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赢得大选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ingxia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政治题材电视剧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Change》——这个名字让人很容易就想到当时美国总统竞选人奥巴马的竞选口号。电视剧的噱头是:日本偶像明星木村拓哉扮演的男主角朝仓启太年仅35岁就成为日本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就在《change》中的年轻首相以亲民形象感动全日本的时候,现实生活中,时任日本首相、72岁的福田康夫却正经受低支持率的困扰,内阁满意度仅剩下26.8%。电视剧播完后两个月,福田康夫宣布辞职。麻生太郎接过首相接力棒,却依旧无力挽回自民党“老人政治”的颓势。时隔一年,鸠山由纪夫所领导的民主党赢得日本众议院选举。
  
  “年轻”,是这次民主党打出的一张牌:在执政纲领中提出吸引年轻人的政策,走上街头呼吁年轻人踊跃投票,执政团队更是有意走“童子军”路线——当选的民主党泌员平均年龄在48岁,有164位是新人,与近半世袭议席的自民党议员赫然相对。
  经过一轮朝野互换,日本的年轻人是否真的打破了政治沉默?在崇尚资历的日本,朝仓启太式的政治家,究竟只能是偶像,还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着急的年轻人
  在日本,公民年满20周岁就有资格投票。然而长期以来,日本年轻人被描绘成对政治冷漠的群体,“看不到未来”,所以不参加投票,对谁上台都“无所谓”。过去15年里,20~29岁的年轻人中,有1/2甚至2/3的人没有参加过投票。在这个出生率低、却最长寿的国家,银发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部分年轻人“无所谓”的态度,让一部分年轻人深感焦虑。
  8月23日,距正式投票日还有一周时间,东京大学法律系大三学生原田研介带领10个大学生走上涉谷区的繁华街头,向过路的年轻人介绍他们的团体“lvote”,并请他们务必参加30日的投票。原田希望,能说动至少1000名年轻人主动去行使投票权。
  lvote,是原田研介在去年4月创办的学生政治组织,灵感来自于去年的美国大选——美国年轻学生团体、草根阶级的活跃,与日本年轻人的政治沉默形成鲜明对比。原田觉得,这样的沉默风险很大:“如果年轻人的投票率一直很低,政治家们就会继续取悦60岁以上的选民。年轻人的声音缺失了,就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政治现状。”
  1993年众议院选举中,30岁以下选民的投票率只在30%~40%左右,比起1967年选举时的66.7%的参与率,实在是很低。2005年选举时,20多岁年轻人的投票率仅为46.2%。与此相对的是,60岁以上选民的投票率在过去30年里一直没有什么变化,总保持在70%~80%。
  原田说,他很羡慕美国年轻人能成功创造“改变”,所以想在日本也尝试一下,鼓励年轻选民投票,改变政治模式。于是,他招募了几个志同道合者,组建了Ivote(我投票)。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以橙色为主色调,象征年轻人的活力。
  平时,1vote会选择麦当劳或酒吧作为活动地点,组织年轻人和政治家聚餐,交流对话。23岁的Nonhisa Tsue在去年年底参加过这样的活动,50个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6个政治家围在一起畅谈,年轻人了解政治家工作的同时,后者也正好了解了为什么30岁以下年轻人的投票率这么低。
  半个世纪以来,日本都是在一个政党、一个系统里面推选领导人,青少年和20多岁的年轻人“怀疑参政是否真的能让现状得到改善”,投不投票,似乎都不会改变执政的本质。
  日本大选结束次日,在北京大学读大四的日本留学生中山晨超接受了《新民周刊》的采访。大选期间,中山在北京。之前,他从网上看了海外投票的流程,发现办理手续太麻烦,要提前两三个月到大使馆登记办理选举证等,再加上暑假期间忙于其他事情,所以就没参与投票。“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日本政治的期待不高。之前自民党已经换了好几任首相,都不太起作用。这次情况比较特殊,换作民主党上台,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但我觉得没有多大区别。虽然比起自民党,民主党提出的政策比较贴近百姓,可是它顺利上台未必就说明政策更好,只不过自民党的形象实在太糟糕了,选民迫切想换一个执政党。”
