击量,足以证明该节目的质量和热度。  与第一季相比,《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和陌生人说话1》豆瓣评分9.2分的基础上,第二季更上一层楼,获
上期提到,厂家们正积极地把4K、8K 的影视硬件推进专业市场,也把4K电视机推向极高消费力的家居小众,我们也分析了“K”在数字电影与电视业界中有不同的定义,颇为混乱。核心的问题是,我们作为创作人、制作人或者消费者是否需要4K 以至于更高分辨率的产品呢?  首先作为消费者,考虑的是成本和享受的性价比,第一个前题是4K 观赏对我有什么好处?我真的能看出区别吗?如果我能看出区别,真正有视觉上、感官上的好
8月23日,北京天坛玛金莎座椅有限公司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北京金隅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刘新华、金隅新型建材与商贸物流管理部副部长王宇到场祝贺,金隅天坛家具公司经理、天坛玛金莎董事长张金中等公司领导以及60多名业内专家、客户代表、媒体代表参会,共同见证“天坛玛金莎”开启新的征程。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天坛玛金莎应时而动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稳步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及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电影开头能看到明显的画幅变化,从4:3到宽银幕,为什么这样设计?  贾樟柯:电影开始过字幕时,公共汽车上的那场戏是17年前用DV拍的。在那个年代DV只能拍4:3的画幅,虽然是很老的素材,但我很喜欢这一段,能带给我们那个年代人的面貌和社会的氛围。  其实一开始这一段没想过加到电影里,我拿给给摄制组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感受那个年代的气氛,结果保留在了片头出字幕的段落,因为刚好在续场的时候是从一个群像,公
梅岭无疑因梅而名,时光流经这里,渐渐沉淀为一座关的历史了。如果追溯时光的源头,那便是越人首领梅绢率众南迁,梅氏家族的出走,并非一次简单的逃难,而是肩负上天的使命,去遥远的南方另辟家园。他们先是乘船从江南出发,直至水路尽头再弃船登岸,然后历尽艰辛到达岭南。他们带来了犁铧和种子,从此这片亘古蛮荒之地有了耕种,种子一旦撒下,就等于撒下了遍地人烟。作为这里最早的主人,以梅姓命名为梅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
在推进沼肥综合利用的进程中,我省主要采取了政府、部门、行业服务机构、企业、农民群众“五体联动”的做法,保证了沼肥综合利用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是立法保障,政府发动。为确保农村能源事业(特别是沼气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我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地方立法形式,对政府管理农村能源建设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其中就包括开展沼肥综合利用的相关要求。自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湖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明确规定,“
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之中的名句。寥寥十四个字,这几只蝴蝶和蜻蜓轻盈地从唐朝飞到了今天。不过,宋朝的某一年间,这些小昆虫的文学生命险遭不测。一个名叫程颐的大思想家——我想象他是一个表情肃然的老者——不屑地嘀咕:“如此闲言语道甚?”  程颐嫌弃的是诗人的琐杂细碎,玩弄辞藻。大丈夫立身于天地之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求的是宇宙大道,怎么能仅仅看见三尺之内小玩意儿,专
等待日出的草原  草原收起最后一盏灯  神祗把门缓缓打开  世界沉浸于巨大的寂静中  马匹的内心只剩一颗露珠  地平线上轮廓黝暗 几个纵马少年  一如黑鸟的影子在旧时光上掠过  人世的围栏长满记忆的青苔  马群在这边 我在那边  白帐篷升起了笫一缕炊烟  羊咩走过 河流要去远方  小野菊 哪里是昨夜星辰的家——  太阳还在路上 旧车辙一深一浅  马 头 琴  一匹马,走过沼泽  走过山川,走过沙漠
面对影院集团的连锁化管理、市场精细化运营的强烈需求下,影片传输与影院管理也逐渐开始了虚拟化、数字化的变革,中国电影市场的票务信息化成色如何?  杨尉东:我认为首先是集团管理化的大趋势。我们看美国的影院市场,主要是4大院线做主导,但目前中国有48条院线、上百个影投公司,这同时也证明行业还处在发展的快速成长阶段,各环节都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行业也没有到达充分竞争。我相信,未来中国的电影市场一定会像美
在这一届CinemaS展上,辰星科技的展位格外耀眼。硬件方面带来了14fL高亮激光演示 4D体验,软件方面,推出了全新的“慧影云”解决方案,为电影院这个传统业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更多可能。那么从技术到服务的转型、从软件产品不断升级优化服务到如今推出慧影云系统,这两年辰星迎接了不少动荡和变化,这难免让人好奇,经历了这一切的辰星变成了什么样?这次推出的解决方案是不是能充分保障系统安全?带着这些疑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