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英语课堂氛围的“闷”

来源 :校园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wanshi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们的一些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习了近十年的英语,为什么连开口都不敢,都不好意思。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为知识而知识,为高考而知识,学生所学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应用。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要让英语课堂氛围有“闷”转“活”,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了。
  关键词:英语教学;“闷”;教学主体;教师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我们国家,除了北京,上海等一些国际化的大都市,别的地方(尤其是县,乡级)学生课后“说”英语的机会几乎没有,接触英语文化氛围的机会更少。大部分中学都没请外教,请了也是形同虚设。因此英语课堂这四十五分钟学生要把握机会,要充分敢说,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一、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不该单方面“传道”,“授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则忽略了这一点,仍然我行我素,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甚至是全部时间霸占了,放在了“授业,传道”上了,而对“组织”“指导”的职能扮演的很少,因此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主体在课堂上的气氛很“闷”。
  二、“任务型教学”的压力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大学都有学“任务型”教学,因此在参加工作之后过多地重视词汇,单词,语法,内容英译的讲解。譬如一个课时,高中老师会因为有“任务型”教学,就会想在课堂上把这个词的多种解释,多种词性,接什么词,这个句型是否主从复合句,什么从句,有非谓语吗。讲完了这些,能有多少时间给学生讲呢?学生也只有一声不吭地,紧张的记着黑板笔记,课堂氛围自然就“闷”了。
  三、教师照本宣科,课堂活动设计差,无新意
  有的教师上课前没有系统地对授课内容进行研究和整备,教材上有什么就讲什么,没有的就不讲。要考的就讲,不考的不讲,完全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有的完全是“依葫芦画瓢”,问题也不拓展,照课本上的读。教师在设计问题上考虑不全面,本该5分钟的discussion缩为2分钟。本该用英语与学生交流的却用中文,问题设计质量低。一些老师所提的问题仅限于when/where/how/why等,而且设计的问题也不全面,这样学生就会索然无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就会缺乏创新,课堂气氛也变得“沉闷”。
  四、 新教材设计的缺陷
  现在的高中新课标(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词汇量比老教材多得多,词汇量和阅读量对学生要求的提高无形中减少了学生“speaking”的机会和时间,在教材的设计上,从板块的编辑安排上,新教材把listening and speaking放在了最后,而版面也减少了,有些老师讲到最后干脆把 “speaking”给略掉了。新教材的知识点和语法具有超前性和难度。新教材容量大,教师备课量大,像定语从句,分词做定语(非谓语),倒装,虚拟语气等人教版教材中高二,三才出现的语法知识已出现在高一的新课标上。面对这些情况,如教师不解释,学生理解课文有障碍,稍作解释,学生仍是糊涂,详细解释,时间不够。新教材词汇的总特点为新,长,杂,多,包括带星号的每单元起码七,八十个词汇。所以教材这样设计很难找到时间来speaking,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要创造条件,提高修养,勤于课研,努力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把课堂教学设计得灵活多变,巧妙而有新意,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去除“闷”的气息。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术期刊网(www.qikanwang.net)
  2. 《中国高等教育》
  3. 《新课程》
其他文献
在动物界中,直立行走是人类独有的特殊行为之一.按理说,用四肢支撑身体更为稳当,人类为何要用两个下肢进行直立行走?千百年来,不少科学家研究这个问题,然而没有得出明确的结
摘要:本文就词汇的重要性,当前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下词汇教学的特征及词汇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能以较轻松的心情较快地识记单词并掌握它们,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词汇教学;语境;教学效果  一、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单词教授层次不分,缺少分级教学  英语教学大纲对每个unit的单词具体的分级,不同等级对学生要求掌握的程度有所
量化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温度的响应对准确评估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极其重要。该文通过对神农架海拔梯度上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4种典型森林土壤呼吸的研究发现:4种森林类型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年平均异养呼吸速率分别为1.63、1.79、1.74、1.35μmolCO2·m-2·s-1和1.13、1.12、1.12、0.80μmolCO2·m-2·
摘要:影响学生英语口语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而情感因素又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因素组合体,主要包括动机,焦虑,性格,自信等。本文以积极情感因素为出发点,分析了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积极心理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探究教师如何聚焦学生积极情感因素,优化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积极情感因素;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英语口语的学习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则起主要的作用,他们的情感状态会直接
期刊
土壤呼吸是陆地碳循环中仅次于全球总初级生产力的第二大碳通量途径,揭示土壤呼吸的时空格局对整个陆地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中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按纬度梯度由南向北选取深圳梧桐山、杨东山十二度水保护区、宁波天童山3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测定了不同季节各个区域内代表性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地下5cm处土壤温度,旨在初步了解中国东部亚热带森林地区土壤呼吸的时空格局及
摘要: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以及必要的补充,是复习、巩固所学语言知识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手段。新课标对高中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语篇理解能力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有效课外阅读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要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报道,英国萨默赛特郡切德峡地下新近发现了英国的最大的洞穴:冰渊。它内部地面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整个容积将近4万立方米。洞内景观奇特而壮观。这一重大发现很快使其成为一处新的世界地下奇观。奇风奇水奇结构纵览全球,神秘的洞穴还真不少呢!在秘鲁普诺省的贝列斯塔村,有一个会奏乐唱歌的洞穴。清晨到来,洞穴内发出阵阵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好多英语老师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始把目光转向学生。笔者查阅了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刊物后,发现小组“捆绑式”激励法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从背颂(单词、句子、对话及课文);上交作业;上课表现;展开小组活动;评定成绩五个方面着手。通过笔者近几年的应用,发现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还增强了学生
摘要: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让学生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实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提出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和实施步骤。  关键词:高职英语;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  一、任务型教学概述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