  中山说,他曾在网上看过两党党首的辩论,觉得麻生的表现远远胜过鸠山,前者更有领导气势,后者则太学者气,如果能在国内投票的话,他会选择麻生。中山觉得很遗憾,为什么日本不能像美国一样,开通网上投票呢?不仅方便国内选民在任何方便的时候投票,也能提高海外选民的参与度。根据历年的统计数字,日本选举的海外投票率一般都不太高,2005年大选的海外投票率约24%,2007年的参议院选举则只有14%。今年,上海领事馆负责的1市4省领事区内共有61632人,但截至18日,在选民册上登记,愿意投票的只有5604人。
  
  利益被忽视的人群
  
  中山晨超在和记者聊的时候,说出了很多日本年轻人的心声:年轻人的需求长期没有得到政党的关注。
  各政党向来看重年纪比较大的群体的支持,例如自民党的主要支持者是农民,就竭尽全力维护农民的利益;由日本最大宗教团体创价学会创建的公明党则受到佛教徒的支持;民主党的支持力量来自工会。政治家的决策平台上永远摆着两个中心议题:医保健康、退休养老。许多年轻选民因此对日本政坛感到失望,觉得日本的政治就是为老人服务的老人政治。
  眼下,最让日本青年感到不安的是,因金融危机造成的高失业率——今年6月,年龄在15到24岁之间的日本人的失业率达到8.7%;此外,就是沉重的社保负担。
  共同社中文新闻报道室主编河野彻周日带着夫人去投票了:“投票的人比以前多很多,特别是30多岁的人。以前,去了就可以进行投票,这次我排队就排了5分钟左右。说明这次的选举和以前的选举不一样。大家特别关心。”河野彻告诉《新民周刊》,从去年起,养老金就是日本的热门问题了。“养老金现在出了好多问题。一个原因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付养老金。日本的养老金不是靠税收来维持,是公司里面出一定的钱作为养老基金。工作的时候如果不付这个钱的话,退休以后就没有养老金了。而且养老金只有你付了几十年以后,才有资格拿到。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付养老金,养老金的来源就成了大家担心的问题。还有就是最近两年,养老金的记录特别混乱,5000万个养老金的记录都乱了。现在好多老人担心,能不能得到养老金,或者养老金越来越少。”
  日本秋田大学的政治分析师ManabuShimasawa算了一笔账,一个70岁的纳税人,平均能从社保金里拿到1500万日元的“回馈”(约110万元人民币),而20多岁的年轻人,则要为此支出2500万日元(约183.6万元人民币)。
  巨大的赤字压力全部都要落在年轻人身上,让他们感到恐惧。“现在是由我们 工作来供养老年人,当我们老了以后,谁来供养我们呢?”中山问。年轻人渴望更多向他们倾斜的政策,例如让年轻人觉得结婚是个很方便的事情,而不是麻生所认为的“没钱的年轻人不要结婚”。
  在这个节骨眼上,谁能体恤到年轻人的苦,谁就能赢得他们的心。相比之下,民主党推出的执政纲领更迎合年轻人的需求,例如承诺给年轻家庭提供更多帮助,同时扶持贫困学生等。
  经济衰退还令许多失去工作和退休金的人把目光投向日本共产党。后者积极开展活动帮助失业民众,主张为众多年轻临时工人提升最低工资、增加权利等,大学校园里,年轻人对共产党的支持率迅速“升温”。今年4月,日本共产党公布数据显示,这一政党现有党员41.5万人,2007年9月至去年12月吸收1.4万名新党员,其中年轻人比例上升,现阶段每月新增1000名。
  日本共产党领导人志位和夫说:“我注意到,现在我在做街头竞选演讲的时候,更多年轻人会停下脚步来听。我希望,年轻人中掀起的这个积极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
  
  不与时俱进的法规
  
  8月30日之前,有1182个年轻人答应Ivote会去参加投票。Ivote也在投票当天,给他们发送了手机短信提示。之所以只能用手机提示而不用便捷的互联网,可能就要“怪”日本苛刻的选举法了,照政治观察家Yasunori Sone的话来说,有些规定在外国人看来简直是可笑。
  日本的《公职选举法》是1950年制定的,一直沿用至今,制定该法的目的是防止有钱人操纵选举。但是,有关“不准拉票”的繁文缛节,就连老资格的政客都常常搞不清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死规定往往就拖了选举的后腿。 法规对宣传海报和其他宣传资料作出了限制:候选人可以张贴竞选海报,但是海报长度不得超过33英寸(83厘米)、宽不超过23英寸(58厘米),而且海报数量不能超过7万份:只能寄发3.5万张政府批准的明信片,印制11万张传单,传单分发的范围也有具体规定,仅限于能够听到街头宣传声音的地方。于是,在宣传手段多样化的现代社会,日本的政治候选人却站在装着大喇叭的卡车上高呼口号,散发传单。记者的一位在日本工作的朋友说:“街上时时刻刻都能听到拉票的叫喊,可是90%的路人瞟都不会瞟一眼。”
  由于担心出现贿选,法规专门禁止了上门拉票。曾任高知县知事的桥本大二郎此次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感到很不可思议:“如果不让候选人直接与选民交谈,让选民如何作出选择?他们又怎么能分辨各候选人的优劣?”政治观察家NobutoHosaka说:“在选举期间政客得与选民有交流才行,但是按照现行法规,反而让政治和年轻人离得越来越远。”
