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实施策略分析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ern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基于此,加大扶贫力度,实施精准扶贫措施,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精准扶贫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特征表现和重要作用为出发点,集中研究了其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为有关扶贫人员可以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业经济发展 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精准扶贫是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保持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提高的必要措施。自十八大提出之后,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扶贫的主要方式。而精准扶贫的实际实施中,其困难主要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三个方面。因此,为了解决农业经济中的精准扶贫难题,需要探索和建立贫困农户受益机制,创新精准扶贫实施策略,以确保其工作取得实效。
  一、精准扶贫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特征表现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理、科学的办法,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通常情况下,精准扶贫主要是面向农村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帮扶谁。其有着以下几点特征表现:(1)精准性高,精准扶贫能够在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农业经济、难以识别的贫困人口中,准确找出应当扶贫的对象,并及时给予其帮助,使其经济收入得到增加,帮助其脱离贫困;(2)针对性强,与以往粗放扶贫的模式不同,精准扶贫能够从农业经济薄弱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当地最根本的致贫原因,来有针对性的提出扶贫对策,以帮助当地解决最根本的致贫原因,使当地民众能因此而受益;(3)管理考核更加严格,精准扶贫要求在管理上更加严格,不再采用以往一刀切式的扶贫模式,并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滥用和贪污腐败问题,从而确保扶贫资金可以准确落到实处,使被扶贫农户能够真正摆脱贫困问题[1]。
  二、精准扶贫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推动农业经济走向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局限于“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困境,无法从更多角度取得突破。而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也导致我国农业经济长期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也无法得到实质性提升。而通过精准扶贫,农民将可以更多地从养殖业、林业、渔业、牧业等方向来拓宽自己的收入渠道,增加自己的收入。而农业经济也将通过这一过程,适当降低自身的种植业所占比重,从多方面突破发展模式限制,使其发展方向转变得更加多样化。
  (二)推动农业经济走向信息化
  目前,社会己进入到了信息技术得到全民应用的时代,其与农业经济也已经相互渗透。而利用信息技术,农产品销售范围也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扩展。因此,通过精准扶贫,很多贫困农户会知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农产品交易使自身收入获得提升。这样,农业经济中的信息技术元素会变得越来越多,其总体信息化水平将不断提升。受此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将变得更加先进。
  (三)推动农业经济走向产业化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分散化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在产业化、集约化方面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而通过精准扶贫,不但可以促进农户收入增加,也可以更新其经济思维模式,使其意识到:单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使大家受益。这样,由政府和生产大户牵头,更多的农业經济生产资源将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参与农户也将获得股份之收益。这不仅可以使农户经济收入得到更充分保障,还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生产力在更高程度上得到提升[2]。
  三、精准扶贫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实施策略
  (一)精准确定具体扶贫对象
  为了体现其精准性,首先需要确保其在实施过程中精准确定好具体的扶贫的对象,为此,基层扶贫干部应采用實地考察的方式,深入了解所管辖地界具体都有哪些户居民实际上面临着生活困难的问题,并详细查明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做好记录,以便于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A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当地1500余户从事农业的居民,通过挨家挨户调研的方式来查看其生活质量。调研采用“望、闻、问、切”四种办法,介绍如下:
  (1)“望”是指该县扶贫办干部在走访每户居民的过程中,在进门前先观察其房屋外观破旧程度,在进门后观察其屋内环境,再结合其所处环境位置,先在心理上形成对本户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初步印象;(2)“闻”是指该县扶贫办干部在每天开展走访工作前,先查阅本日工作区域内居民生活情况资料,以形成基本了解。接着在开展走访工作时,记录好各户对自家情况的描述,并建立档案;(3)“问”是指该县扶贫办干部在走访每户居民的过程中,都会详细询问其具体的生活质量,了解其收入来源及花销去向,看看其是否有债务或身体上的疾病,其在学历和技术能力上都达到了怎样的标准,这为扶贫办有针对性的制定各户的扶贫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4)“切”指的是完成每日的走访工作后,走访人员会将当日走访的居民进行汇总,初步拟定需要帮扶家庭名单。接着进一步联合公安、医疗、民政等机关单位,了解名单中人员的人际关系、有无犯罪记录、是否存在确实身体疾病等等,以共同合作、讨论来最终确定扶贫对象。经过调查发现,A县内共有212户居民年均纯收入在2800元以下,符合国家所规定的扶贫标准,这些居民也都成为扶贫工作的主要对象。
  (二)针对性制定扶贫计划
  在确定精准扶贫对象之后,扶贫办人员就需要依照各家实际情况,拟定脱贫计划,以助其尽快脱离贫困。总的来看,大部分农村居民生活贫困的原因与其收入渠道少,而支出渠道多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扶贫办人员应重点帮扶其提升工作技能,增强其知识水平,以促进其能够获得更多的赚钱渠道,而不会因为仅限于单项收入而导致家庭收入长期上不去。
  例如:A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在走访到居民王某家中时,了解到其因与妻子离婚,家中父母卧病在床并有两个小孩需要抚养,而其又没有多余技术能力,家中土地产量又不好的原因,所面对的生活压力十分沉重,两个小孩马上就要因交不起校服费、校车费、教辅费而面临着辍学的危险。为了帮助其解决这一问题,扶贫办工作人员马上将其列为县里重点的扶贫目标,并召开会议着手制定针对其家庭的扶贫计划。计划决定首先由县里财政出资,解决其子女上学问题,一定要保障其子女的受教育权。接着又由扶贫办出现与县医院协商,免去了王某家庭的部分医药费,减轻了其家中老人看病的负担。最后由扶贫办牵头,安排王某免费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班,使其获得了养殖业方面的知识。接受培训后,由扶贫办出面,王某获得了当地农业银行的2万元贷款。他利用这2万元贷款,开办了一个小型的家庭养鸡场,并利用自己所学到的养殖知识,使其所养的鸡在年末都卖了一个不错的价钱,接下来几年其家庭年收入突破了2万元,不但迅速还清了银行贷款、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更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养殖户,其生活质量也因此而蒸蒸日上。   (三)强化扶贫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展很多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由于当地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很多针对当地贫困户的脱贫工作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脱贫工作能够更高质量地得到完成,就必须要做好对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推进农业生产设施得到完善,像农业灌溉设施,农村交通设施等涉及到农业生产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若其出现了损坏、陈旧等使用不便的問题,扶贫办有必要组织开展对其的修缮工作。特别是对于交通不便的乡村,扶贫办要责成有关交通部门及时开通道路,提升闭塞乡村与外界的交流性,这对于其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2)提升农村整体环境质量,相比于城市来说,尽管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其特有的田园风光也能够对城市民众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有条件的乡村应充分利用其环境优势,通过“农家乐”形式来发展旅游业,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实现突破,促进当地贫困人口尽快脱贫。例如:A县为了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以本县特有的山水风光为基础,由扶贫办牵头成立了一个旅游开发办,并利用贫困户本地人的优势,培训并吸收其成为导游。这样就打破了该县长期依赖农业经济的单一发展模式,使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而當地的贫困户也能够通过当导游,在务农之外的业余时间获得第二份收入,为其更快摘掉贫困户帽子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3)加强农村信息设施建设,这可以帮助贫困农户尽快了解信息技术,并加强其与外界的交流。这样,其思维眼界将得到充分拓展,从而为其技术能力的提升将开通更广阔的渠道[3]。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集中研究了精准扶贫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可以通过精准确定具体扶贫对象、针对性制定扶贫计划、强化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确保精准扶贫能充分促进当前农业经济,更高质量地实现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有关扶贫人员,可以高效地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以此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和提升。
  (作者单位:安丘市凌河镇财经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晶.发展循环农业 促进精准扶贫[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8):227- 228.
  [2]邓淑红,周方舟.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农业产业扶贫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7,63(11):89- 92.
  [3]陈丹.智慧农业+精准扶贫打造农业扶贫新模式[J].源流, 2017(09):37.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的“主线教学”是指教师结合文本特点、学生实际以及教学的重点等,对学生的阅读所作出的指导过程,这一过程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诸多内部条件考察的前提下,是关于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师生互动以及教学方法等行动方式的选择,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作出的教学指导。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主线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哪些?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出了如下探究。  紧扣视点直指核心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
楹联亦称对子、对联、楹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诗词曲一脉相承的独立文体,历来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将楹联引入语文课堂是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项有益探索。  楹联的发展与作用  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盛行于宋而鼎盛于明清。它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形式,集哲学、诗词、书法之大成,熔思想、文化于一炉,包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精髓,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并举,对警醒人生、净化心灵、鼓舞斗志、开阔胸襟
[摘 要] 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总纲中被界定为朝阳产业。随着民众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对体育本体诉求越来越大时,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也随之不断提升,对城市GDP的影响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城市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志码:A  随着2008奥运会的辉煌落幕,体育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随着八部委《关于加强大型体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中找到生活的经验,能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来源
[摘 要]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地铁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抢占市场经济先机,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就需要重视党建政工建设工作,并结合地铁企业发展特点来对其创新思路进行探究,以更好的提高党建政工建设的实效性。  [关键词] 地铁企业 党建政工建设 创新思路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党建政工建设是地铁企业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将会直接决定地铁企业的政治氛围和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促进国企发展的重要举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为企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应该科学地进行人才发展战略的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不断创新,使国企的人才队伍逐步扩大。为此,文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 国企 知识经济时代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在知识经济时代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数学教学中大力提倡的,但是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需要不断地引导和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帮助他们提升探究的有效性,从而让探究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必杀技”。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规划;激发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面对未知,让学生从已知出发,综合猜想、验证、操作、实验等手段,让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入深