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都当课堂的主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j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82-01
  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以顺应儿童的需求和发展,通过学生的活动进行能力的训练,使多种感官与思维、语言协同活动,把情感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
  一、联系生活,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个动眼看、动手摸、动耳听、用鼻闻,甚至用口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体丰富的形象要让学生观察、感知、了解,有许多抽象的概念通过观察可以起到教师讲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观察动态和静态画面,观察实物,听录音等都是观察活动的内容。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活化石》一课时,为更好地辨別银杏叶,了解银杏叶,我为每一小组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个树叶盘,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其中有枫叶、针叶、银杏叶等,根据课文中的描述,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辨别银杏叶,同时小组派代表上台用一句话描述其中一种树叶的样子,用上“_______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有了实物的保障,学生通过眼睛的观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也达到了低年级语言训练的目标。同时,在小班的背景下,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偿所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挑选一种树叶在组内进行说话训练,从而实现了机会均等。
  二、合作交流,学会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的认识过程和认识成果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发挥他的创造力。”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最频繁的教学活动。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指名读、小组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等。通过朗读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思,在读中有所悟。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时,根据文本的特点,我设计了“寻找荷叶的好朋友”朗读比赛,要求孩子们先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由组员相互评价,从中挑选出合适的角色人选,最后邀请小组推选的角色参加朗读比赛,优胜者便可获得一片又圆又绿的荷叶。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朗读热情高涨,不用教师的引导,学生们自觉地意识到了角色的关键,知道了小水珠躺在荷叶上,要读出悠闲来,知道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叫,要读出开心来……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还配上了相应的动作,真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整个比赛成了一台出色的“舞台剧”。我想,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信息远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灌输来得更实际,更有效。
  随着学生思维的渐渐成熟,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抓住学生心里矛盾的发展,创造思维的碰撞,尊重学生的智慧,在沟通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二下《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中,针对《骑驴》故事中老爷爷的做法,你觉得他应该听取谁的意见?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分成了两路,有的认为应该爱幼,让孙儿骑驴;另一部分人认为要爱护动物,不让任何人骑驴。而且大家都说出了一定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面对这一“矛盾”,我索性借势开展了一场小小的争辩会,将学生分成两队,每一队的队员都收集支持自己方观点的理由,并作现场交流汇报。也正是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在争辩的过程中,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辩论声此起彼伏,不分上下。“小小辩论会”的开展让我见识到了小脑袋中的大智慧,给学生创造了合作交流与发挥的空间,也调动了学生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亲身体验,学会创造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操作是动作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儿童看别人操作和自己动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感受,有体验,进而深入理解。
  在二下第四单元的教学中,希望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但在发明与创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何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并不是靠教师的说教就能让学生明白。为了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体会,我借助园地四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在班内开展了一次“我是小小发明家”的活动,借助小班化的優势,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用集体的力量合作完成一项小发明或小制作,最后由小组代表介绍小组合作的成果。班内的孩子们有的用碎纸拼出一副风景画,有的用彩色的纸折了一束花,有的用塑料瓶做了一个小花篮……孩子们在介绍成果时是那么的骄傲,详细描述了小组制作的经过,条理清晰。当我问孩子们:“经过这一次的小制作活动,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分享呢?”孩子们似乎感悟到了许多,他们用自己的话这样表达:“原来废纸也有这么大的作用,用自己的双手将废纸变成这么漂亮的作品,我很开心。”“折纸花需要耐心和细心,是我的伙伴不断鼓励我、教我,我才能制作出一朵朵花,原来,制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学生自己参与实践得到的感悟,活动带给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学生在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活跃的表达、高涨的情绪、积极的互动都使得课堂呈现出生动的教学情景。
  小班化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身的潜能。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象展翅飞翔,这一有限的学习时空对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的影响将是无限延伸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47-01  山东省海阳市新元中学是全日制公办初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到2015年5月,数字化校园建设基本完备,实现了所有办公点、教学点及生活场所的校园网络全覆盖,拥有了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立了学校门户网站,并嫁接了海阳教研平台、海阳市资源平台、知好乐教育平台、人
期刊
【摘要】在进行汽车内燃机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原理,重点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内燃机教学知识,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因此,本文结合车用内燃机项目教学实际,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展开论述。  【关键词】车用内燃机;教学原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K42;G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由此,《新理念职业英语》应运而生,教材充分考虑到职高生的学习特点和他们以后的就业走向,全力推动语言实践,及英语口语在职业场景中的复现。因此本文将对情景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以及家长开始重视幼儿英语的教学,在幼儿阶段进行英语的学习,不仅不会对幼儿的母语造成影响,对幼儿进行两种语言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本文将对英语教学的兴趣导向以及对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英语 兴趣导向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Read and write是PEP教材小学英语高年级段的主要课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语篇阅读兴趣,从文本的阅读到理解再到文本的输出,让学生在小学英语读写课中开阔视野,培养思维,发展语言,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读写教学 问题 途径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从树立生命观念、培养理性思维、勇于科学探究和明确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在“基因突变”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理性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课题项目】本文为聊城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生物教育类课程内容与实践体系研究”,编号.:311161523。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对于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幼儿进行情境性户外活动的分析和研究,阐明了情境性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研究发现情境性游戏活动具有内容设计的生活化,人物设计的真实性,辅助器材的实物性等特点,使其在促进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发展中具有实用、教育、健身、培养创新思维和促进个性品质发展等价值。通过情境性游戏活动改变幼儿游戏活动的机械化,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39-02  多次执教新课标人教版李白的《蜀道难》,发现关于“扪参历井”之注解,总以为有所不妥。为方便我的商榷之谈,兹摘录原文注解于后,以便说明。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P36页注释为:  【扪参历井】意思是,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他们中间穿过。参,井,星宿名。春秋战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就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要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喜学。本文主要从课堂导入、教师行为艺术和教学方法三方面阐述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增加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关键词】数学 趣味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建设,国家应大力推崇法治教育,加强法治素养培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高中政治是学生学习国家法律与政治知识的重要学科,法治意识是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高中政治课堂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  【关键詞】依法治国 法治素养 高中课堂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