  根据法律,候选人在官方规定的12天竞选活动期之外不准公开拉票。Hosaka却认为,如果能多组织一些对年轻人口味的拉票活动,何愁他们不来参与?24岁的东京音乐家Sho Takahashi也有同感。“如果选举期间能相应举办年轻人喜欢的有趣活动,例如摇滚音乐会等,像美国大选时那样,我想很多年轻人都会被吸引过去投票的。”
  《公职选举法》最最致命的打击是:“封杀”了被很多人视为重要宣传手段的互联网,一旦竞选活动正式开始,政党的网站就不能再更新,候选人自然也就无法在网上拉票。而年轻人,恰恰是运用互联网最多的人群。当美国领导人靠Twitter和Facebook的影响力获得年轻人青睐的时候,当伊朗把网络当作最新的选举战场的时候,日本这个网络发达的国家却还在靠告示板来宣传。两年前,日本民主党曾提议允许在大选期间使用互联网,但是这个议案从未被拿出来讨论过。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的教授Hiro Kishi说,老年政治家担心互联网的运用会对他们不利。他们不熟悉网络,担心因为不擅使用新媒体而输掉选举。
  在种种限制下,原田研介只好用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选民外出投票。“发短信的方式比我想象中困难多了,成效不高。”
  选举结束后,Ivote网站很快贴出了政府统计:今年的全国投票率是69.28%,较2005年的众议院选举上升了2%。“20-29岁年轻人的投票率现在还没有出来,可能要花几个月的时间了。我们活动的目的,就是提高这部分人的投票率,哪怕只起到一点点的作用,我们也很高兴。”主观因素
  学生团体Ring成立于去年11月,他们平时主要采访来自执政党和在野党的成员,邀请他们做一些辩论对话,然后把视频放到互联网上给年轻人看。明知学院大学的Takehiko Nishino是活动组织者。在这一过程中,她发现:“不是年轻人不喜欢政治,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参与。”青山学院大学教授Matsuo说:“并不是年轻人不愿意去投票,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让政治家了解他们的需求。”
  当然,Ring和Ivote组织都发现,有一部分年轻人就是从来不关心政治,任凭什么活动也无法把他们吸引过来。原田研介本来考虑过用发放小礼物的方式吸引大家投票,但这个想法被同伴否决了,认为这样就有干扰个人选择自由之嫌。
  除了互联网、选举法等制约,有些专家认为,年轻人政治意识的淡薄还应该归咎于日本的教育体制,只注重传授知识,不向年轻人灌输公民意识。另外,有些人认为媒体热衷渲染政治争斗和丑闻,而缺乏理性分析,导致年轻人厌恶政治。再者就是,议会席位大多是世袭制,缺少草根政治家,也造成年轻人兴趣降低:“平民出身怎么才能和政界挂钩?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这里,不妨再回顾一下《change》最后一集,首相朝仓启太在宣布解散众议院时说的一番话:
  “选举中的每一票都是至关重要的。选举选出的人是国民的代表必须按国民的意愿工作。决定政治前进道路的是每一位国民,这就是‘国民主权’。或许你们觉得这很复杂,不过这是这本小学社会课的课本上就有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主人公是国民。我想把这个国家的政治交给大家。这个国家问题堆积如山,少子化问题(晚婚或干脆不婚、不要孩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教育问题、医疗问题,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不过,这不仅是政治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每一位国民都应该认真考虑。大家有权利和义务选出真正够格的政治家,不会自私自利、能遵守约定、能用和国民一样的视线去行动去工作的政治家。把他们送到国会的是大家。你的一票可以改变政治,可以改变这个社会。”
其他文献
尽管很多人害怕遗忘,但拥有非凡记忆力的人也不见得快乐    大脑运动会    摆满电脑的房间里,除了手指点击鼠标的声音,几乎什么也听不见,每台电脑之间用隔板挡住,电脑前端坐的年轻人们,专注地盯住屏幕,好像连呼吸也被屏住了这里没有观众欢呼加油,但的确是个赛场  “看上去,每个人脸上都很平静,其实,我是很兴奋的,比赛竞争非常激烈”24岁的郭玉峰是这个特殊赛场里的一员,屏幕上不停地跳出数字,数字之间没有
世界地铁建设史上也曾经发生过类似四号线董家渡段的隧道损毁事故,但是大都采用了施工难度较小的“改线修复”。董家渡修复工程的成功,创造了国际地铁隧道施工领域的奇迹。    12月28日,上海地铁六、八、九号线一期,一号线北北延伸段,四号线修复段将同时开通,上海地铁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将进一步扩大。许多人在欣喜之余把目光特别投向了历时4年完成的四号线修复段。  确实,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有点特别,它是上海
《解放日报》11月17日全文刊登了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接受媒体的联合采访。在我的印象中,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接受本地媒体的联合采访,这些年似乎是第一回。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访谈中,俞正声没有回避矛盾,不委过,不粉饰,少见官话、套话、正确的废话,以及盛气凌人的官气、八股气等,多是一些大实话,大白话,像是同群众拉家常,很入心。  例如,在谈到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的“钓鱼执法”事件时,俞正声说,此事说明“我和我们
大牛是一位收藏家,专门收藏一些不常见的东西。  一天, 胖胖猪无精打采地走在森林里,“阿——嚏!”唉,都怪他睡觉总爱踢被子,这下感冒了。  当胖胖猪从大牛身边路过时,“阿嚏”,他又打了一个震天响的喷嚏。大牛赶快摘下几片树叶,将喷嚏裹起来,放进老松树的树洞里——那里是他的收藏室。就這样,大牛收藏了一个冷冰冰的喷嚏。  一天,大花猫怒气冲冲地跑过去,一边跑,一边气哼哼地说:“可恶的笨笨熊!我讨厌你!”
希腊骚乱之后的启示  扰乱希腊近8天的骚乱事件14日终于平息。但这起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骚乱也引起了其他各国的反思。  《欧洲时报》评论说,希腊陷入的经济危机也是欧洲国家共同的危机,希腊面临的社会难题也是欧洲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不过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旷日持久的金融风暴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可以说是社会动乱的温床,希腊连日来发生的一切向欧盟各国敲响了警钟,值得欧洲其他国家警惕和深思。    
海峡两岸的关注  2006年行将落下自己的帷幕。整整一年,台湾岛内社会起伏不断,政治乱相不尽:愤怒揭露陈水扁及其亲眷贪得无厌的弊案,台湾检调机关在年底交出对陈氏家属弊案的"答卷";街道车站此起彼伏的"倒扁"浪潮,红衫军掀起滚滚红色怒涛;以及新近12月9日台北高雄二市的市长"选举"纠纷……  台湾岛上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海峡两岸人们的关注视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工业主题美术创作在近代中国,当然蕴涵了“实业救国”的民族意愿,具有启蒙社会、传播新知的新文化意义。  站在这些落满历史尘埃的作品前,我仍然感到无比激动。不错,在学生时代最初的审美体验中,这些伟大的群像成了我们学生的力量源泉、想象的支撑和理想主义的落脚点。我希望成为他们的一员,骄傲地仰望共和国的蓝天。  “咱们工人有力量——中国工业主题美术作品展”于上周二起在上海美术馆举行,这是献给共和国60周年大
14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间为10月14日至11月14日。  从2006年6月国务院成立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牵头的医改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医改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到去年初该小组委托几家研究機构进行独立、平行研究,分别为医改提供备选方案,从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美国足球需要一个明星,贝克汉姆需要推广“贝克汉姆品牌”    这个男人,是神话,是传说,是都市美男,是广告模特,是“妻管严”他衣着入时,哦,对了,他还是一个足球运动员  当贝克汉姆向全世界宣布,自己人生的下一站不是西班牙,不是意大利,不是英格兰,而是这个星球上最后的足球荒漠——美国时,休斯顿的一家报纸如此开始了对美国人的足球知识普及大部分美国人只听说过《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这部电影  足球将不再是
“13亿人里,像我这种遭遇的,又有多少呢?”张至璋的故事折射出60年来的历史印迹和社会变迁。      台湾诗人余光中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叫《乡愁》,他把乡愁寄寓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之上。而台湾作家张至璋的大陆寻父故事,正巧也和船票、邮票、海峡、坟墓这四个意象有关,或许触发他千里寻父并坚持到底的力量正是这浓浓的“乡愁”。  “我7岁离开大陆,离开父亲,是母亲抚养我长大,要说跟父亲有很深的感情,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